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慧慧专利>正文

一次性针尖自动回缩安全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99181 阅读:3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针尖自动回缩安全注射器,包括针筒、芯杆和针座,所述针筒前部设置一安装孔;所述针座由大针座和小针座组成,其中小针座设置在大针座和针筒安装孔内;所述芯杆内部为一连通孔,连通孔在前部设置有能在注射后把小针座带回芯杆连通孔内部的弹性复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一次性针尖自动回缩安全注射器,其结构合理简单、加工容易、成本低廉、性能优越和可靠。(*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品,具体为一次性针尖自动回縮安全注射器。
技术介绍
注射器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具,目前医疗机构广泛使用的注射器均采用一次性用 品。然而,这种理论上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仍存在被不法分子重复使用的危险以及废弃 物处理过程中针头外露导致的安全隐患,统计资料显示因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共用针 头和废弃物处理不当等所导致的交叉感染和恶性疾病传播已经造成至少39万国人提早死 亡和689万寿命年的损失,直接医疗费用达到1. 42亿美元。 此外,国内市场上存在的一次性注射器由于其结构和技术方案存在不足,不能保 证安全注射的实施,而医护人员因使用不安全自毁针具引起的针剌损伤明显多于其他意外 造成的损伤。根据统计,国内临床注射约130亿次/年,而不安全注射约占60%以上。另 外,根据国家卫生部专家统计报道,国内血源性传播性疾病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由针 剌伤导致的感染约占80%,这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病菌的二次交叉感染,给医护人员的人 身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全球艾滋病项目中国主任叶雷指出,解决不安全注射的 最好办法是使用一次性自毁式注射器。1994年WHO(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安全注射的要求 与定义对接受者无害,对使用者无害,对环境和他人无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简单、加工容易、成本低廉、性能优越和可靠的一次性针尖自动回縮安全注射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种一次性针尖自动回縮安全注射器,包括针筒、芯杆和针座,其特征在于所述 针筒前部设置一安装孔;所述针座由大针座和小针座组成,其中小针座设置在大针座和针 筒安装孔内;所述芯杆内部为一连通孔,连通孔在前部设置有能在注射后把小针座带回芯 杆连通孔内部的弹性复位装置。 上述安装孔底部设置有在芯杆头部的作用下可撑开的小针座止位结构。 上述小针座止位结构为弹性撑爪,弹性撑爪在内侧下部设置有倒钩与小针座底部卡合,弹性撑爪在底部设置一斜度与芯杆斜面头部配合的斜面结构,且斜面结构位置相对芯杆斜面头部向内错开一定的距离。 上述大针座外侧底部设置有一凸环,上述针筒头部设置一凹槽,凹槽中设置有可 与所述凸环连接的螺纹。 上述大针座外侧中部设置有棘齿与护套卡合连接。 上述小针座内孔后部分为连接孔段,连接孔段底部设置有卡合突起与所述弹簧复 位装置配合限位。 上述大针座内孔分为孔径从上到下依序增大的上孔段、中孔段和下孔段,上孔段 和中孔段之间形成一上凸缘,中孔段和下孔段之间形成一下凸缘;所述小针座分为直径依 序增大的上段、中段和下段,上段和中段之间形成一上凸台,中段和下段之间形成一下凸 台;所述上段位于大针座上孔段内,中段位于大针座中孔段且与其密封配合设置,而下段与 针筒安装孔配合设置;所述针筒顶端、小针座上凸台顶持在大针座上凸缘,小针座下凸台顶 持在大针座下凸缘。 上述小针座中段与大针座内孔中孔段之间设置有防止小针座转动的止动结构,其包括设置在小针座中段上的凸块和设置在大针座中孔段上的凹坑。 上述小针座内孔连接孔段的长度为1. 5 2mm。 上述连通孔中设置一凸台面把内孔分成小孔径段和大孔径段,且在小孔径段开口 部分设置有摩擦凸缘。 上述弹性复位装置由弹簧固定座和压縮弹簧组成,其中弹簧固定座在压縮弹簧的 作用下与芯杆连通孔形成具有临时约束的动配合。 上述弹簧固定座包括伸出连通孔的头部和躯干上部、及位于连通孔内的躯干下部 和脚部,所述弹簧固定座头部顶端为一扁方结构,扁方结构的两侧为圆锥斜面,圆锥斜面的 底部朝外突起形成卡环,卡环的最大外径小于小针座连接孔段的内径而大于所述卡合突起 的最小内径,卡环在弹簧固定座下拉时可与所述小针座的卡合突起相卡;所述躯干上部长 度小于小针座的连接孔段长度,其外径小于所述摩擦凸缘的最小内径而大于针筒头部的安 装孔;躯干下部与芯杆连通孔小孔径段间隙配合,同时与所述的连通孔摩擦凸缘过盈配合; 所述脚部的顶端面顶持在连通孔凸台面上,脚部在底部位置朝外突起形成一挡台,挡台和 所述连通孔凸台面之间安装着所述的压縮弹簧,压縮弹簧的回复力在压縮弹簧被激发前小 于弹簧固定座躯干下部与摩擦凸缘过盈配合所产生的摩擦力,并在压縮弹簧被激发后能将 小针座及注射针拉回芯杆内。 上述弹簧固定座头部的扁方结构上设置有可增加变形量的通孔。 上述针筒内孔底部设置有扣环。(该扣环功用本技术的芯杆在完成激发后 被针筒扣环锁紧,无法被再次拉出针筒,可避免被非法再加工和重复使用的危险。)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本技术的注射针及其针座在完成激发后始终保持在芯杆内,不会伸出针筒前端面从而引起误伤,可以彻底消除注射器回收处理过程对操作人员的风险。 2.本技术的芯杆在完成激发后被针筒扣环锁紧,无法被再次拉出针筒,可避免被非法再加工和重复使用的危险。 3.本技术合理简单的结构保证了极少的药物残留量,可避免残留药液对人员 的污染。 4.本技术成本低廉、性能优越、安全可靠,可实现大批量生产。 本技术的针座由大针座和小针座配合设置,大针座与针筒螺纹连接,使注射针及其针座可以根据需要整体更换,可满足配药和注射需要不同规格注射针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整体装配结构示意4 图2、本技术的针筒结构示意图; 图3、本技术的大针座结构示意图; 图4、本技术带针头的小针座结构示意图; 图5、本技术芯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技术弹簧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技术注射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8、图7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9、本技术注射中弹性复位装置激发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10、图9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11、本技术注射中弹性复位装置激发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图11中C处局部放大图; 图13、图11中D处局部放大图; 图14、本技术针筒安装孔底部带小针座止位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一次性针尖自动回縮安全注射器,包括一空心针筒1、一安装在 针筒内的芯杆2、一安装在针筒头部的针座3和一套接在针座外用于保护注射针4的护套 5。 如图2所示,所述针筒1前部设置一安装孔ll,针筒前端面上设置有一凹槽111, 凹槽111中设置有连接螺纹。所述安装孔11与针筒内孔12通过一过渡斜面13连接。所 述针筒内孔12底部设置有扣环121,该结构可使芯杆2在注射完后被针筒1锁紧,无法被再 次拉出针筒l,可避免被非法再加工和重复使用的危险。 如图l和3所示,针座3由大针座31和小针座32组成。其中大针座31外侧底 部设置有一凸环311,凸环311与设置在针筒头部的凹槽111形成螺纹连接。大针座31外 侧中部设置有棘齿312与护套5卡合连接。大针座31内孔分为孔径从上到下依序增大的 上孔段313、中孔段314和下孔段315,上孔段313和中孔段314之间形成一上凸缘316,中 孔段314和下孔段315之间形成一下凸缘317,其中针筒1顶部与下凸缘317底面相顶持。 所述小针座32可回縮到芯杆2内部,其中上段依靠静摩擦力配合设置在大针座31内孔,其 下段设置在针筒头部安装孔ll,在本实施方式中,小针座32外形分为直径依序增大的上段 3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次性针尖自动回缩安全注射器,包括针筒、芯杆和针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前部设置一安装孔;所述针座由大针座和小针座组成,其中小针座设置在大针座和针筒安装孔内;所述芯杆内部为一连通孔,连通孔在前部设置有能在注射后把小针座带回芯杆连通孔内部的弹性复位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一次性针尖自动回缩安全注射器,包括针筒、芯杆和针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前部设置一安装孔;所述针座由大针座和小针座组成,其中小针座设置在大针座和针筒安装孔内;所述芯杆内部为一连通孔,连通孔在前部设置有能在注射后把小针座带回芯杆连通孔内部的弹性复位装置。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底部设置有在芯杆头部 的作用下可撑开的小针座止位结构。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针座止位结构为弹性撑爪,弹 性撑爪在内侧下部设置有倒钩与小针座底部卡合,弹性撑爪在底部设置一斜度与芯杆斜面 头部配合的斜面结构,且斜面结构位置相对芯杆斜面头部向内错开一定的距离。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针座内孔后部分为连接孔段, 连接孔段底部设置有卡合突起与所述弹簧复位装置配合限位。5. 如权利要求1中任一所述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装置由弹簧固 定座和压縮弹簧组成,其中弹簧固定座在压縮弹簧的作用下与芯杆连通孔形成具有临时约 束的动配合。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慧
申请(专利权)人:李慧慧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