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青专利>正文

常规粳稻抛秧高产栽培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89219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常规高产粳稻抛秧高产栽培技术,选择地势平坦、土地较肥沃的田块作苗床,适期播种,施足有机肥,做好种子处理和田间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提高农户收入。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保证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提高农户收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产粳稻的抛秧技术。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人们越来越追求高效率的生产劳动,以达到增加 收入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劳动力成本,本专利技术提供常规高产粳稻抛秧高产栽培技 术。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法是选择地势平坦、土地较肥沃的田块 作苗床,适期播种,施足有机肥,做好种子处理和田间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提 高农户收入。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通过本专利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保证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 本,提高农户收入。具体实施方法品种的选择选择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穗型大、粒数多、分蘖性强的品种,如武育 粳系列。壮苗的培育俗话说“秧好半田稻”,要想夺取高产,培育壮秧是关键。首先,要选 择通透性好、排灌便捷、操作方便的苗床。其次,要控制好播量和播期,大田用种量控制在 2-2. 5公斤,播期大约在5月下旬。播前要进行种最早处理。出苗后做好水浆管理,到一叶 一心时追施断奶肥,二叶一心期建立簿水层。3. 0-4. 0叶龄适宜抛秧。抛秧的要求抛秧最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是要均勻、够苗,所以,抛秧时,一般先抛 80%,力求抛的高、抛的远、抛的勻;在先抛的基础上,再用20%的苗查漏补缺,每亩密度大 约2. 2-2. 5万穴,基本苗为8-10万棵。大田的管理在大田期,抛秧结束后,首先要做的是在田间及时开沟,以便排灌方 便。在活棵后,进一步查漏补缺,特别是缺苗较多的地方要补齐补足。在水浆管理上,由于 抛秧秧根下扎得浅,再加上穴距不规则,所以,在活棵阶段,应白天灌浅水,夜间排干水;在 立苗阶段,保持浅水层,以便促进分蘖;基本苗达到后,要及时脱水轻搁,做到早搁、多搁、轻 搁,这样,一方面可以控制无效分蘖,另一方面促进根系生长;在生育后期,干湿交替,干干 湿湿,既不能大水漫灌,引起倒伏,也不能一干到底,而引起早衰。在防病治虫上,活棵后要 及时锄草,同时要结合同防同治,及时防病治虫。在肥料运筹上,合理施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常规高产粳稻抛秧高产栽培技术,其特征是:选择地势平坦、土地较肥沃的田块作苗床,适期播种,施足有机肥,做好种子处理和田间管理。

【技术特征摘要】
1.常规高产粳稻抛秧高产栽培技术,其特征是选择地势平坦、土地较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青
申请(专利权)人:杨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