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留霞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66424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中药,其单位以重量份来计算,含有如下成分:百部100~200份,土茯苓50~150份,马齿苋100~300份,防风100~200份,艾叶200~500份,蛇床子100~250份,穿山龙100~150份,黄柏50~200份,连翘150~250份,川穹200~300份,川贝母100~200份,炮山甲200~500份,藏红花50~200份,白癣皮100~150份,野菊花100~350份,白蒺藜100~180份,川黄连50~200份,黄柏50~200份,荆芥100~200份,丹参150~200份,白僵蚕100~180份,地肤子50~150份。以上各药组合在一起,能很好改善和调节皮肤皮脂腺的代谢和分泌,促进皮肤良性循环,提高皮肤粘膜的抵抗力,修复皮肤损害,安全无毒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药物,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脂溢性皮炎的药物,煎煮服用,效果极 佳,属于中医药领域。
技术介绍
脂溢性皮炎现代医学称脂溢性湿疹,中医称“白屑风”、“面油风”,俗称脱发,好发 于皮脂腺分布较多的地方,如头皮、面部、胸部及皱褶部。发生于头皮部位,开始为轻度潮红 斑片,上覆灰白色糠状鳞屑,伴轻度瘙痒,皮疹扩展,可见油腻性鳞屑性地图状斑片;严重者 伴有渗出、厚痂、有臭味,可侵犯整个头部。头发可脱落、稀疏。面部损害多见于鼻翼、鼻唇 沟和眉弓,有淡红色斑,覆以油腻性黄色鳞屑,常满面油光。胸部、肩胛部,初为小的红褐色 毛囊丘疹伴油腻性鳞屑,以后渐成为中央具有细鳞屑,边缘有暗红色丘疹及较大的油腻性 的环状斑片。皱褶部多见于腋窝、乳房下、脐部和腹股沟等,为境界清楚的红斑、屑少,湿润, 常伴为糜烂、渗出。多见于30岁至50岁,尤其是肥胖的中年人。本病慢性经过,易反复发 作,常伴为毛囊炎、睑缘炎,面部常与痤疮、酒渣鼻螨虫皮炎并发。脂溢性皮炎的病因是营养障碍,消化不良、过食甘肥,辛辣,过量饮酒,维生素B缺 乏,代谢不全等因素,使毛根萎缩,脆而易断,急性高热,产后血虚,病毒感染,损害毛母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单位以重量份来计算,含有如下成分:百部100~200份,土茯苓50~150份,马齿苋100~300份,防风100~200份,艾叶200~500份,蛇床子100~250份,穿山龙100~150份,黄柏50~200份,连翘150~250份,川穹200~300份,川贝母100~200份,炮山甲200~500份,藏红花50~200份,白癣皮100~150份,野菊花100~350份,白蒺藜100~180份,川黄连50~200份,黄柏50~200份,荆芥100~200份,丹参150~200份,白僵蚕100~180份,地肤子50~15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单位以重量份来计算,含有如下成分 百部100 200份,土茯等50 150份,马齿苋100 300份,防风100 200份,艾叶200 500份,蛇床子100 250份,穿山龙100 150份,黄柏50 200份,连翘150 250份, 川穹200 300份,川贝母100 200份,炮山甲200 500份,藏红花50 200份,白癣皮 100 150份,野菊花100 350份,白蒺藜100 180份,川黄连50 200份,黄柏50 200份,荆芥100 200份,丹参150 200份,白僵蚕100 180份,地肤子50 15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单位以重量份来计算, 含有如下成分百部100份,土茯苓50份,马齿苋100份,防风100份,艾叶200份,蛇床子 100份,穿山龙100份,黄柏50份,连翘150份,川穹200份,川贝母100份,炮山甲200份, 藏红花50份,白癣皮100份,野菊花100份,白蒺藜100份,川黄连50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留霞
申请(专利权)人:冯留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