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79396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的若干端子和组装于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端子包括固持于对接部的接触部,遮蔽壳体形成一收容腔,所述对接部收容于该收容腔内,遮蔽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侧壁及设置于侧壁外侧的支架,该支架包括连接于侧壁的锁扣部及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一端连接锁扣部,另一端则固定于遮蔽壳体。如此,支撑部可支撑锁扣部,以防止锁扣部变形。(*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防止遮蔽壳体变形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应用于电子产品上的电连接器也广泛的被采用。如中国技术专利公告第CN201038503Y号所揭露的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固持有若干端子的本体及包覆于本体外的金属外壳,该金属外壳包括顶壁、底壁及两相对的侧壁,上述顶壁、两侧壁及底壁包围形成一收容腔,本体收容于该收容腔。金属外壳的两侧壁于收容腔的开口处向外形成锁扣部,锁扣部一侧向下弯折出支架,支架的尾部焊接于电路板上。上述电连接器的锁扣部受到外力作用时,支架可支撑该锁扣部,从而可防止锁扣部变形。然而,支架的焊接脚需焊接于电路板上,需占用电路板的空间,不利于现在电子产品小型化发展,且增加的支架的焊接脚还会导致电连接器的正位度难以掌控,从而增加了制造难度。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遮蔽壳体变形的电连接器。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的若干端子和组装于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端子包括固持于对接部的接触部,遮蔽壳体形成一收容腔,所述对接部收容于该收容腔内,遮蔽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侧壁及设置于侧壁外侧的支架,该支架包括连接于侧壁的锁扣部及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一端连接锁扣部,另一端则固定于遮蔽壳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电连接器设置的支撑部可支撑锁扣部,以防止锁扣部自连接部变形,甚至断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l、图2所示,本电连接器100主要包括绝缘本体1、遮蔽壳体2及端子3。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绝缘本体l包括一纵长主体部11及自该主体部11的前端面靠近顶面处向前延伸的对接部13,所述主体部11的后端面形成一凹陷区15,主体部ll于该凹陷区15向前凹设有两排收容槽14,收容槽14贯穿主体部11,并于对接部13的上下表面分别形成若干容置槽141,收容槽14在主体部11的后端面上呈十字构型。所述主体部ll的顶面向上凸设有凸台lll。主体部11下部的中间位置设有一贯穿其前后端面的扣合孔122,该扣合孔122位于对接部13下方。端子3呈两排设置,即包括上、下排端子31、 32,其中上、下排端子31、 32各设有一预留端子33,所述上排端子31包括固持部311、自固持部311向前延伸形成的接触部312及自固持部311向上弯折形成的焊接脚314,焊接脚314的自由端形成焊接部315,其中,下排端子32与上排端子31结构相似,不同点在于下排端子32的焊接脚324的长度大于上排端子31的焊接脚314的长度,以使上、下排端子31、 32的焊接部315、 325位于同一直线。上、下排端子31、 32的预留端子33与该排中其它端子的结构相似,但未设置如上、下排端子31、 32的接触部312、 322。上、下排端子31、 32自绝缘本体1后端面组装入对应的收容槽14中,固持部311、 321通过设有的若干向外延伸的凸刺而固持于收容槽14内,接触部312、 322对应收容于对接部13上、下表面的容置槽141中,而焊接部315、 325则延伸出绝缘本体且排列成一排(参阅图1所示)。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所示,遮蔽壳体2由一金属片弯折形成,该遮蔽壳体2包括一顶壁21、自顶壁21两端向下延伸的两侧壁22及由两侧壁22弯折对接所形成的底壁23,上述顶壁21、两侧壁22及底壁23包围形成一收容腔20。所述顶壁21上设有两弹片24,对应上述顶壁21的底壁23上亦设有两弹片24,该等弹片24对应卡接于对接电连接器(未图示)上,以实现较为稳固的配合,顶壁21后缘设有扣持部211,两侧壁22与底壁23的交界处还设有一对褶皱部26。两侧壁22的后侧缘中部向后延伸出两焊接脚221,底壁23的后侧缘中部向后延伸出固定部231,该固定部231的自由端延伸出焊接脚232。两侧壁22于收容腔20前端开口处向外侧弯折延伸形成支架25,支架25与侧壁22之间形成连接部253。支架25包括一垂直于侧壁22向外延伸的锁扣部251及自锁扣部251外侧缘朝向遮蔽壳体2弯折形成的支撑部252,支撑部252位于锁扣部251后方,且支撑部252的尾端254固定于侧壁22的后部。锁扣部251上设有锁扣孔2555,支撑部252上设有与锁扣孔255对齐的通孔256。遮蔽壳体2自前向后组装于绝缘本体1,固定部231穿过扣合孔122并与该扣合孔122扣合,焊接脚232则凸伸于主体部11的后端面,同时绝缘本体l的主体部ll顶部上的凸块lll与遮蔽壳体2顶壁21的扣持部211相扣合,从而将绝缘本体1与遮蔽壳体2组装成一体,形成组装后的电连接器100。此时,对接部13凸伸于收容腔20,遮蔽壳体2后部的两褶皱部26包裹于绝缘本体1的两弯曲部121外。当锁扣部251受到外力作用时,支撑部252可支撑锁扣部251,以防止锁扣部自连接部253变形,甚至断裂,且支撑部252固定于遮蔽壳体2(通过焊接或者点胶等固持方式),不会占用电路板面积,有利于产品的小型化发展。图4揭示了本技术电连接器100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中电连接器100'的其它结构与电连接器100类似,不同点在于支撑部252'是自锁扣部251'的上侧缘向后延伸形成,支撑部252'的尾端254'的内侧缘向遮蔽壳体2'顶壁21'的方向延伸,并固持于遮蔽壳体2'的顶壁21'。图5揭示了本技术电连接器100的又一种实施方式,其中电连接器100''的其它结构与电连接器100类似,不同点在于支撑部252''是自锁扣部251''的上侧缘向后延伸形成,支撑部252''的尾端254''的内侧缘向内再向下延伸,并固持于遮蔽壳体2''的侧壁22''上。上述实施方式中,当电连接器因通过锁扣装置锁固于外部装置而导致锁扣部251、 251'、251''受到外力作用时,支撑部252、 252' 、 252''均可支撑锁扣部251、 251' 、 251'',以防止锁扣部251自弯折处253变形甚至断裂。且支撑部252、 252' 、 252''的末端是固定于遮蔽壳体而未焊接至电路板,不仅不会占用电路板的空间,符合电子产品小型化发展,还可避免如现有电连接器将支撑部的末端焊接于电路板而增加了电连接器正位度的难度的问题产生,从而可降低电连接器的制造难度。上述实施方式中支撑部均是自遮蔽壳体一体延伸形成,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支撑部亦可单独设置后再组装于壳体,只要保证支撑部的一端连接于锁扣部、另 一端固定于遮蔽壳体以支撑锁扣部即可。上述实施方式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较佳实施方式。当然,本技术电连接器也可采用其它实施方式,此处不再一一赘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的若干端子和组装于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端子包括固持于对接部的接触部,遮蔽壳体形成一收容腔,所述对接部收容于该收容腔内,遮蔽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侧壁及设置于侧壁外侧的支架,该支架包括连接于侧壁的锁扣部及支撑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一端连接锁扣部,另一端则固定于遮蔽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的若干端子和组装于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端子包括固持于对接部的接触部,遮蔽壳体形成一收容腔,所述对接部收容于该收容腔内,遮蔽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侧壁及设置于侧壁外侧的支架,该支架包括连接于侧壁的锁扣部及支撑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一端连接锁扣部,另一端则固定于遮蔽壳体。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是自遮蔽壳体的侧壁一体延伸形成。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是自锁扣部一体延伸形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固定于遮蔽壳体的侧壁上。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包括连接两侧壁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子凡徐国峻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