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8494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人造牙,该人造牙是人造下颌磨牙,与解剖形态的下颌磨牙相比,颊尖顶部降低0.5mm;颊斜面根据B.H.Smith  Ⅱ级磨耗采用小平面形状代替解剖形态的下颌磨牙的圆弧形;取消解剖形态的下颌磨牙的近、远中颊尖三角嵴,使其形成为一段圆柱面曲面;与解剖形态的下颌磨牙相比,舌尖顶部降低0.5mm;取消解剖形态的下颌磨牙的近、远中舌尖三角嵴,使其形成一段圆柱面曲面,并与颊侧曲面相连;取消了解剖形态的下颌磨牙的近中窝和发育沟,与中央窝呈一圆柱面部分的曲面外形。还提供了相应的人造上颌磨牙及上、下颌前磨牙。该人造牙使用效果好且制造成本低,能够很好地解决现有的解剖*型的人造牙的缺陷,从而很好地解决无牙颌患者的进食、美观和发音问题。(*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造牙,特别是涉及人造磨牙和前磨牙,其可应用于全口义齿,尤其适用于剩余牙槽嵴产生重度吸收后的无牙颌患者所需戴的全口义齿。
技术介绍
人有28或32颗牙齿,因龋病、牙周炎等原因,很多人在中老年后,牙齿陆续脱落或拔除而成为无牙颌患者,便需要戴全口义齿来行使咀嚼功能并维持美观与发音,全口义齿由对应于人的28颗牙齿的各个人造牙组成。目前所采用的人造牙通常是模仿人的真牙的解剖外形根据平衡理论而制成的解剖型的人造牙。剩余牙槽嵴的骨吸收规律为一种慢性、进行性、不可逆性、累积性的表现,一般可分为轻、中、重、极重四度(RRR I度-IV度),剩余牙槽嵴吸收后并不停止,会继续在颌骨产生吸收、但颌骨不会被完全吸收掉。无牙颌后的时间越长、剩余牙槽嵴吸收越严重,即由RRR I度、II度变为III度、IV度。对于其中RRR I度、II度的患者,继续应用解剖型与平衡理论效果一般不错。但对于RRRIII度、IV度患者,调查显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松动、疼痛、功能不良这三大问题,79%的人不满意。RRRIII度、IV度患者戴用解剖型全口义齿产生松动、疼痛、无法咀嚼的原因实质上是侧向力,具体如下上下颌之间最主要的力的来源是咀嚼肌力,但咀嚼肌力不会直接产生侧向力,而是通过面接触后在力的作用点即牙尖斜面的接触点上分解产生的。侧向力会造成全口义齿的松动与疼痛进而影响病人的进食,原因如下真牙的结构不仅仅是面的沟窝尖嵴等解剖形态,还有下方的牙根与牙周组织,这是人类自然进化所形成的结构,其与全口义齿基托下方的粘骨膜与剩余牙槽嵴是不同的,所以,当人们希望全口义齿的面恢复或部分恢复真牙列的咀嚼功能时,没有考虑到面下方的结构已发生质的改变。无论人造牙的解剖形态做得与真牙多么地相象,按照全口义齿与承托区的构造,全口义齿不过是一块板。粘骨膜与剩余牙槽嵴只是在被动地承托着它。上下颌这两块严格受解剖条件限制而具有不规则外形的塑料板如果被置身于一个复杂的三维力系中,按理论力学分析,将使该板在粘骨膜上非常的不稳定。它与牙根置于牙槽骨中且能承受轴向力、侧向力并有精密的牙周膜本体感受器来调节的情况完全没有可比性。一块无任何固定装置的板不可能在这样的力系中保持稳定,面形态越复杂,牙尖斜度越大,力系则越复杂。任何角度的侧向力都有可能造成板的倾斜与移动,任何倾斜与移动都会影响全口义齿的固位。从理论上分析,当侧向力比边缘封闭所产生的大气压力与吸咐力大时便会造成全口义齿的倾斜与移动,当RRRI度时侧向力小于大气压力与吸附力,但当RRRIV度时侧向力大于大气压力与吸附力,极易造成全口义齿的倾斜与移动,而解剖型的人造牙设计实质上认为剩余牙槽嵴无论处于什么状态,随时可对来自任何部位、任何大小、任何角度的侧向力都能及时作出反应并产生抵抗而维持功能状态下的稳定,这等于将粘骨膜看作了具有牙根与牙周支持组织的功能,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RRRIV度后,剩余牙槽嵴全没有了,甚至颌骨也产生了吸收,平板状的承托区是无法抵抗这种侧向力的,义齿周围的软组织也产生不了抵抗,也不可能维持基托在位,侧向力哪怕只有一点点,义齿便会倾斜、移位,这不仅会破坏边缘封闭,产生松动,还会使基托与粘骨膜一部分脱离接触,造成局部粘膜受压,极易引起疼痛,多次创伤便会导致溃疡产生而加剧痛苦,尤以下颌承托区更为多见。而松动、疼痛状态下的义齿是无法正常进行咀嚼的,这时绝大多数患者无法使用他们的义齿。尽管咬合的闭口运动是近似垂直的运动,但在正确排牙的情况下会产生侧向力,这是因为 1.根据下颌后退接触位(RCP)所建立的关系与患者原牙尖错位(ICP)的关系有差异,这是产生侧向力的第一个原因。学研究已证明,人群中RCP与ICP并非同一位置者占90%以上,因而人们在制作固定义齿时均能加以注意,但无牙颌失去了ICP位的任何标记,RCP成为在某一垂直距离时唯一可重复的位置,人们不得不用此位来建。当病人不能适应此位置所建立的关系时,人们又不得不在矢状方向上RCP向前1mm调建立正中(CO),即使这样,与原ICP位也会有一定的误差,没有人能保证病人的长正中一定是1mm,其可能是0.9mm,也可能是1.1mm,1.25mm,1.36mm,任何误差都会导致某些牙尖斜面早于其他斜面接触,侧向力便由此产生。误差越大,侧向力值越高。2.粘骨膜的弹性会引起义齿的位移,这是产生侧向力的第二个原因。全口义齿与真牙列的另一个区别是咬合时面的位移,在正常力范围内真牙列不会产生面的位移,而全口义齿则会产生。这位移不是由于制作全口义齿的材料造成的,而是由粘骨膜的弹性变形引起的。在力作用下,真牙虽也有一定的生理动度,根向在几微米-几十微米之间,而且为单个牙与数个牙的位移,食物穿透或研碎后牙齿迅速回到原来的位置,所以在闭口末面每个接触点的位置是相当恒定的。全口义齿面的位移与义齿的整体位移是一致的、同步的,这由力所造成的粘骨膜的弹性变形量所决定,在几十—几百微米之间。一处的位移会引起整体的位移,不是单颌,而是双颌均会产生位移。在义齿的不同侧,位移的方向不同,平衡侧会先接触,食物穿透或研碎后工作侧面才接触,不同形状的食物由不同大小的力作用于不同的作用点上,而导致面的不规律位移,那么在架上,在模型上精心建立的关系便会发生变化,接触点发生变化,虽然离CO不远,但毕竟不是原来的位置,不是原来的尖窝交错而为尖与斜面、斜面与斜面接触,增加了许多机会,而产生不同方向、不同大小的侧向力。3.非正中颌位牙尖斜面的接触是产生侧向力的第3个原因。下颌开口前伸至切缘相对将食物切断之前,力的作用点是位于杠杆的前末端,会造成义齿的翘动。食物切断后,后牙产生接触,称之为前伸平衡,具有防止义齿后部翘动的作用。但是这种平衡也会产生侧向力。原因是在牙尖对牙尖、切缘对切缘接触时,由于定位平面斜度的存在,力会在上颌义齿上产生向前的侧向力,在下颌义齿上产生向后的侧向力;在牙尖斜面对牙尖斜面接触,滑行回到正中的过程中,是上牙尖的远中斜面接触下牙尖的近中斜面,在前牙是上前牙的舌面与下前牙的切缘唇面相接触,也会在上颌义齿产生向前的侧向力,在下颌义齿产生向后的侧向力。下颌侧向运动时,后牙运循环过程的工作侧同名尖和平衡侧的异名尖接触至正中间的接触方式称之为侧方平衡,有防止全口义齿左右翘动的作用。但是,向右侧方运动时,工作侧上牙是舌斜面与下牙颊斜面接触,平衡侧是上牙的颊侧面与下牙的舌斜面接触,工作侧、平衡侧都在上颌产生向右的侧向力,在下颌产生向左的侧向力;在向左侧方运动时,工作侧上牙也是舌斜面于下牙的颊斜面接触,平衡侧是上牙颊斜面与下牙的舌斜面接触,工作侧、平衡侧都在上颌产生相左的侧向力,在下颌产生向右的侧向力。所以,平衡不可能消除侧向力,它本身即是产生侧向力的原因之一。这样,尽管现有技术中根据平衡理论而制成的解剖型的人造牙完全模仿人真牙的解剖外形,由于这种侧向力的存在,也会导致其产生松动、疼痛、无法咀嚼。国外对此类患者发展了新的方法种植义齿;植骨术+种植义齿;植骨术或骨延长术,其价格都很昂贵。因此,需要一种效果好而且成本低的人造牙,这样,全口义齿型改良便成为极其重要的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造牙,包括:    人造下颌磨牙(60′,70′),所述人造下颌磨牙包括牙冠,牙冠上有突起部分、凹陷部分,所述突起部分包括牙尖和嵴,所述凹陷部分包括沟、点隙和窝;    人造下颌前磨牙(40′,50′),所述人造下颌前磨牙包括牙冠,牙冠上有突起部分、凹陷部分,所述突起部分包括牙尖和嵴,所述凹陷部分包括沟、点隙和窝;    人造上颌磨牙(60,70),所述人造上颌磨牙包括牙冠,牙冠上有突起部分、凹陷部分,所述突起部分包括牙尖和嵴,所述凹陷部分包括沟、点隙和窝;以及    人造上颌前磨牙(40,50),所述人造上颌前磨牙包括牙冠,牙冠上有突起部分、凹陷部分,所述突起部分包括牙尖和嵴,所述凹陷部分包括沟、点隙和窝,    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下颌磨牙与相应解剖形态的下颌磨牙(6′,7′)相比,所述人造下颌磨牙(60′,70′)的颊尖的顶部比相应解剖形态的下颌磨牙(6′,7′)的颊尖顶部降低0.5mm;所述人造下颌磨牙(60′,70′)的颊斜面采用小平面形状(54)代替相应解剖形态的下颌磨牙(6′,7′)的圆弧形;所述人造下颌磨牙采用一段圆柱面曲面(62,72)代替相应解剖形态的下颌磨牙(6′,7′)的近中颊尖三角嵴(36)和远中颊尖三角嵴(37);与相应解剖形态的下颌磨牙(6′,7′)相比,所述人造下颌磨牙(60′,70′)的舌尖的顶部比相应解剖形态的下颌磨牙(6′,7′)的舌尖顶部降低0.5mm;采用与颊侧曲面相连的一段圆柱面曲面(62,72)代替相应解剖形态的下颌磨牙(6′,7′)的近中舌尖三角嵴(35)和远中舌尖三角嵴(34);采用与中央窝呈一圆柱面部分(62,72)的曲面外形代替相应解剖形态的下颌磨牙(6′,7′)的近中窝(41)和发育沟;    所述人造下颌前磨牙与相应解剖形态的下颌前磨牙(4′,5′)相比,颊尖顶降低0.5mm;颊斜面由相应解剖形态的圆弧形改成小平面形,采用圆柱面曲面的一部分代替颊尖三角嵴(45);采用圆柱面曲面的一部分代替舌尖三角嵴(47);    所述人造上颌磨牙与相应解剖形态的上颌磨牙(6,7)相比,所述人造上颌磨牙(60,70)的近中颊尖三角嵴(49)和远中颊尖三角嵴(50)的顶部比相应解剖形态的上颌磨牙(6,7)的近中颊尖三角嵴(16)和远中颊尖三角嵴(17)的顶部降低了0.5mm,使其形成小平面至沟底;中断了相应解剖形态的上颌磨牙(6,7)的远中颊尖三角嵴(17)与近中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世纪康特齿科用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