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跟踪太阳能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73733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跟踪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基座、支架、横梁、电池平台、太阳能光伏组件、升降机和控制系统;所述支架呈W形,包括主支架和2个副支架,所述主支架由2根支撑柱呈倒V形设置,其上端汇聚与所述电池平台的中部铰接,下端设于基座上,所述主支架是一体结构,所述副支架对称设于主支架的两侧,其上端与所述电池平台铰接,下端设于基座上;所述横梁设于支架的上端,并分别与主支架和副支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进了支架的整体结构及支架与电池平台的连接结构,在水平方向可承受的最大风速为180Km/h,在60度方向可承受的最大风速为80Km/h,因而可适用于一些环境恶劣的户外使用场合。(*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能自动跟踪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属于太阳能应用

技术介绍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凭借在解决边远无电地区和缓解城市能源紧张方面的突出 作用,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太阳能发电装置作为整个光伏发电技术的重要环 节对于发电效率有很大影响,目前主要有固定式发电装置和跟踪式发电装置,前者由于不 能随着太阳的运动而做出调整,其发电效率较低,而后者可以通过调整装置角度跟踪太阳 运动从而提高系统发电效率,因此成为目前太阳能发电装置的主要研究方向。 现有的自动跟踪太阳能发电装置参见附图5 6所示,主要包括基座1、支架、横 梁2、电池平台3、太阳能光伏组件、升降机5和控制系统,所述太阳能光伏组件固定设于电 池平台3上,电池平台3通过转轴6安装于支架的上端,支架的下端设于基座1上;所述支 架由左右分叉设置的2个主支撑臂13组成,主支撑臂13的上端与电池板平台3铰接、下端 与基座1连接,呈V字结构,张开角度S为110° 130° ;在主支撑臂13的外侧还设有 辅助支撑臂14,以进一步增加强度;在左、右主支撑臂之间设置有横梁2,横梁上固定有所 述升降机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跟踪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基座(1)、支架、横梁(2)、电池平台(3)、太阳能光伏组件、升降机(5)和控制系统,所述太阳能光伏组件固定设于电池平台(3)上,电池平台(3)通过转轴(6)安装于支架的上端,支架的下端设于基座(1)上;所述升降机(5)固定于支架上,升降机的升降杆与电池平台的一侧铰接;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呈W形,包括主支架(7)和2个副支架(8),所述主支架(7)由2根支撑柱(9)呈倒V形设置,其上端汇聚与所述电池平台(3)的中部铰接,下端设于基座上,所述主支架是一体结构,所述副支架(8)对称设于主支架的两侧,其上端与所述电池平台铰接,下端设于基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自动跟踪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基座(1)、支架、横梁(2)、电池平台(3)、太阳能光伏组件、升降机(5)和控制系统,所述太阳能光伏组件固定设于电池平台(3)上,电池平台(3)通过转轴(6)安装于支架的上端,支架的下端设于基座(1)上;所述升降机(5)固定于支架上,升降机的升降杆与电池平台的一侧铰接;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呈W形,包括主支架(7)和2个副支架(8),所述主支架(7)由2根支撑柱(9)呈倒V形设置,其上端汇聚与所述电池平台(3)的中部铰接,下端设于基座上,所述主支架是一体结构,所述副支架(8)对称设于主支架的两侧,其上端与所述电池平台铰接,下端设于基座上;所述横梁(2)设于支架的上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子健许家东李晓尉元杰曹剑匡超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阿特斯光伏电力洛阳有限公司阿特斯光伏电子常熟有限公司阿特斯太阳能光电苏州有限公司阿特斯光伏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常熟阿特斯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