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式油井井下连续加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96559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重力式油井井下连续加药装置。其由加重杆、移动密封装置、药剂管、限位环、微量泵柱塞、微量泵泵筒、平衡弹簧、筛管和挡板等组成。加重杆与移动密封装置相连下入药剂管上部,微量泵柱塞放置在微量泵泵筒中,通过连接限位环限制活动,设置有平衡弹簧可以平衡掉冲击时负荷。能够连续稳定地以给定速度向油套环形空间中添加液体化学药剂,从而达到油田化学方面要求。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方便、不受井下压力影响、不受泵的冲击影响等优点,适合在各种加药油井中安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田油井井下加药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重力式油井井下连续加药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稠油井、腐蚀严重井等需要加药的油井需要通过井下加药,达到油井降粘、 防腐、降凝或者清防蜡的目的。油井井下加药装置有两类,一是置换式重力式油井井下连续 加药装置,根据U形管原理,依靠药剂与置换流体密度差自动实现置换流体与药剂置换。其 需要根据置换液为气或油水两相中的低密度相还是高密度相来进行结构调整,使用烦琐。 另一类是井下固体加药装置,主要是将固化药剂下入泵下缓慢释放。井下固体加药对固化 剂的筛选有严格的要求,需要根据地层温度及需要的药剂量来调整固化剂,并且药剂释放 受到井下温度、产量、产液性质等多种因素影响,难以准确连续加药。(参考文献,中国专利 号200820033639. X,油井井下液体连续加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重力式油井井下连续加药 装置,实现了油井井下可靠连续加药,保证了油井生产的顺利进行。一种重力式油井井下连续加药装置构成如下加重杆是一个圆柱体,其直径要小于药剂管的内径;其下端有一个圆形凹槽,圆形 凹槽有内螺纹;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重力式油井井下连续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由加重杆(1)、移动密封装置(2)、药剂管(3)、药剂(4)、限位环(5)、微量泵柱塞(6)、微量泵泵筒(7)、平衡弹簧(8)、筛管(9)和挡板(10)构成;加重杆(1)是一个圆柱体,其直径要小于药剂管(3)的内径;其下端有一个圆形凹槽,圆形凹槽有内螺纹;移动密封装置(2)是一个圆柱体,其通过上部的外螺纹与加重杆(1)的圆柱体的下部圆形凹槽的内螺纹连接;然后,两者置于药剂管(3)内;移动密封装置(2)与药剂管(3)的内管壁通过皮碗与药剂管(3)过盈密封连接;药剂管(3)是一个有底的圆形的管,药剂管(3)底的中央有一个圆形通孔,药剂管(3)的管的外径与微...

【技术特征摘要】
1.重力式油井井下连续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由加重杆(1)、移动密封装置(2)、药 剂管(3)、药剂(4)、限位环(5)、微量泵柱塞(6)、微量泵泵筒(7)、平衡弹簧(8)、筛管(9) 和挡板(10)构成;加重杆(1)是一个圆柱体,其直径要小于药剂管(3)的内径;其下端有一个圆形凹槽, 圆形凹槽有内螺纹;移动密封装置(2)是一个圆柱体,其通过上部的外螺纹与加重杆(1)的圆柱体的下部 圆形凹槽的内螺纹连接;然后,两者置于药剂管(3)内;移动密封装置(2)与药剂管(3)的 内管壁通过皮碗与药剂管(3)过盈密封连接;药剂管(3)是一个有底的圆形的管,药剂管(3)底的中央有一个圆形通孔,药剂管(3) 的管的外径与微量泵泵筒(7)的外径相等,其内径小于微量泵泵筒(7)的内径,药剂管(3) 下部与微量泵泵筒(7)上部通过螺纹连接,连接后,微量泵泵筒(7)的顶端面相对于药剂管 (3)的下端面形成一个圆形的台,限位环(5)的直径大于所述的圆形的台的内直径,; 限位环(5)是一个圆柱体,其下端有一个圆形凹槽;微量泵柱塞(6)是一个冲向剖面为凸字形的圆柱体柱塞,微量泵柱塞(6)的上部直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树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