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或人工植入物稳定度的侦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6775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牙齿或人工植入物稳定度的侦测装置,包含有:一嵌套部,用以嵌套住待测牙齿或人工植入物;一冲击构件,位于嵌套部侧边,用以对待测牙齿或人工植入物撞击使其产生振波;一感测构件,位于嵌套部侧边,用以感测牙齿或人工植入物受撞击后产生的振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侦测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以冲击法侦测牙齿或人工植入物稳定度的装置。
技术介绍
如台湾专利第87110053号“利用自然频率检测牙周病变的边界条件的方法”专利技术专利所示,是本申请专利技术人针对牙齿(或人工植入物如假牙等)的稳定度所研发出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是以施术者手持一冲击锤敲击待测牙齿表面,使该牙齿产生振动,并以一麦克风或是加速规等振动感测单元撷取该振动讯号,然后将该振动讯号经由傅立叶计算分析,以显示其频率图,并由该频率图的虚部函数的最低点及实部函数的反曲点判断自然频率的所在位置,并由此判断待测物体的稳定度。上述方法是以人工手持冲击锤敲击待测物,在敲击的部位、力道及撷取讯号用的感测单元的位置等等都会受到操作者的影响,其使用的设备仍未臻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齿或人工植入物稳定度的侦测装置,其构造精简合理,便于操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牙齿或人工植入物稳定度的侦测装置,包含有一嵌套部,用以嵌套住待测牙齿或人工植入物;一冲击构件,位于嵌套部侧边,用以对待测牙齿或人工植入物撞击使其产生振波;一感测构件,位于嵌套部侧边,用以感测牙齿或人工植入物受撞击后产生的振波。其中该冲击构件包含有一壳体,具有一长形容室,该容室具有一开口,正对向待测物;一冲击件,为一感磁性组件,容置在该长形容室中,可在一远离待测物的起始位置及一碰撞待测物的撞击位置间往复移位;一驱动线圈,可通电流而产生磁力,并吸引撞击件由起始位置移动到撞击位置而碰撞待测物体,使其产生振波。其中还包含有一复位件,用以使冲击件由起始位置移动到撞冲位置后,能自动再回复到起始位置。其中该复位件为一复位线圈,可通电流而产生磁力,并吸引冲击件由撞击位置移位到起始位置。其中该感测构件包含有一壳体;一感测组件,容置在该壳体内。其中该感测组件是一麦克风或一加速度规。其中包含有一壳体,该壳体具有一身部,及一冲击部,该身部内具有一容室及一容槽,容室与容槽间以一通孔连通,容槽底面具一开口,用以形成一可嵌套住待测物的嵌套部,该冲击部内具一长形容室,该容室以通孔与容槽连通。其中该冲击构件与感测构件各具有一壳体,在二壳体之间设有至少二挠性夹持弹片,在二弹片之间形成可夹持待测物的嵌套部。其中该冲击构件与感测构件各具有一壳体,其中一壳体上设有至少一导轨,而另一壳体上则对应设有相同数目的穿孔,供导轨穿设,而在二壳体间形成可调整间距的嵌套部。附图说明下面以三实施例配合附图说明如下,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沿图1中2-2剖线的剖视图。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显示冲击件冲击待测物时的状态。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图6是沿图5中6-6剖线的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操作图,显示侦测人工植入物(骨科用外固定器)的状态。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操作图,显示侦测牙齿的状态。图10是侦测人工牙根共振频谱图。图11是侦测人工牙根共振频谱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侦测装置(10)包含有一壳体(11),请参阅图2,以塑料制成,具有一圆柱形的身部(12),及自身部(12)侧边往外延伸的一冲击部(13),该身部(12)内上方具有一容室(14),下方具有一容槽(15),容室(14)与容槽(15)间以通孔(16)连通,容槽(15)底面具一开口,用以形成一可嵌套待测物的嵌套部(17),该冲击部(13)内具一长形容室(18),该容室(18)以通孔(19)与容槽(15)连通。一冲击构件(20),包含有一冲击件(21),以铁或是含铁组件等感磁性材料制成,容置在该冲击部容室(18)内,可在一远离待测物的起始位置(如图2所示)或是一碰撞待测物的冲击位置(如图3所示)间往复移位,本实施例的冲击件(21)具有一身部(211),及一外径较小的头部(212),该头部(212)可穿过通孔(19)而撞击已嵌套在容槽(15)中的待测物;一管件(22),设在容室(18)内,而冲击件(21)则以其身部(211)枢设在管件(22)的轴孔(220)中;一驱动线圈(23),绕设在管件(22)上,靠近通孔(19)端,当通电流时可产生磁力而将冲击件(21)由起始位置吸引到如图3所示的冲击位置;一复位线圈(24),绕设在管件(22)上远离通孔(19)端,当通电流时可产生磁力将冲击件(21)由冲击位置吸引回复到起始位置;一组导线(25)(26),分别连接驱动线圈(23)与复位线圈(24)并连至壳体(11)外。一感测构件(30),本实施例为一微型麦克风,嵌设在壳体的容室(14)内,可透过通孔(16)感测到待测物的振波,并将感测到的讯号以导线(31)输出。麦克风亦可以加速度规或是其它振波侦测组件取代。本专利技术的侦测装置(10)使用时需配合其它设备使用,如图8所示,是侦测人工植入物如骨科用外固定器9的状态,图中标号4为一输出主控器、标号5为一讯号撷取片,标号6为一微处理器、标号7为一主控计算机、标号8为一显示器。首先将待测物嵌入侦测装置(10)的容槽(15)中,将导线(25)(26)与输出主控器(4)连接,并将导线(31)与讯号撷取卡(5)连接。操作时,以输出主控器(4)输出一脉冲电流,经由导线(25)使驱动线圈(23)产生磁场,此磁场会驱动冲击件(21)由起始位置移动到冲击位置,并以其头部(212)撞冲待测物。接着输出主控器(4)输出一脉冲电流经由导线(26)使复位线圈(24)产生磁场,此磁场会立刻将在冲击位置的冲击件吸引回复到起始位置,以避免重复敲击。冲击件(21)撞击待测物所产生的振动讯号,由麦克风(30)接收并将讯号经由导线(31)传至讯号撷取卡(5),并进入微处理器(6)进行频谱分析,分析后的数据传至主控计算机(7)进行数据判断并输出至显示器(8)。为了减少误差,主控计算机(7)可设定重复敲击次数,在微处理器(6)将数据传入的后立即由输出主控器(4)再输出一脉冲电流,并重复上一步骤。如图4至图6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所示的侦测装置(40),亦包含有一冲击构件(41)与一感测构件(42)。其不同点在于该冲击构件(41)与感测构件(42)具有独立的壳体(411)(421),在该二壳体(411)(421)之间设有二挠性夹持弹片(43),二弹片(43)之间形成可夹持待测物的嵌套部(44),本实施例二弹片(43)中间部位上方分别相向延伸有一挡部(431),该二弹片可以弹性金属如记忆合金或是塑料或是二者的结合体构成。如图6所示,麦克风(422)嵌埋在壳体(421)中,并以导线(423)输出其讯号,冲击件(412)、管件(413)、驱动线圈(414)、复位线圈(415)及二导线(416)(417)则容置在壳体(411)中。其中壳体(411)设有通孔(410)与嵌套部(44)连通,供冲击件(412)凸伸出壳体(411)外并可撞击待测物,壳体(421)设有通孔(420)与嵌套部(44)连通,供麦克风(422)接收振波。图中虚线部份显示人工牙根。如图7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侦测装置(50),包含有一冲击构件(51)、一感测构件(52)及一嵌套部(53)。其中感测构件(52)的壳体(521)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牙齿或人工植入物稳定度的侦测装置,包含有:一嵌套部,用以嵌套住待测牙齿或人工植入物;一冲击构件,位于嵌套部侧边,用以对待测牙齿或人工植入物撞击使其产生振波;一感测构件,位于嵌套部侧边,用以感测牙齿或人工植入物受撞击后产生的振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豪铭李胜扬郑璧莹郑光祐连荣义
申请(专利权)人:琦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