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抹胸连衣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67999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缝抹胸连衣裙,该无缝抹胸连衣裙,包括抹胸和裙身,其特点是:抹胸与裙身连为一体,抹胸和裙身均为无接缝全片编织,抹胸上边缘部分为双层边,采用罗纹组织,抹胸胸部采用单面提花组织,表面有凹凸花纹,抹胸与裙身的连接处采用集圈组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穿着舒适、美观,弹性好,加工流程短,成本节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缝服装,具体涉及一种无缝抹胸连衣裙
技术介绍
目前,普通的抹胸连衣裙一般是由抹胸和裙身缝合而成的,而且抹胸和裙身各自 又有侧缝线,因此穿着时缝合地方的线条往往会凸现出来,影响人体舒适性的同时更影响 了衣着的外观效果,而且不能完全展现女性胸部侧面的柔美曲线。而且,一般抹胸的边缘以 及抹胸与裙身连接处很少有组织结构的变化,与人体的贴合程度不够好,常因姿势的不同 而使服装与人体间出现较大的空隙,不能紧贴皮肤而产生滑移的尴尬场景,因此抹胸的修 饰性大打折扣。普通针织抹胸连衣裙的抹胸部分的花纹很少通过组织的运用来体现,而是 通过添加额外的装饰来实现,因此显得很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穿着舒适、 美观,弹性好,加工流程短,成本节约的无缝抹胸连衣裙。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无缝抹胸连衣裙,包括抹胸 和裙身,其特点是抹胸与裙身连为一体,抹胸和裙身均为无接缝全片编织,抹胸上边缘部 分为双层边,采用罗纹组织,抹胸胸部采用单面提花组织,表面有凹凸花纹,抹胸与裙身的 连接处采用集圈组织。本技术所述的裙身采用平针组织。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抹胸和裙身均用无缝针织机进行全 片编织,两侧无拼接缝,抹胸与裙身的接合也无拼接缝,可达到贴身舒适的效果。抹胸部分 运用单面提花组织,有明显的凹凸花纹效果,因此不用添加额外的装饰,节约了成本和做工 时间,且其具有良好的横向弹性,能满足不同形体的女性的穿着需要,且能显现女性胸部的 完美曲线。抹胸边缘采用双层边,罗纹组织,具有不卷边的特性,罗纹组织相比平针更加紧 密,有较好的弹性和延伸度,因此人体自由活动时也不必担心滑移。同时织入氨纶,增加弹 性的同时产生了凸条纹效应。裙身采用平纹组织,表面平整,质地细密,有较好的延伸性,满 足裙体自然悬垂的特性。抹胸与裙身的连接处采用集圈组织,使抹胸纵向收缩,很好地贴合 身体,且连接处有明显的褶皱效应。本技术所采用的纤维是棉、氨纶、锦纶、涤纶,通过 无缝编织工艺使产品一次成型,缩短了产品加工工艺流程,节省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及产 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包括抹胸1、裙身2。抹胸1和裙身2均为全片编织一次成 型,且两者采用无缝拼接。抹胸1胸部11采用单面提花组织,形成纵向收缩,表面有明显的 凹凸花纹,达到美观的视觉效果。裙身2采用平针组织。抹胸上边缘部分12为双层边,采 用罗纹组织,形成纵向收缩,同时该处织入氨纶,增加弹性的同时产生了凸条纹效应。抹胸1 和裙身2的连接处21采用集圈组织,编织收紧抹胸使其紧密贴合身体,同时连接处产生明 显的褶皱效应。本技术通常采用的纤维原料是棉、氨纶、锦纶和涤纶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所取名称等可以 不同。凡依本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 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的结构或 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缝抹胸连衣裙,包括抹胸和裙身,其特征在于:抹胸与裙身连为一体,抹胸和裙身均为无接缝全片编织,抹胸上边缘部分为双层边,采用罗纹组织,抹胸胸部采用单面提花组织,表面有凹凸花纹,抹胸与裙身的连接处采用集圈组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缝抹胸连衣裙,包括抹胸和裙身,其特征在于抹胸与裙身连为一体,抹胸和 裙身均为无接缝全片编织,抹胸上边缘部分为双层边,采用罗纹组织,抹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晶阎玉秀陶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棒杰数码针织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