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束带,尤其是指一种具有捆绑束紧功能的固定式束带。
技术介绍
市面上的束带主要有固定式束带与可退式束带,主要是利用束带本身的头部与带 体具有相互啮合的结构,将束带的带体围绕待束物之后穿入束带本身的头部而相互啮合, 据此做为待束物的捆绑、束紧固定以及收纳等等的用途。其中,可退式束带是具有可将原本啮合于头部的带体顺利退出的结构,因此,可以 多次重复使用,一般使用于待束物单纯的收纳,例如电源线的收纳等。而固定式束带的带体不具有自束带头部退出的结构,因此仅能单次使用,使用时 其束带的带体一旦穿入带体头部啮合之后,束带的带体只会越拉越紧,必需将其剪断或破 坏才可解除其捆绑束紧的功能。通常使用于需要限定单次使用的特殊用途,使待束物一旦 被此固定式束带束紧后便无法任意的松开,通常普遍使用于零售商场,对特定数量的货品 用固定式束带捆绑束紧以便于销售,甚至有其它国家以此固定式束紧带用来作为临时手铐 使用。因此,固定式束带必须具有较强的结构与抗拉拔力,才可避免因为待束物的反作 用力量而使束带的带体与头部的啮合结构断裂或是脱落而失去捆绑束紧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束带改良结构(100),包含有一个带体(20)与一个锁固头(10),从该带体(20)往该锁固头(10)方向为一第一方向(A1),垂直该第一方向(A1)的水平方向为一第二方向(A2),该锁固头(10)形成有一个窗口(11),自该窗口(11)往上、且同时垂直于该第一方向(A1)与该第二方向(A2)为第三方向(A3),该带体(20)沿该第一方向(A1)形成有一第一端(21)与一第二端(22),该第一端(21)连接于该锁固头(10),该第二端(22)可自该窗口(11)穿设通过,且与该锁固头(10)互相嵌合固定,其特征在于: 该锁固头(10)具有一底板(12)、一对第一墙体(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束带改良结构(100),包含有一个带体(20)与一个锁固头(10),从该带体(20) 往该锁固头(10)方向为一第一方向(Al),垂直该第一方向(Al)的水平方向为一第二方向 (A2),该锁固头(10)形成有一个窗口(11),自该窗口(11)往上、且同时垂直于该第一方向 (Al)与该第二方向(A2)为第三方向(A3),该带体(20)沿该第一方向(Al)形成有一第一 端(21)与一第二端(22),该第一端(21)连接于该锁固头(10),该第二端(22)可自该窗口(11)穿设通过,且与该锁固头(10)互相嵌合固定,其特征在于该锁固头(10)具有一底板(12)、一对第一墙体(13)、一第二墙体(14)、一对第一凸出 部(15)、一对第二凸出部(16)与一卡齿装置(17),该窗口(11)开设于该底板(12),该底板(12)沿该第一方向(Al)形成有一前端(121)与一后端(122),该对第一墙体(13)设置于 该窗口(11)沿该第二方向(A2)的两端,该第二墙体(14)设置于该窗口(11)沿该第一方 向(Al)的一端,且该第二墙体(14)的左右两侧(142)各连接至各第一墙体(13),各第一凸 出部(15)设置于各第一墙体(13)面对该窗口(11)的一侧,该卡齿装置(17)具有一根部 (174),且以该根部(174)连接至该底板(12),该卡齿装置(17)自该底板(12)伸出而延伸 至该窗口(11)、且位于该对第一凸出部(15)之间,该卡齿装置(17)面对该第二墙体(14) 的一面为一第一面(171)、远离该第二墙体(14)的一面为一第二面(172),该第一面(171) 设置有多个第一啮合齿(18),该对第二凸出部(16)自该卡齿装置(17)的两侧沿该第二方 向(A2)伸出至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瑞卿,
申请(专利权)人:健和兴端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