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莲秀专利>正文

钳剪抓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90587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钳剪抓斗及抓斗力矩曲线测试新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抓斗工效定律、用工效曲线取代力矩曲线、确准技术参数和鉴别结构型式优劣,实现抓斗技术与绩效的提高按图索骥。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抓斗是具有港口独特性、关键性和刚性的核心工具和核心技术,并根据此工艺设计出钳剪抓斗,钳剪抓斗具有最长力臂、最大抓取开度、最低抓取重心和最轻自重的优点,能确保填充率达90%以上。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有效促进港口劳动者全面发展,将一举遏制通用长撑杆抓斗百年来低效高耗巨大浪费、开创抓斗卸船港行业高效节能新纪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抓斗,钳剪抓斗,涉及全球港口、矿山、电厂、船舶和冶金等行业的散 料装卸

技术介绍
根据我国钳式抓斗卸船为主的抓斗卸船自主创新实践,对改革开放以来有关抓斗 卸船的教科书、《起重机设计手册》、《港口装卸》杂志、《中国港口》杂志;上海国际港口博 览会和国际海事技术博览会;影视等传媒报道作综合分析反复推敲,可得出如下结论一 .大坏事全球抓斗技术与绩效低下已百年至今长撑杆抓斗是通用当今全球港口、矿山、电厂、船舶和冶金等行业的抓斗,是至今 大约百年的传统抓斗,是技术与绩效低下的抓斗。长撑杆抓斗的技术与绩效之所以低下是 因为中下位置有一个“下承梁”部件,此部件占自重18%不产生抓取力矩还引起传力构件多 铰接多,即引起抓斗自重重和机械效率低下。长撑杆抓斗的技术与绩效低下还表现在没有 技术标准,甚至连基本的工作原理是什么都没有达成共识,更严重的是近十余年来中外不 约而同将自重设置由与物料密度成正比错误地改为了成反比(张质文、虞和谦、王金诺、包 起帆主编.起重机设计手册.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270——276),导致全球抓斗装 卸作业原本低效高耗巨大浪费加剧泛滥。二.为国争光的大好机遇对钳式抓斗作技术完善就可以取代通用长撑杆抓斗迄今为止中外学者共专利技术了四种新型抓斗剪式、钳式、扭矩式和反剪式抓斗,都 没有“下承梁”部件。其中却唯有钳式抓斗具有换代型资质,因为唯有它具有低下的抓取重 心,殊不知在倾斜的物料面作业时只有抓取重心低的抓斗不容易发生倾倒死机,而倾斜物 料面正是抓斗工作的常态。此外,唯有它创立了保持至今的高绩效纪录,这纪录是比长撑杆 抓斗试验卸载高效44. 7% (张质文、虞和谦、王金诺、包起帆主编.起重机设计手册.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沈;3)、实际卸船高效节能各1/3(陈莲秀.钳式抓斗的技术优势.港 口装卸1998<3>,3幻。钳式抓斗系上海海事大学1982年专利技术、南通港1984年成功研制、使 用和推广使用。换言之唯有我国具有钳式抓斗自主创新丰富经验与教训,唯有我国具有取 代长撑杆抓斗之大好机遇,对此大好机遇焉能不只争朝夕牢牢把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钳式抓斗作技术完善以取代长撑 杆抓斗,具有最长力臂、最大抓取开度、最低抓取重心、最轻自重等优点,并具有伞骨式全封 闭闭斗绳防跳槽器,能确保填充率达90%以上的钳剪抓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抓斗力矩曲线测试新工艺,用工效曲线 取代力矩曲线、确准技术参数和鉴别抓斗型式的优劣,实现抓斗技术与绩效的提高按图索 骥,用工效曲线确准技术参数指对于不能建立锚定深度的抓斗作自重加大或减小刃口面 积;对于起点深度深于终点深度的抓斗和起重量大于额定起重量的抓斗,作自重下降;对于工效曲线面积积分不足额定起重量要求的抓斗,作抓取开度加大或者作力臂加长或者既 作抓取开度加大又作力臂加长,用工效曲线鉴别抓斗型式的优劣指工效曲线面积积分大 者为优、否则为劣。钳剪抓斗,包括内斗臂和外斗臂,在抓斗内设有闭斗绳系和开斗绳系,内斗臂和外 斗臂的头部由第一铰接轴相铰接,内斗臂和外斗臂连接处的外侧均设有限位块,内斗臂和 外斗臂的尾部均由两根第二铰接轴分别与两斗瓣铰接,第一铰接轴上设有定滑轮,第二铰 接轴上设有动滑轮,内斗臂和外斗臂的外表面设有4个戟叉,在内斗臂的外表面设有第一 拨板,外斗臂的外表面还设有第二拨板,内斗臂和外斗臂的外侧设有限位杆和卸料角限位 块,两斗瓣的上部设有叉座和剪臂,在任一个斗瓣上设有警示线,钳剪抓斗头部设置有顶 板,顶板中心线上开有两个孔,孔内设有两只方套筒,在靠外斗臂一侧开有两只圆孔,孔内 设有两只圆套筒,顶板的下端连接有第一伞骨和第二伞骨,第一伞骨和第二伞骨的下端分 别与内斗臂和外斗臂铰接,在内斗臂和外斗臂的各两只动滑轮的外侧分别设有两只第一扇 板和两只第二扇板,两只第一扇板和两只第二扇板分别由第一弧板和第二弧板相连接,两 只定滑轮的两侧通过第三弧板连接有两只第三扇板,第三扇板的中上位置处留有两只方 榫。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两组闭斗绳系的始端栓在内斗臂上设有的桩轴上,两 组闭斗绳系以及定滑轮和动滑轮以同向并列,两根闭斗绳系分别从顶板的两只圆套筒内穿 入抓斗。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试建立抓斗系统理论1.确立抓斗技术进步原则1)礼遇抓斗是港口劳动者全面发展的测量器抓斗一向被人们当作起重机部件或属具,其实对港口而言抓斗远比起重机重要, 它易磨损寿命短需要港口不时修理、添置和配备备用品。尤其需要港口因地制宜进行设置, 需与物料的密度、粒块度和板结程度相对应,需与起重机等港口一任设施的技术性能相匹 配,需与中外来港船舶车辆的型式、大小以及所载物料的相对位置相适应。由此可见抓斗具 有港口装卸作业独特性、关键性和刚性,是港口的核心工具和核心技术,维系港口企业核心 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牵动综合国力和全球消费者的利益。2)明确抓斗的技术进步方向是提高绩效绩效指质量、消耗、速度和成本。我们既然知道了通用全球的长撑杆抓斗是低效高 耗的抓斗,那么本着世界和平发展和地球需要拯救精神,就应该尽快用高绩效抓斗取而代 之。3)必须注重试验中外学者研发新型抓斗已半个多世纪了,可是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标志是还是 长撑杆抓斗当家。好在我国钳式抓斗已经历许多试验,尤其本专利技术揭示了抓斗工效定律,给 予技术与绩效提高可按图索骥,故只要继续注重试验就一定能够获得完胜。2.建立抓斗技术新概念1)切入角抓斗作抓取张开时斗瓣底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如图4角α所示。切入 角90°的抓斗抓取切入阻抗最小。2)卸料角抓斗作卸料张开时斗瓣底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如图6角α所示卸料角 90°的抓斗卸料最顺畅快捷。3)水平工况物料作自然堆放表面呈水平状态的工况。4)工效曲线水平工况时抓斗挖掘物料坑迹的抓斗开斗方向中心线,如图1曲线 II所示。工效曲线的面积积分与物料密度、抓斗宽度的乘积等于抓斗抓取量。5)工效曲线起点抓斗垂直切入物料时刃口与工效曲线的交点,如图Ia点所示。6)工效曲线拐点工效曲线的拐点。如图Ib点所示。7)工效曲线终点抓斗完成抓取时两刃口与工效曲线的交点,如图Ic点所示。8)锚定深度令抓斗不漂浮物料表层作抓取的最浅工效曲线起点深度。锚定深度 与抓斗的自重、刃口面积倒数、下落加速度成正比。3.重建抓斗工作原理重建后的抓斗工作原理抓斗靠建立锚定深度而工作。原来的抓斗工作原理是靠 自重而工作,自I960年代欧洲人专利技术制作剪式抓斗后此工作原理不攻自破。4.揭示抓斗工效规律和建立抓斗工效定律将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为南通港钳式抓斗所测试力矩曲线、工效曲线作 合绘,将长撑杆抓斗的力矩曲线、工效曲线(张质文、虞和谦、王金诺、包起帆主编.起重机 设计手册.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J63J66)也作合绘,都见到如图1曲线Ι、ΙΙ所示 两曲线呈近似倒影关系,加之这倒影关系符合力学原理,故确认具有抓斗工效普遍规律,并 且确认抓斗工效定律就是抓斗工效曲线近似倒影力矩曲线。建立抓斗工效定律的意义在于从此可以用工效曲线取代力矩曲线,这是抓斗研发 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因为在此之前我们不知道抓斗的结构型式、技术参数与 力矩之间存在什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抓斗力矩曲线测试新工艺,其特征是:用工效曲线取代力矩曲线、确准技术参数和鉴别抓斗型式的优劣,实现抓斗技术与绩效的提高按图索骥,用工效曲线确准技术参数指:对于不能建立锚定深度的抓斗作自重加大或减小刃口面积;对于起点深度深于终点深度的抓斗和起重量大于额定起重量的抓斗,作自重下降;对于工效曲线面积积分不足额定起重量要求的抓斗,作抓取开度加大或者作力臂加长或者既作抓取开度加大又作力臂加长,用工效曲线鉴别抓斗型式的优劣指:工效曲线面积积分大者为优、否则为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抓斗力矩曲线测试新工艺,其特征是用工效曲线取代力矩曲线、确准技术参 数和鉴别抓斗型式的优劣,实现抓斗技术与绩效的提高按图索骥,用工效曲线确准技术参 数指对于不能建立锚定深度的抓斗作自重加大或减小刃口面积;对于起点深度深于终点 深度的抓斗和起重量大于额定起重量的抓斗,作自重下降;对于工效曲线面积积分不足额 定起重量要求的抓斗,作抓取开度加大或者作力臂加长或者既作抓取开度加大又作力臂加 长,用工效曲线鉴别抓斗型式的优劣指工效曲线面积积分大者为优、否则为劣。2.一种钳剪抓斗,包括内斗臂(16)和外斗臂(7),在所述抓斗内设有闭斗绳系(11)和 开斗绳系(12),所述内斗臂(16)和外斗臂(7)的头部由第一铰接轴(9)相铰接,所述内斗 臂(16)和外斗臂(7)连接处的外侧均设有限位块(13),所述内斗臂(16)和外斗臂(7)的 尾部均由两根第二铰接轴⑶分别与两斗瓣⑴铰接,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铰接轴(9)上 设有定滑轮(10),所述第二铰接轴( 上设有动滑轮G),所述内斗臂(16)和外斗臂(7) 的外表面设有4个戟叉(6),在所述内斗臂(16)的外表面设有第一拨板(14),所述外斗臂 (7)的外表面还设有第二拨板(8),所述内斗臂(16)和外斗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莲秀
申请(专利权)人:陈莲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