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烘干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86343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衣物烘干设备,其包括机壳、设置在机壳内的内筒、与内筒连通的气流循环通道、用于加热通过气流循环通道并返回内筒的气流的加热装置、以及用于冷凝从内筒流出并进入气流循环通道内的气流的冷凝系统。其中冷凝系统包括容纳有冷凝介质以非直接的方式冷凝从内筒流出的气流的间接冷凝装置,以及用于向从内筒流出的气流喷射液体的喷淋装置。通过这种结构,可确保从内筒流出的湿空气中的水汽被有效地冷凝,同时可冲洗掉湿空气中所携带的毛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衣物烘干设备,尤其涉及衣物烘干设备的冷凝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衣物烘干设备,如干衣机和集洗衣与干衣功能为一体的洗衣干衣机等通常 有如下烘干过程在加热装置的作用下,干燥的空气在加热管道中被加热成干燥的热空气, 然后进入衣物处理桶内与湿的衣物发生热交换,将衣物中的水分带走,形成比较潮湿的热 空气,然后经过衣物处理桶上所设置的出口进入冷凝管道,经过冷凝装置的冷凝作用,此较 潮湿的热空气中的水分被冷凝成水,然后经过排水管排出,而被冷凝后的空气成为相对干 燥的冷空气,在风扇的作用重新被导入加热管道中,经过加热形成干燥的热空气进入下一 个循环,如此周而复始,直至烘干程序结束。冷凝装置所采用的冷凝方式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此较常见的是通过冷凝水进行冷 凝,如美国专利US 4,154,003所示,冷凝水与冷凝通道的侧壁接触,这样,当湿空气流过 时,湿空气与冷凝水通过进行热交换以将湿空气中的水汽冷凝成水。此外,也有通过空气冷 凝的,空气冷凝装置往往为狭长的片状结构,其一般包括有多个交错设置的气流通道,通常 的做法是将外界空气导入部分气流通道,而从衣物处理桶排出的相对潮湿的热空气通过与 上述部分气流通道交错的其他的气流通道,从而发生热交换,将湿空气中的水分冷凝,再排 出到设备外界。然而,由于衣物在洗涤或烘干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许多毛絮或其他杂质(下 文统称为毛絮),毛絮会随着潮湿的热空气被直接带入到冷凝管道中并附着在冷凝管道的 内壁从而影响冷凝效果或者堵塞整个气体循环通道,更有甚者,毛絮会在风扇的作用下被 带入风扇甚至加热管道中附着在风扇或加热管的表面,从而产生更大的危险。现有技术中 有在冷凝管道中设置喷淋装置以清除所附着的毛絮的技术。例如,公开号为EP0636732Ald 的欧洲专利申请揭示了一种现下公知的喷淋装置,这种喷淋装置是通过水流遇阻溅起后飞 洒的水来实现其功能的,同时,喷出的水还兼具冷凝作用,以将湿空气中的水分冷凝。然而, 这种装置的冷凝效果并不是很好,无法有效地去除空气中的湿蒸汽。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衣物烘干设备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衣物烘干设备,其具有改进的冷凝系统,可冲洗掉从 内筒排出的用于供循环使用的湿空气中所携带的毛絮,同时确保湿空气中的水汽被有效地 冷凝。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衣物烘干设备,其包括机壳;内筒,安装在机壳内以用于容纳待烘干衣物;气流循环通道,与内筒连通以定义气流循环路径,从而使气流沿该路径循环以从内筒流出并随后返回到内筒内;加热装置,用于加热通过气流循环通道并返回内筒的气流;冷凝系统,用于冷凝从内筒流出并进入气流循环通道内的气流,所述冷凝系统包 括容纳有冷凝介质以非直接的方式冷凝从内筒流出的气流的间接冷凝装置,以及用于向从 内筒流出的气流喷射液体的喷淋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凝系统至少向气流循环通道的一共同区段来实 施间接冷凝和喷射液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喷淋装置设置在所属气流循环通道的共同区段内 以用于冲刷含在气流里面的毛絮和/或进一步冷凝从内筒中流出的气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间接冷凝装置包括容纳有冷凝液体的液体冷凝 器,且所述喷淋设备可作动地喷射来自于液体冷凝器的所述冷凝液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液体冷凝器被设置成允许位于所述液体冷凝器内 的冷凝液体和流过气流循环通道的气流实现热交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流循环通道和所述液体冷凝器具有共同的侧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间接冷凝装置包括气体冷凝器,所述气体冷凝器 设有至少一第一通道以允许外部气体通过来实现所述外部气体和穿过气流循环通道的气 体之间的热交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体冷凝器设置在气流循环通道内并具有至少一 第二通道以容许从内筒内流出的气流穿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烘干设备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气流循环通道内的风扇以 用来使气体沿气流循环路径循环流动,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风扇的下游。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衣物烘干设备为干衣机或洗衣干衣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冷凝系统具有间接冷凝装置,可将由 内筒排出的湿空气冷凝到一定程度,同时冷凝系统还包括喷淋装置,不仅可冲洗掉从内筒 排出的湿空气中所携带的毛絮,还对湿空气作进一步地冷凝,从而达到更好的冷凝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衣物烘干设备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所示的衣物烘干设备为集洗衣和烘干功能的洗衣干衣机,当然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可轻易想到的是,衣物烘干设备还可以是仅具有烘干功能的干衣机或其他设备。 所以,以下主要是以洗衣干衣机为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而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并不仅限 该等设备上。如图1所示,洗衣干衣机100包括一机壳10、设置在机壳内的一外筒20、可旋转地 设置在外筒内的一内筒30、用于驱动内筒旋转的一电机40、与内筒连接的排水系统、以及 与内筒连通的一气流循环系统60。其中,机壳10的前部设有可枢转开合的门11,可供待洗 或待烘干的衣物装入内筒30。外筒通常被一缓冲装置(未图示)支撑在机壳10内。内筒30大致呈圆柱状,其桶壁上设有若干通孔(未图示),以供水或气体排出。内筒30内壁上 通常还设置有治圆周分布的若干提升筋(未图示),用来在内筒旋转的时候将衣物提升至 高处并随后摔落到内筒内的底部。内筒30的后壁延伸出一旋转轴(未标示),一皮带41将 该旋转轴和电机40的电机轴(未标识)连接,从而电机40可以驱动内筒30旋转。排水系 统包括排水泵50和排水管51,从而通过排水泵50的工作可将洗衣水排出机壳10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气流循环通道60与内筒30连通,以建立一气流循环路径。一风 扇82设置在气流循环通道60内,其可产生吹吸力,以驱动气流沿气流循环路径流动,如图 中箭头所示。气流循环通道60包括一冷凝区61和一烘干区62。一加热装置81与烘干区 62相关联设置以加热通过烘干区并准备进入内筒30的气流。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加热装 置为设置在烘干区62内并位于风扇82下游的电加热管,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是,电加 热管可以包括具有高阻抗的电阻丝,该电阻丝的正、负极端子与220V或IlOV的交流电源连 接,从而通过电阻丝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以给通过其的气体加热。气体经烘干区62烘干后变 为具有较高温度的空气,随后进入内筒30以烘干衣物,衣物中的水分受热后会蒸发并随空 气一起排出,同时衣物中的毛絮也随气流一起排出进入冷凝区61。一冷凝系统与冷凝区61相关联地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冷凝系统包括设置在 冷凝区旁侧的盛有冷凝液体的一液体冷凝装置71,以及设置在冷凝区内的上方的一喷淋装 置72。如图1所示,该液体冷凝装置71可以为一水箱,其通过一水阀711与外部水管连接, 从而使水箱内充满用于冷凝通过冷凝区的气流的水。水箱被设置成允许其内的冷却水和流 过气流循环通道的冷凝区的气流实现热交换,在本实施方式中,气流循环管道的冷凝区和 水箱71具有一共同的金属侧壁711,通过该侧壁,管道内的气流就能与水箱内的冷却水实 现热交换。在本实施方式中,喷淋装置72为一喷头,且喷淋装置72所喷射的水来自于水箱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衣物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内筒,安装在机壳内以用于容纳待烘干衣物;气流循环通道,与内筒连通以定义气流循环路径,从而使气流沿该路径循环以从内筒流出并随后返回到内筒内;加热装置,用于加热通过气流循环通道并返回内筒的气流;冷凝系统,用于冷凝从内筒流出并进入气流循环通道内的气流,所述冷凝系统包括容纳有冷凝介质以非直接的方式冷凝从内筒流出的气流的间接冷凝装置,以及用于向从内筒流出的气流喷射液体的喷淋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衣物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内筒,安装在机壳内以用于容纳待烘干衣物;气流循环通道,与内筒连通以定义气流循环路径,从而使气流沿该路径循环以从内筒 流出并随后返回到内筒内;加热装置,用于加热通过气流循环通道并返回内筒的气流;冷凝系统,用于冷凝从内筒流出并进入气流循环通道内的气流,所述冷凝系统包括容 纳有冷凝介质以非直接的方式冷凝从内筒流出的气流的间接冷凝装置,以及用于向从内筒 流出的气流喷射液体的喷淋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系统至少向气流循环通 道的一共同区段来实施间接冷凝和喷射液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设置在所属气流循 环通道的共同区段内以用于冲刷含在气流里面的毛絮和/或进一步冷凝从内筒中流出的 气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接冷凝装置包括容纳有冷 凝液体的液体冷凝器,且所述喷淋设备可作动地喷射来自于液体冷凝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格齐格勒庞卫峰冶萍
申请(专利权)人: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