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附量测环的液压螺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58238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附量测环的液压螺母,其结构包括液压螺母本体、活塞环;所述螺母本体,其具有一轴向设置之内螺纹孔,以及一与该内螺纹孔同轴心之腔室,该螺母本体还具有一径向设置之油嘴,该油嘴与该腔室相通;所述活塞环,配合于所述腔室,该活塞环与所述螺母本体之间具有两密封垫,所述活塞环一圆周面上具有一外螺纹段;所述螺母本体一圆周面上设置均分的刻度;所述活塞环外周设置有量测环,所述量测环,其具有一内螺纹段,该内螺纹段的行程小于该外螺纹段并相互螺合,该量测环一圆周面上设置均分的刻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省了密封螺丝的成本与所耗费的时间,精确控制轴承的轴向逼进距离。(*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螺母,具体地说是一种附量测环的液压螺母
技术介绍
液压螺母是利用帕斯卡尔原理,在螺母的同轴环状腔室内设置活塞环,以高压油泵注入机油来产生极大地推力,被广泛使用于安装或退卸具有锥孔设计的轴承、齿轮、联轴器等精密零件领域。 早在1920年代就出现了液压螺母的专利,直到1940年代,瑞典SKF公司才开始推广应用于轴承和联轴器的装拆中,此后,SKF公司的液压螺母的尺寸规范成为业界的标准,并沿用至今。如图9所示,液压螺母的组成主要包括一螺母本体A,该螺母本体A具有一轴向的内螺纹孔A1,以及一与该内螺纹孔A1同轴心之腔室A2,并径向连结一油嘴B,该油嘴B与腔室A2相通,腔室A2供配合一活塞环C,活塞环C与螺母本体A之间具有足以封闭腔室A2之密封垫D。液压螺母的作动原理为帕斯卡尔原理,于该油嘴B注入机油至腔室A2内,利用所输入的液体压力使活塞环C得以相对于螺母本体A轴向移动。利用活塞环C可移动的特性,使液压螺母广泛被使用于安装或退卸具有锥孔的轴承、齿轮联轴器等精密零件。 由于液压螺母是用来辅助零件做精密定位,因此需随时掌握活塞环的位移距离。一直到1990年代初期,德国的FAG公司发展了创新的液压螺母,利用插入螺母腔室顶住活塞的量表传递装置,量测活塞的轴向逼进距离。如图ll所示,其是将量表测头El插入螺母本体A腔室内并顶住活塞环C。当油嘴推动活塞环C,便能借由量表得知活塞环C的移动距离。但为了避免量表装置漏油,因此螺母内部结构设计复杂,成本较高。 面临FAG公司创新产品的推出压力,1995年瑞典的SKF公司进行了改良设计,吸取了德国设计的精确量测活塞轴向逼进距离的优点,并把量表避开腔室位置,钻孔钻透螺母,侧头直接顶住活塞凸出螺母本体的径向延伸面上直接量测。如图IO所示。在活塞环C上增加一径向的延伸面Cl,在相对于该延伸面Cl之螺母本体A位置钻孔(以避开油压路径),使量表测头El伸入该孔并顶击于延伸面Cl上,借此获取活塞环C相对于螺母本体A轴向移动的距离。并取得美国专利第5779419号。 随后在2003年口本的NSK公司也针对液压螺母精确量测的轴向逼进距离时常需求的压力,变更了液压螺母逼进距离量测方式的设计。如图12所示。为美国专利第7063490号,系在活塞环C 一侧枢接一销F,该销F可翻折贴在螺母本体A的外表面,于销F的端面接触一量表测头El,当销F随着活塞环C位移,销F端面抵顶量表测头El,便能得知活塞环C的位移量。但此种设计不够利落,在活塞环C上勉强接上销F,还需另外利用量表或卡尺来量测位移,不如前述SKF及FAG公司之方法精准。 综上所述的几种液压螺母,都必须在螺母外加量表方能测量活塞环的位移距离,且存在有破坏螺母结构以及测量不精确的问题。 此外,现有的液压螺母在安装方面,也延伸出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例如,如图13所示,不论是NSK、 FAG或SKF公司所设计的液压螺母,拆卸更换受损的密封垫D之方法,是先卸下密封螺丝(螺丝图未示,螺丝原先是螺合于螺纹孔G的位置),再用较长的复数螺丝H螺入螺纹孔G,并使该等螺丝H的端面均匀的抵顶活塞环C端面,将活塞环C退出腔室A2,予以更换密封垫D。此种更换步骤需先后卸下及安装密封螺丝,步骤较繁琐,且再度组合回复液压螺母的结构时,得更换新的密封螺丝,以免输入高压油时造成漏油,因此需花费密封螺丝的成本。 又如图14、图15和图16,为已知安装退卸套以将轴承定位的方式。首先将外部包覆有轴承I之退卸套J套设于轴心K上,再将螺母本体A螺合于退卸套J,于轴心K上螺合另一个螺母L,借由该螺母L来限制活塞环C的动向。输入油压推动活塞环C,活塞环C对该螺母L施以一作用力,螺母L对活塞环C施以一反作用力,而造成相连在一起的活塞环C、螺母本体A、退卸套J朝固紧环M的方向(即图14之箭头方向)推进。但在此方式中,轴承I与螺母本体A之间没有空间可供设置量表,因此无法得知活塞环C推动轴承I的距离。所以改用另一种安装方式,系采用另一个内径较小的液压螺母,如图15所示,在离开活塞环C的该侧螺母本体A上设置一量表E,并以相反方向将液压螺母安装于轴心K上,利用活塞环C受液压推进的特性,将退卸套J朝固紧环M的方向推进,此时便能从量表E得知推进量。但此种规格的液压螺母只能用来推进退卸套J,其内径无法螺合已安装在轴心K上之退卸套J,因此需采用另一个内螺纹孔较大的液压螺母(如图16所示),将螺母本体A螺合于退卸套J方能卸下退卸套,利用液压螺母的作动方式将退卸套J退出轴心K。 综上所述,因此如何在不破坏结构的情况下,在液压螺母上结合量测装置,以精准的量测活塞环的移动距离;以及如何省时、省成本的更换密封垫;如何设计使液压螺母能安装与拆卸同规格的退卸套,不会面临无法装设量表的问题,已成为目前业界亟待克服之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 —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附量测环的液压螺母,在活塞环外围螺合一个附有刻度之量测环,利用螺牙牙距与量测环旋转角度之间的行程关系,即可准确的测量出活塞环的位移,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准确量测以及设置量表会造成破坏螺母结构的问题。 改良螺母本体的结构,使能够快速且便利的拆卸活塞环,以简化习知更换密封垫的繁杂步骤以及省去更换新的密封螺丝,以进一步节省成本。 利用本技术所提供之附有量测环之液压螺母,可以同时安装与拆卸同一规格的退卸套,并且在安装退卸套的同时可以得知退卸套被移动的距离。以解决习知需采用大、小不同的液压螺母来完成安装与拆卸退卸套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附量测环的液压螺母,其结构包括液压螺母本体、活塞环; 所述螺母本体,其具有一轴向设置之内螺纹孔,以及一与该内螺纹孔同轴心之腔室,该螺母本体还具有一径向设置之油嘴,该油嘴与该腔室相通;所述活塞环,配合于所述腔室,该活塞环与所述螺母本体之间具有两密封垫,所述活塞环一圆周面上具有一外螺纹段;所述螺母本体一圆周面上设置均分的刻度;所述活塞环外周设置有量测环,所述量测环,其具有一内螺纹段,该内螺纹段的行程小于该外螺纹段并相互螺合,该量测环一圆周面上设置均分的刻度。 所述螺母本体圆周面设置有36个均分的刻度,每个刻度为10度;所述量测环圆周面设有6个均分的数字刻度,每个刻度为60度。 所述量测环圆周面还钻有至少一个用来转动量测环的盲孔。 所述量测环的侧面设置至少两个轴向且贯穿的用来顶活塞环的螺纹孔。 本技术液压螺母的作动原理即为分厘卡原理。由于螺母本体与量测环的圆周面皆有刻度,可先选定量测环上的数字做为起始参考点,然后依欲受活塞环推动的对象所需移动的距离来换算旋转角度,并标示于螺母圆周面的刻度上,做为目标刻度。当活塞环受油嘴推动,量测环与螺母本体的端面会腾出间隙,让量测环能旋回并贴紧螺母本体的端面,若量测环上的起始参考点对齐螺母上的目标刻度,即代表该受推动的对象已经位移预定距离。若量测环上的参考点尚未对齐螺母上的目标刻度,便再输入油嘴,重复上述的动作直到参考点对齐目标刻度为止。(三)有益效果 本技术的一种附量测环的液压螺母,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技术的量测环利用螺牙牙距与旋转角度之间的行程的关系(基本上就是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附量测环的液压螺母,其结构包括液压螺母本体、活塞环;所述螺母本体,其具有一轴向设置之内螺纹孔,以及一与该内螺纹孔同轴心之腔室,该螺母本体还具有一径向设置之油嘴,该油嘴与该腔室相通;所述活塞环,配合于所述腔室,该活塞环与所述螺母本体之间具有两密封垫,所述活塞环一圆周面上具有一外螺纹段;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本体一圆周面上设置均分的刻度;所述活塞环外周设置有量测环,所述量测环,其具有一内螺纹段,该内螺纹段的行程小于该外螺纹段并相互螺合,该量测环一圆周面上设置均分的刻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威廉姜忠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斯立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