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稻生产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34363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有机稻生产技术。主要利用巴斯德灭菌法对种子进行消毒,防止种子传播病害;用紫外灯对大棚内的床土表层进行消毒,防止苗期病害;利用水稻秸秆还田和施用稻糠,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解决不施用化肥的问题;选用优质、多抗水稻品种,结合利用品种多样性控制稻瘟病技术,控制稻瘟病的发生和流行;利用稻糠灭草技术,控制杂草生长繁殖而不施用除草剂;利用烟草粉和石灰粉防治水稻负泥虫而不施用杀虫剂。有效的解决了寒地有机大米生产过程中病、虫、草、肥的问题,为生产有机稻提供一套全面可行的实施方案。具有强大的应用推广价值和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水稻生产
,具体的说是一种有机稻生生产技 术。
技术介绍
寒地水稻旱育稀植三化栽培技术,日本稻田灭草施肥技术,品种多样 性控制稻瘟病技术,寒地水稻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技术,巴斯德灭菌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二十一世纪农业发展方向和趋势,从国内外大米消费市场发展需 要出发,结合黑龙江省和黑龙江省垦区水稻生产自然环境条件和国内外先进水稻生产技 术,本着减少水稻生产投入成本,减少水稻种植风险,增加种植水稻的社会效益、经济 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米业集团和种业集团快速发展,以发展二十一世纪生态农业为目 的,提出有机稻谷生产技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完美统一。采用巴斯德灭菌法进 行水稻种子消毒,解决种子传播病虫害问题;利用烟草粉和石灰粉防治水稻负泥虫,解 决寒地水稻生产主要虫害问题;将日本稻田灭草施肥技术应用到寒地水稻生产,解决稻 田除草问题;将水稻品种多样性控制稻瘟病技术应用到寒地水稻生产,解决黑龙江水稻 主要病害问题;提出稻田不施用化肥,主要依靠寒地水稻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技术,结合 施用水稻秸秆促腐剂、有机肥和堆腐还田技术,解决水稻不施用化肥问题。有效的解决 了寒地有机大米生产过程中病、虫、草、肥的问题,为有机大米生产提出一套全面可行 的实施方案。具体实施例方式1.品种的选择选择优质、多抗、熟期适宜、高产水稻品种作为主栽品种,选择与主栽品种相 适应的间栽品种,间栽品种株高比主栽品种高IOcm左右,选择两者亲缘关系较远的黑 稻、粘稻、香稻或粳稻等。主栽品种与间栽品种的选择还要参照两者的分子遗传标记分 析结果,如抗性基因同源序列多态性分析(简称RGA),选择两者多态性差异大的品 种。如何选择主栽品种和间栽品种?首先要选择抗稻瘟病强的品种,两者的抗性遗 传背景差异、尤其是抗稻瘟病基因的遗传差异要大。其次要选择两个品种熟期一致,主 茎叶片数相同的品种,有利于灌溉技术和控制有效分蘖技术的实施。如在黑龙江省第 二积温带可以把垦鉴稻7号(主茎12片叶)作为主栽品种,把品鉴1号(粘稻,主茎12 片叶)作为间栽品种;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把空育131 (主茎11片叶)作为主栽品种, 把垦鉴稻3号(主茎11片叶,植株比空育131高IOcm左右)作为间栽品种;在黑龙江 省第四积温带只能选择两个10片叶的品种进行种植。为了确保主栽品种和间栽品种的抗性,在不同的生产基地上采集当地稻瘟病优 势生理小种进行接种抗病鉴定。选择多个候选品种,进行多点稻瘟病生理小种接种鉴定 试验,将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确定主裁品种和间栽品种。如果两者都高抗稻瘟病最 好。如果两者都鉴定为感病品种,就不能作为一个组合。两个品种都应达到中抗水平。2.水稻育秧1)浸种催芽主栽品种和间栽品种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置购种,分别育秧。机械化稻区按照 11比例进行购种和育秧;人工手插稻区按照82比例进行购种和育秧。1.1晒种浸种前选择晴朗天气,晒种2-3天,增强水稻种皮的通透性,干燥一 致,吸水均勻,提高发芽势,出芽整齐一致。1.2选种将已经晒好的水稻种子,用比重为1.13的盐水选出秕粒和草籽,即50 公斤水中加盐12.5公斤,比重以达到新鲜鸡蛋放入水中横露5分硬币大小为准,选种时 要勤搅拌,勤测量比重,防止盐在选种中被带走,影响比重,达不到选种的标准,选出 的种子用清水漂洗1-2次,防止盐分影响发芽率。1.3浸种消毒,以下方法任选其一。1.3.1用的石灰水50公斤,搅拌均勻后放入选好装袋的种子50公斤,在室内 14-15°C常温下浸种5-7天,每天上下翻倒一次。1.3.2用巴斯德灭菌法进行种子消毒。很多病原菌在72°C、1_2分钟的条件下 超过了它们的致死温度和时间,而且这样的温度和时间对水稻种子无害,然后室温条件 下,用的石灰水浸种4-6天,每天上下翻倒一次。采用这种灭菌消毒法也能避免使用 农药浸种。1.4破胸催芽将消毒浸好的种子捞出后,用水冲洗一次,然后进行催芽。催芽方法将浸种 的种子装在网袋中放入事先加温在50°C左右的热水中,上下翻动3-4次串出冷水,使袋 内种子达到30-32°C时,空出多余的水分,堆放在室内,下垫木板或稻草。上盖塑料布进 行保温破胸,当种子有80%破胸露白时,温度控制在22-25°C进行催芽,根芽露出Imm 左右呈双山形时,放在15°C左右低温处,晾芽4-5小时后等待播种。2)大棚管理2.1大棚前期管理春天扣大棚前,每个大棚(360平方米)施用水稻秸秆堆肥或 家畜有机肥1吨。用机械或人工翻地一次,使大棚内土地平整、松软、富含有机质。铲 除大棚四周的杂草,排出大棚内的雪水,使大棚内无积水。2.2床土和覆土的制备分别过筛后,按照3份土 1份有机肥的比例,搅拌均 勻而制成床土。每个秧盘需要床土3公斤左右,一个大棚约需要床土6吨左右。覆土不 加有机肥,但需要过筛,一个大棚约需要覆土 1.5吨左右。2.3摆盘在播种前应在大棚内把秧盘摆好,一个大棚中间留有过道,一边摆5 盘,另一边摆4盘,每盘需床土约3公斤,摆放整齐,床土均勻。2.4床土调酸在摆放好秧盘的大棚内,播种前用浓硫酸对制酸水(PH为 3.0-3.5),用酸水浇灌床土,使床土 PH达到4.5-5.0。2.5床土消毒一个大棚内用40W的紫外灯3_5个、30_60分钟,利用紫外线进行床土消毒,减少土传病害。2.6大棚后期管理秧苗移栽后,在大棚内种植大豆、土豆等能改善土壤理化性 质、培肥土壤地力的作物。注意除草,大棚周边的杂草也应除掉,减少来年苗期杂草。 在大棚旁边堆制有机肥,以备来年水稻育秧之用。3)播种3.1播种量根据品种、发芽率、千粒重、移栽方式,严格控制播种量。种子 发芽率在285%、千粒重26-27克,育成人工手插中苗(3叶1心),每盘播芽谷100-110 克。盘育机插苗、每盘播芽谷125-135克。人工手插大苗(4叶1心)每平方米播芽谷 300克,用460孔钵盘育苗的,每盘播芽谷70克。用516孔钵盘育苗的每盘播芽谷80 克,每钵孔播芽谷3-5粒,出苗2-3株。3.2播种方法3.2.1人工播种要按盘数称重,多次反复撒籽,先播周边、后播中间、再补 稀,达到均勻一致后用塑料滚将种子压入土中,使种子三面入土后,进行覆土。3.2.2机械播种采用850农场产播种机,360平方米大棚按计算好的播种量来回 两次播完,只需10分钟。或者选用手拉式播种机。机械播种不但均勻、省时、省工, 而且操作简单、方便。3.2.3钵盘播种种、土混播法。每平方米用460孔钵育盘的用种350克,加盘 土 5公斤;用515孔钵盘育苗的用种400克加土 4.5公斤,混拌均勻后把种土倒在中间或 一头,用木板条推入孔中,或每盘先装2/3的土量,浇水后播种覆土。注意由于各采 用的床土容重不同,所以用土量不同,应把土装在空盘内,称出一盘用土量与每盘的种 子量,然后按比例混拌,播种后覆一层不见明种土为止。3.3 覆土播种后,用过筛无草籽土进行覆盖,覆土厚度以0.5-0.8cm为宜,覆土过厚,苗 中茎拉长,秧苗素质差,达不到壮苗标准。播种、覆土后覆盖地膜,能保水增温。3.4防鼠害播种后在大棚内外放些老鼠药,防治鼠害。4)秧苗管理以旱育稀植为基础,以同伸理论为指导,以壮苗模式为标准,抓好关键时期, 培育壮苗。寒地水稻秧苗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有机稻生产技术,其技术特征在于主要生产流程如下:1)购种:按照比例购买主栽品种和间栽品种种子;2)种子消毒:采用巴斯德灭菌法对种子进行消毒;3)床土消毒:用紫外灯对床土表层进行消毒;4)移栽:同一稻田种植两个品种;5)灭草:用稻糠进行田间灭草;6)防虫:用烟草粉和石灰粉防治水稻负泥虫;7)防病:利用品种多样性控制稻瘟病;8)施肥:土壤养分全部来源于有机肥(秸秆和稻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旭波朱政刚喻中标
申请(专利权)人:望城隆平乌山贡米种植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