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带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77072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束带改良结构,包含锁固头与带体。带体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锁固头具有窗口、底板、一对第一墙体、第二墙体、一对第一凸出部、一对第二凸出部与卡齿装置。窗口开设于底板,第一墙体设置于窗口的两侧,第二墙体的左右两侧各连接至各第一墙体。各第一凸出部设置于各第一墙体面对窗口的一侧。卡齿装置设置有多个第一啮合齿,带体设置有多个第二啮合齿,可与多个第一啮合齿互相啮合。各第二凸出部自卡齿装置的两侧伸出至窗口上方,且与各第一凸出部之间形成有预设缝隙。(*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束带,尤其是指一种具有捆绑束紧功能的固定式束带。
技术介绍
市面上的束带主要有固定式束带与可退式束带,主要是利用束带本身的头部与带 体具有相互啮合的结构,将束带的带体围绕待束物之后穿入束带本身的头部而相互啮合, 据此做为待束物的捆绑、束紧固定以及收纳等等的用途。其中,可退式束带是具有可将原本啮合于头部的带体顺利退出的结构,因此,可以 多次重复使用,一般使用于待束物单纯的收纳,例如电源线的收纳等。而固定式束带的带体不具有自束带头部退出的结构,因此仅能单次使用,使用时 其束带的带体一旦穿入带体头部啮合之后,束带的带体只会越拉越紧,必需将其剪断或破 坏才可解除其捆绑束紧的功能。通常使用于需要限定单次使用的特殊用途,使待束物一旦 被此固定式束带束紧后便无法任意的松开,通常普遍使用于零售商场,对特定数量的货品 用固定式束带捆绑束紧以便于销售,甚至有其它国家以此固定式束紧带用来作为临时手铐 使用。因此,固定式束带必须具有较强的结构与抗拉拔力,才可避免因为待束物的反作 用力量而使束带的带体与头部的啮合结构断裂或是脱落而失去捆绑束紧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不尽理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束带改良结构,包 含有一个锁固头与一个带体,从带体往锁固头方向为第一方向,垂直第一方向的水平方向 为第二方向,锁固头形成有一个窗口,自窗口往上、且同时垂直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为第三 方向,带体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连接于锁固头,第二端可自窗口穿设通过,且与锁 固头互相嵌合固定。锁固头具有底板、一对第一墙体、第二墙体、一对第一凸出部、一对第二凸出部与 卡齿装置。而窗口开设于底板,底板具有前端与后端,此对第一墙体设置于窗口沿第二方向 的两端,第二墙体设置于锁固头沿第一方向的一端、且远离带体,且第二墙体的左右两侧各 连接至各第一墙体,各第一凸出部设置于各第一墙体面对窗口的一侧,卡齿装置具有一个 根部,并以此根部连接至底板,卡齿装置自底板伸出而延伸至窗口上方、且位于此对第一凸 出部之间,使得卡齿装置能够以其根部为支点而沿第一方向前后摆动。卡齿装置面对第二 墙体的一面为第一面、远离第二墙体的一面为第二面,第一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啮合齿。此对 第二凸出部自卡齿装置的两侧伸出至窗口上方,且各第二凸出部与各第一凸出部之间沿第 一方向形成有一预设缝隙。带体具有顶面与底面,底面设置有多个第二啮合齿,可与卡齿装 置的多个第一啮合齿互相啮合,带体的厚度大于卡齿装置的第一啮合齿顶端至第二墙体的 距离。因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束带改良结构,当操作此束带改良结构,使带体沿第三方向穿过锁固头的窗口时,带体的第二啮合齿把卡齿装置的第一啮合齿沿第 一方向的反向推动,使得卡齿装置以其根部为支点朝底板的后端摆动,并由于第一啮合齿 的齿深大于第二啮合齿的齿深,互相啮合时,第一啮合齿与第二啮合齿之间有细微的间隙, 相较于现有技术,带体沿第三方向可以很容易地进入窗口,进入阻力较小。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束带改良结构,当带体沿第三方向穿设进入锁 固头的窗口之后,如果带体受力欲沿第三方向的反向脱离,因为带体的第二啮合齿啮合于 卡齿装置的第一啮合齿,带体会沿第一方向拉动卡齿装置,又因为第二凸出部与第一凸出 部之间沿第一方向形成有一预设缝隙,这预设缝隙允许卡齿装置沿第一方向做微量摆动, 这个微量的摆动会使得卡齿装置的第一啮合齿更紧密地嵌入带体的第二啮合齿,最后第二 凸出部紧紧地抵靠住第一凸出部,使得卡齿装置不再摆动,且第一啮合齿紧紧的咬住第二 啮合齿,而使带体无法自锁固头退开,因此提高了束带抗松脱的抗拉拔力。本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束带改良结构,其中,锁固头包含窗口、第一 墙体与第二墙体。于锁固头的第二墙体面对窗口的位置进一步形成一个导引面,用以导引 带体的穿设。据此,可以使操作者容易将带体自锁固头的窗口穿入,进而能快速地将待束物 捆绑束紧。附图说明图1为一示意图,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较佳实施例,为一种束带改良结构。图2为一仰视图,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较佳实施例,为一种束带改良结构。图3为一立体剖视图,是图2中B-B割面线的剖面图。图4为一剖视图,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较佳实施例,为一种束带改良结构。图5为一剖视图,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较佳实施例,为一种束带改良结构。主要组件符号说明束带改良结构 100锁固头 10窗口 11底板 12前端 121后端 122第一墙体 13第二墙体 14导引面 141两侧 142第一凸出部 15第二凸出部 16卡齿装置 17 第一面 171第二面 172根部 174第一啮合齿带体第一端第二端顶面底面第二啮合齿带体的厚度高度第一啮合齿的齿深第二啮合齿的齿深第一啮合齿顶端至第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预设缝隙墙体的距离D1A1 A2 A3 LH13、H14、H17D18 D2818 20 21 222324 28 T20具体实施方式由于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束带改良结构,其中所使用的啮合齿以及使其相互啮 合以达嵌合固定效果的相关原理已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能明了,故以下文中的说明, 不再作完整描述。同时,以下文中所对照的附图,意在表达与本技术特征有关的结构的 含义,并未亦不需要依据实际尺寸完整绘制,在先声明。首先请参考图1,是根据本技术所提出的较佳实施例,为一种束带改良结构 100。束带改良结构100包含有一个锁固头10与一个带体20,从带体20往锁固头10方向为 第一方向A1,垂直第一方向A1的水平方向为第二方向A2。锁固头10形成有一个窗口 11, 自窗口 11往上、且同时垂直第一方向A1与第二方向A2为第三方向A3。带体20沿第一方 向A1形成有第一端21与第二端22,第一端21连接于锁固头10,第二端22可自锁固头10 的窗口 11沿第三方向A3穿设通过,并且与锁固头10互相嵌合固定,据此可用以捆绑待束 物。请参考图2,为束带改良结构100的仰视图,其中的B-B割面线的剖视图请参考图 3。束带改良结构100的锁固头10具有底板12、一对第一墙体13、第二墙体14、一对第一凸 出部15、一对第二凸出部16与卡齿装置17。底板12沿第一方向A1形成有前端121与后 端122,带体20的第一端21与底板12的后端122连接。窗口 11开设于底板12,第一墙体 13分别设置于窗口 11沿第二方向A2的两端,第二墙体14设置于锁固头10的窗口 11沿第 一方向A1的一端、且远离带体20,第二墙体14的左右两侧142分别连接至各第一墙体13。请参考图4与图5,为带体20自锁固头10的窗口 11沿第三方向A3穿设通过的剖 视图,锁固头10的卡齿装置17具有一根部174,且以根部174连接至底板12,卡齿装置17 自底板12伸出而延伸至窗口 11,且受力时能以此根部174为轴枢,沿第一方向A1前后摆 动。卡齿装置17面对第二墙体14的一面为第一面171,远离第二墙体14的一面为第二面172,于第一面171上形成有多个第一啮合齿18。此外,带体20具有顶面23与底面24,于 带体20的底面24形成有多个第二啮合齿28,据此,当带体20自锁固头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束带改良结构(100),包含有一个带体(20)与一个锁固头(10),从该带体(20)往该锁固头(10)方向为一第一方向(A1),垂直该第一方向(A1)的水平方向为一第二方向(A2),该锁固头(10)形成有一个窗口(11),自该窗口(11)往上、且同时垂直于该第一方向(A1)与该第二方向(A2)为第三方向(A3),该带体(20)沿该第一方向(A1)形成有一第一端(21)与一第二端(22),该第一端(21)连接于该锁固头(10),该第二端(22)可自该窗口(11)穿设通过,且与该锁固头(10)互相嵌合固定,其特征在于:  该锁固头(10)具有一底板(12)、一对第一墙体(13)、一第二墙体(14)、一对第一凸出部(15)、一对第二凸出部(16)与一卡齿装置(17),该窗口(11)开设于该底板(12),该底板(12)沿该第一方向(A1)形成有一前端(121)与一后端(122),该对第一墙体(13)设置于该窗口(11)沿该第二方向(A2)的两端,该第二墙体(14)设置于该窗口(11)沿该第一方向(A1)的一端,且该第二墙体(14)的左右两侧(142)各连接至各第一墙体(13),各第一凸出部(15)设置于各第一墙体(13)面对该窗口(11)的一侧,该卡齿装置(17)具有一根部(174),且以该根部(174)连接至该底板(12),该卡齿装置(17)自该底板(12)伸出而延伸至该窗口(11)、且位于该对第一凸出部(15)之间,该卡齿装置(17)面对该第二墙体(14)的一面为一第一面(171)、远离该第二墙体(14)的一面为一第二面(172),该第一面(171)设置有多个第一啮合齿(18),该对第二凸出部(16)自该卡齿装置(17)的两侧沿该第二方向(A2)伸出至该窗口(11)上方,且该第二凸出部(16)的长度小于该第一凸出部(15)的长度,且各第二凸出部(16)与各第一凸出部(15)之间沿该第一方向(A1)形成有一预设缝隙(L);  该带体(20)具有一顶面(23)与一底面(24),该底面(24)设置有多个第二啮合齿(28),可与该卡齿装置(17)的该多个第一啮合齿(18)互相啮合,且该多个第二啮合齿(28)的齿深(D28)小于该多个第一啮合齿(18)的齿深(D18),该带体(20)的厚度(T20)大于该卡齿装置(17)的该多个第一啮合齿(18)顶端至该第二墙体(14)的距离(D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束带改良结构(100),包含有一个带体(20)与一个锁固头(10),从该带体(20) 往该锁固头(10)方向为一第一方向(Al),垂直该第一方向(Al)的水平方向为一第二方向 (A2),该锁固头(10)形成有一个窗口(11),自该窗口(11)往上、且同时垂直于该第一方向 (Al)与该第二方向(A2)为第三方向(A3),该带体(20)沿该第一方向(Al)形成有一第一 端(21)与一第二端(22),该第一端(21)连接于该锁固头(10),该第二端(22)可自该窗口(11)穿设通过,且与该锁固头(10)互相嵌合固定,其特征在于该锁固头(10)具有一底板(12)、一对第一墙体(13)、一第二墙体(14)、一对第一凸出 部(15)、一对第二凸出部(16)与一卡齿装置(17),该窗口(11)开设于该底板(12),该底板(12)沿该第一方向(Al)形成有一前端(121)与一后端(122),该对第一墙体(13)设置于 该窗口(11)沿该第二方向(A2)的两端,该第二墙体(14)设置于该窗口(11)沿该第一方 向(Al)的一端,且该第二墙体(14)的左右两侧(142)各连接至各第一墙体(13),各第一凸 出部(15)设置于各第一墙体(13)面对该窗口(11)的一侧,该卡齿装置(17)具有一根部 (174),且以该根部(174)连接至该底板(12),该卡齿装置(17)自该底板(12)伸出而延伸 至该窗口(11)、且位于该对第一凸出部(15)之间,该卡齿装置(17)面对该第二墙体(14) 的一面为一第一面(171)、远离该第二墙体(14)的一面为一第二面(172),该第一面(171) 设置有多个第一啮合齿(18),该对第二凸出部(16)自该卡齿装置(17)的两侧沿该第二方 向(A2)伸出至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瑞卿
申请(专利权)人:健和兴端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