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金弘专利>正文

防止钓线缠结的套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612 阅读:3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钓线缠结的套体,其包含一主体、一容室、一细颈部及一透孔。该容室形成于该主体内,该透孔设于该细颈部一端,并连通至该容室。该主体的容室用以套置固定一鱼钩连接装置,该细颈部的透孔用以穿设一母线,其用以连接该鱼钩连接装置,该鱼钩连接装置另包含一子线以连接至少一鱼钩,藉此,该套体可防止该母线及子线互相缠结。(*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Sheath for preventing wire entangle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heath body for preventing fishing line entanglement,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a containing chamber, a thin neck and a through hole. The accommodating chamber is formed in the main body, and the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thin neck and communicated to the containing chamber. The main chamber is used to set a fixed hook connection device, to wear a bus with the through hole of the narrow neck, the connecting device is used to connect the hook, the hook connecting device further includes a line to connect at least one hook, thereby, the sleeve body can prevent the busbar and line tangl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防止钓线缠结的套体,特别是关于一套体设置一容室,其用以套置一鱼钩连接装置的至少一活动环节,以防止该鱼钩连接装置二端的一母线及一子线相互缠结的套体。
技术介绍
现有的鱼钩连接构造,如图1所示,其包含一鱼钩连接装置1、一母线2及至少一子线3。该鱼钩连接装置1具有一本体11、一第一连接部12、一第二连接部13、一第一连接环14及一第二连接环15,该本体11是由金属材质制成的细长杆,该第一及二连接部12、13分别设于该本体11的两端,且该第一连接部12及第一连接环14组合形成一第一活动环节120,该第二连接部13及第二连接环15组合形成一第二活动节130,该母线2的两端分别于该第一连接环14及一钩杆(未绘示),该子线3的两端分别于该第二连接环5及至少一鱼钩31。藉此,在该鱼钩连接装置1的连接使用下,可将该母线2快速连接该子线3,以便快速组装或拆卸该鱼钩31或铅锤组(未绘示)。然而,在实际使用上,由于该鱼钩连接装置1具有该二活动关节120、130,且由于连接于该子线3的鱼钩31一般具有较轻的重量,因此使用者在甩杆或下杆时,在水中飘动造成该子线3的鱼钩31容易反钩或缠结于该母线2,因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钓线缠结的套体,其特征是,包含:一主体,其设置于该套体的一端;一容室,其形成于该主体内;一细颈部,其设置于该套体的另一端;一透孔,其设置于该细颈部,该透孔连通至该容室,一母线穿设于该透孔中;及其中该主体的容室容置一鱼钩连接装置的至少一活动环节,该鱼钩连接装置另包含一子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钓线缠结的套体,其特征是,包含一主体,其设置于该套体的一端;一容室,其形成于该主体内;一细颈部,其设置于该套体的另一端;一透孔,其设置于该细颈部,该透孔连通至该容室,一母线穿设于该透孔中;及其中该主体的容室容置一鱼钩连接装置的至少一活动环节,该鱼钩连接装置另包含一子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钓线缠结的套体,其特征是,该套体由弹性材质制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钓线缠结的套体,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弘
申请(专利权)人:刘金弘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