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科峰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管子接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82673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管子接头结构,包括管子(5)、接头体(10);管子(5)接入接头体(10)中套上密封圈(9),在密封圈(9)上压有一个压环(7)和簧片(1),随后套上锌套(6)及按钮(8);所述簧片(1)由不锈钢板冲压而成,簧片(1)的外边缘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圆周,簧片(1)内圆周的卡爪(4)与管子(5)外壁咬合;接头体(10)上端部通过铆接打弯后由按钮(8)、锌套(6)、簧片(1)、压环(7)、密封圈(9)组成的锌套组件固定在其内孔中,簧片(1)的外环部分(12)向内弯曲,触及锌套(6)最大孔的内壁(12a),同时下边缘被压环(7)顶端顶住;所述卡爪(4)呈舌状形被均匀地分布在簧片(1)的内圆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簧片(1)的结构进行改进从而使接头结构连接更稳固。(*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子接头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连接流体管道的快速接 头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同类接头的簧片1外边缘均采用V型或U型外缺口 2(如图1)当管子 5插入簧片1的内孔中(见图2)且管子中通入变化的压力流体时,管子5的外径随流体的 压力变化而变化,来自管子5连续变化的外力始终作用于簧片1的内边缘卡爪4始终按箭 头X的所示方向移动(见图2),由于锌套6与压环7限制了簧片1在轴向与径向的移动,这 样簧片1的外边缘缺口部分2是不断地张开和并拢的,应力就重复不断地集中在簧片1的 外缺口部分2上,从而产生裂纹而使卡爪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对簧片结构进行改进的新型管子接 头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一种新型管子接头结构,包括管子5、接头体10 ;管子5接入接头体10中套上密封 圈9,在密封圈9上压有一个压环7和簧片1,随后套上锌套6及按钮8 ;所述簧片1由不锈 钢板冲压而成,簧片1的外边缘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圆周,簧片1内圆周的卡爪4与管子5外 壁咬合;接头体10上端部通过铆接打弯后由按钮8、锌套6、簧片1、压环7、密封圈9组成的 锌套组件固定在其内孔中,簧片1的外环部分12向内弯曲,触及锌套6最大孔的内壁12a, 同时下边缘被压环7顶端顶住;所述卡爪4呈舌状形被均勻地分布在簧片1的内圆周上,其 结构为靠近中心方向部分Ila与lib两条相互平行的直线,然后向外沿着一定的角度收缩 到内边缘3b圆周上,卡爪4与内边缘相交处均制成为圆角过度,同时外缘3a与内边缘3b 组成的外环部分12保持一定的宽度;外环部分12向管子5插入的方向弯曲到卡爪4与内 边缘3b的交接圆周上。所述锌套6由二个台阶孔组成,其中最大孔12a处台阶将簧片进行 轴向与径向限位,同时与压环7过盈地配合;第二个台阶孔12b是用于固定按钮8,其台阶 与按钮8的台阶相配合,;锌套6最小直径孔与按钮8外圆的最小圆柱为间隙配合。所述按 钮8下端部采用斜面结构,按钮8通过压力机压入锌套6中。所述管子5通过按钮8的内 孔而插入接头体10中,管子5通过簧片1、压环7、密封圈9后直到接头体10的第3阶孔的 底部为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连接稳固。附图说明为便于理解本技术,特结合附图加以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簧片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接头安装结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簧片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接头安装结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特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施方式 不应看作是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本簧片主要用于快插式气动管接头中,该管接头的结构图见图4,该接头由接头体 10、密封圈9、压环7、簧片1、锌套6及按钮8组成。接头体10 —般由易切屑金属加工而成, 其螺纹端可拧入到内螺纹中起到联接和密封作用,其上端部通过铆接打弯将由按钮8、锌套 6、簧片1、压环7、密封圈9组成的锌套组件固定在其内孔中,防止在气体压力下,锌套组件 从内孔中脱出。在接头体10从上向下的第2个台阶设置密封件9、用于防止有压气体的泄 露。簧片1被弯曲的边缘向下推入到锌套最大孔的底部。压环7通常由金属材料压铸或塑料材料注塑成型,要求有较好的强度,压环7与锌 套最大内孔过盈地配合,其最顶端将簧片底部最大直径处顶死,防止簧片1在轴向上的窜 动,其形状由上到下直径由大变小(如图4,即沿着管子插入子方向直径逐渐变小),这样可 以限制簧片打弯内侧部分4a(见图3)在按钮按动下超出其弹性极限而无法回弹。簧片1由不锈钢板冲压而成,其结构上有以下特点(如图3)舌状形卡爪4被均 勻地分布在内圆周上,其结构为靠近中心方向部分Ila与lib两条相互平行的直线,然后向 外沿着一定的角度收缩到内边缘3b圆周上,这样一方面提高了簧片1对插入其内孔的管子 的拉脱力,另一方面增强了簧片1的弹性,卡爪4与内边缘相交处均制成为圆角过度,同时 外缘3a与内缘3b组成的外部分12必须保持一定的宽度。外环部分12向管子插入的方向 弯曲(见图3),从图3中可以看到,外环部分弯曲的位置A最好位于卡爪4与内边缘3b交 接的圆周上。锌套6通常通过切屑加工成形,由二个台阶孔组成,其中最大孔12a处台阶将簧片 进行轴向径向限位。同时与压环7过盈地配合,限制了簧片在轴向的移动,第二个台阶孔 12b是用于固定按钮8,其台阶与按钮8的台阶相配合,有效地防止了按钮8在受到轴向外 力的作用时与锌套6脱离,锌套6最小直径孔与按钮8外圆的最小圆柱配合,对按钮8的上 下移动起到了导向的作用。按钮8—般由耐磨的塑料材料注塑而成,其下端部采用斜面结构,这样按钮向下 移动时该斜面与簧片1的接触由线接触逐渐转向面接触,增大了簧片1与按钮8的受力面 积。按钮8通过压力机强行压入锌套6中,由于锌套6最小直径与按钮8外圆的最小圆柱 为间隙配合,这样当按动按钮8时,在簧片1的弹力作用下,按钮可以在轴向上自由移动了。在上述的管子接头中,管子5通过按钮8的内孔而插入接头体10中,管子5通过 簧片1、压环7、密封圈9、直到接头体10的第3阶孔的底部为止。在插入管子5时,由于簧片1的外环部分12向内弯曲,触及锌套最大孔的内壁 12a,同时下边缘被压环7顶端顶住,因此簧片1不会随管子5 —起向下移动。由于簧片1 的卡爪4倾斜地与管子5的外圆周面接触,因此轴向向外拉动管子5时,卡爪4的边缘紧紧 咬住管子5的外圆周面,从而将管子5牢牢地固定在接头体10内,因此当管子5内通入一4定压力的流体时,管子5也不会脱离接头体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管子接头结构,包括管子(5)、接头体(10);管子(5)接入接头体(10)中套上密封圈(9),在密封圈(9)上压有一个压环(7)和簧片(1),随后套上锌套(6)及按钮(8);其特征在于:簧片(1)由不锈钢板冲压而成,簧片(1)的外边缘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圆周,簧片(1)内圆周的卡爪(4)与管子(5)外壁咬合;接头体(10)上端部通过铆接打弯后由按钮(8)、锌套(6)、簧片(1)、压环(7)、密封圈(9)组成的锌套组件固定在其内孔中,簧片(1)的外环部分(12)向内弯曲,触及锌套(6)最大孔的内壁(12a),同时下边缘被压环(7)顶端顶住。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新型管子接头结构,包括管子(5)、接头体(10);管子(5)接入接头体(10)中套上密封圈(9),在密封圈(9)上压有一个压环(7)和簧片(1),随后套上锌套(6)及按钮(8);其特征在于簧片(1)由不锈钢板冲压而成,簧片(1)的外边缘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圆周,簧片(1)内圆周的卡爪(4)与管子(5)外壁咬合;接头体(10)上端部通过铆接打弯后由按钮(8)、锌套(6)、簧片(1)、压环(7)、密封圈(9)组成的锌套组件固定在其内孔中,簧片(1)的外环部分(12)向内弯曲,触及锌套(6)最大孔的内壁(12a),同时下边缘被压环(7)顶端顶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管子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4)呈舌状形被 均勻地分布在簧片(1)的内圆周上,其结构为靠近中心方向部分(Ila)与(lib)两条相互 平行的直线,然后向外沿着一定的角度收缩到内边缘(3b)圆周上,卡爪(4)与内边缘相交 处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魁
申请(专利权)人:吴科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