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体牙龈成型基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9346 阅读:3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种植体牙龈成型基台,包括由上过渡部、中间成型部和下过渡部组成的纯钛或可切削玻璃陶瓷材料制成的牙龈成型基台,中间成型部的外轮廓与自然牙齿颈部形态相同,且在牙龈成型基台上开设有一中央螺孔。此牙龈成型基台在延期二次法口腔种植修复中的二期手术时安装于种植体上口,牙龈成型6-8周后再进行种植体上部的瓷冠修复。本牙龈成型基台的中间成型部的外轮廓完全模拟自然牙颈部的不规则形态,应用此基台对种植体上端牙龈作成型处理,在成型牙龈良好的基础上制作种植瓷冠,使得瓷冠颈缘形态更接近自然牙齿状态,冠边缘牙龈曲线与邻牙协调自然,增加义齿美学,而且具有操作方便,缩短患者种植修复周期3月左右及减少就诊次数等诸多优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领域的牙龈基台成型器,特别涉及一种种植体牙龈成型基台
技术介绍
国际口腔义齿修复发展的状况表明口腔种植修复技术的出现是传统口腔修复科学的一次革新,力经过种植体直接传入颌骨内,因而能承受较大的咀嚼力,种植义齿基托面积较小或无基托设计,令患者感觉舒适。目前种植体骨结合理论已得到国际口腔医学界的公认,种植义齿美学修复是国际国内研究的新课题,而种植义齿的龈端美学更是研究的热点。迄今国内外所有在种植体二期手术时应用的牙龈愈合基台存在的不足是①大小不配套,基台直径偏细。②美学不够现有的牙龈愈合基台外形均为圆柱形或者圆台形,而非自然牙齿颈部的不规则形态,以及不同牙齿的各样性(如上前牙颈部为三角形,前磨牙颈部为哑铃形)③无对应的美学基台目前尚无与自然牙颈部相仿的牙龈愈合基台,使种植瓷冠修复后的颈部美学效果不佳。再加上种植取模时应用的仿牙龈材料紧密包绕基桩或基台部位,其结果是瓷冠颈部只能是近似基桩的圆形,或由于种植基桩周围牙龈的紧密包裹,迫使瓷冠龈边缘最多只能深入龈下0.5mm左右,无法做到牙龈成形。因没有做牙龈成型而直接制作种植瓷冠,使得瓷冠颈缘内收明显,形态单一,龈缘线与周围邻牙或对侧同名牙龈缘曲线极不对称、协调,十分影响前牙种植义齿修复的美学效果。目前临床上有暂时冠压迫牙龈成型技术,但是仍有如下问题①制作暂时冠的自凝树脂材料不断释放刺激性自凝单体对周围牙龈产生不良刺激,使得利用暂时冠成型后的牙龈发生慢性炎症、出血或龈缘红肿现象,影响着制作永久瓷冠所需要的光滑协调的龈边缘;②制作程序复杂,费用增加;③增加患者就诊次数,延长种植修复周期。专利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增加种植瓷冠龈端美学,简化操作,缩短患者种植修复周期,减少患者就诊次数和种植修复费用的种植体牙龈成型基台。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由上过渡部、中间成型部、下过渡部和内插部组成的纯钛或可切削玻璃陶瓷材料制成的牙龈成型基台,其特点是,中间成型部的外轮廓模拟自然牙颈部的不规则形态,且在牙龈成型基台中央部开设有螺孔。本技术的另一特点是下过渡部的底面到上过渡部之间的高度为3.5~5.0mm之间变化。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本技术包括由上过渡部1、中间成型部2、下过渡部3和内插部4组成的牙龈成型基台,中间成型部2的外轮廓完全模拟自然牙齿颈部的不规则形态,且在牙龈成型基台内部设有一中央螺孔5,下过渡部3的底面到上过渡部1之间的高度为3.5~5.0mm。本技术在延期二次法口腔种植修复二期手术时,通过在牙龈成型基台上的中央螺孔4内的中央螺丝将本技术安装于种植体上口,应用此基台对牙龈成型6-8周,6-8周后予患者拆除牙龈成型基台,在牙龈成型良好的基础上再进行种植体上部的瓷冠修复,其结果是瓷冠颈缘形态更接近自然牙齿状态,冠边缘牙龈曲线与邻牙协调自然,增加义齿美学,操作方便,缩短种植修复周期。具体设计可根据CAD/CAM原理对成人牙列标准石膏模型(较自然牙齿大)牙颈部进行三维立体扫描,扫描结果输入计算机,按成人牙齿形态平均数值按比例缩小,利用相关软件构建出自然牙颈部形态的三维立体模型,再按此形态设计成品牙龈成型基台,计算机辅助制造牙龈成型基台。每一牙位的成品基台分大、中、小三种直径,高、低两种形式,以适应不同患者的要求。权利要求1.种植体牙龈成型基台,包括由上过渡部、中间成型部、下过渡部和内插部组成的纯钛或可切削玻璃陶瓷材料制成的牙龈成型基台,其特征在于中间成型部的外轮廓模拟自然牙颈部的不规则形态,且在牙龈成型基台上的中央开设有螺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体牙龈成型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过渡部的底面到上过渡部之间的高度为3.5~5.0mm。专利摘要种植体牙龈成型基台,包括由上过渡部、中间成型部和下过渡部组成的纯钛或可切削玻璃陶瓷材料制成的牙龈成型基台,中间成型部的外轮廓与自然牙齿颈部形态相同,且在牙龈成型基台上开设有一中央螺孔。此牙龈成型基台在延期二次法口腔种植修复中的二期手术时安装于种植体上口,牙龈成型6-8周后再进行种植体上部的瓷冠修复。本牙龈成型基台的中间成型部的外轮廓完全模拟自然牙颈部的不规则形态,应用此基台对种植体上端牙龈作成型处理,在成型牙龈良好的基础上制作种植瓷冠,使得瓷冠颈缘形态更接近自然牙齿状态,冠边缘牙龈曲线与邻牙协调自然,增加义齿美学,而且具有操作方便,缩短患者种植修复周期3月左右及减少就诊次数等诸多优点。文档编号A61C13/00GK2732205SQ20042008600公开日2005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4日专利技术者宋应亮, 马兆峰, 李德华, 刘宝林, 姜惠娟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种植体牙龈成型基台,包括由上过渡部[1]、中间成型部[2]、下过渡部[3]和内插部[4]组成的纯钛或可切削玻璃陶瓷材料制成的牙龈成型基台,其特征在于:中间成型部[2]的外轮廓模拟自然牙颈部的不规则形态,且在牙龈成型基台上的中央开设有螺孔[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应亮马兆峰李德华刘宝林姜惠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