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永鑫专利>正文

潜能回收(水)风源热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56329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潜能回收(水)风源热泵机,制冷循环管路由压缩机、一级冷凝器、二级冷凝器、三级冷凝器、风源蒸发器顺序串连;在三级冷凝器的制冷循环管路出口端与风源蒸发器的制冷循环管中出口端之间连接一个水蒸发器;上述水蒸发器的外水套之进水口与三级冷凝器的外水套之出水口连通,在水蒸发器的外水套与三级冷凝器的外水套之间形成冷冻水环路;上述二级冷凝器的外水套与一级冷凝器的外水套之间经热水管道和采暖循环泵连成室内水系统。蓄能泵与一级冷凝器及蓄能器,连接形成蓄能,供能环路。它具有常温风源及水源热泵无法实现的出水温>70℃的特种功能。它无需水资源但COP值优于地源热泵机可以替代燃油(汽)锅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型涉及一种节能型热泵机。(以下简称特种风源热泵)
技术介绍
现有的地源热泵空气调节机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单元整体式空气调节机,它 是一种利用浅层常温土壤或地下水中的能量作为能源的机组。它的最大的特点是高效节 能,无污染、运行费用低,可供热制冷,它永无枯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但不足之处是耗 电、耗水较大,制冷循环尾部的内焓排放到地下水中,冬季无热回收功能,压缩机的冷凝热 未能完全回收利用。因此,尚有潜力可挖,需进一步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特种风源热泵机,解决进一步提高热泵的效率、节省水 资源、进一步节能降耗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特种风源热泵机,包括一个制冷循环管路,其特征在于 制冷循环管路11由压缩机1、一级冷凝器2、二级冷凝器3、三级冷凝器4、风源蒸发器6顺 序串连;在三级冷凝器4的制冷循环管路出口端与风源蒸发器6的制冷循环管路出口端之 间连接一个水蒸发器5。上述蒸发器5的外水套之进水口与三级冷凝器4的外水套之出水口连通,水蒸发 器5的外水套之出水口经冷冻水循环管路12和冷冻水循环泵8与三级冷凝器4的外水套 之进水口连通,在水蒸发器的5的外水套与三级冷凝器4的外水套之间形成冷冻水环路。上述二级制冷凝3的外水套与一级冷凝器2的外水套之间经热水管道13和采暖 循环泵7连成室内水系统。经换热设备9、10连成室内水系统。上述换热设备是风机盘管9或暖气片10。上述一级冷凝器2、二级冷凝器3为水冷凝器,三级冷凝器4为水冷凝器。上述室内水系统中的二级冷凝器3的外水套之出水口经热水管道13和采暖循环 泵7与换热设备与二级冷凝器3的外水套之进水口间连通/与一级冷凝器2的外水套之进 水□连通。上述室内水系统中的二级冷凝器3外水套出水口经热水管道13和采暖循环泵7 与一级冷凝器2外水套的进水口连通,二级冷凝器3外水套出水口经换热设备与二级冷凝 器3外水套进水口连通,一级冷凝器2的外水套之出水口与一个蓄能器14连接,蓄能器14 的进水口与室内水系统连通,由蓄能泵15与一级冷凝器2及蓄能器14连接形成蓄能供能 环路。上述采暖循环泵7吸入口有一组三通阀及一个电动阀组成多功能供水系统。工作过程打开本专利技术新型的开关,各循环泵启动,压缩机工作,制冷剂在各蒸发 器内吸热工作,室内水系统经采暖循环泵进入一级冷凝器、二级冷凝器,升温后进入室内换 热设备放热。当供水水温达到预设高温时,本专利技术可停止工作。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利用制冷循环尾部的内焓,将它回收利用,三级冷凝器的功效替 代了传统的水源井,因为蒸发器制冷需吸收地下水中的热量。三级冷凝器就是生产此部热 量的换热器,它达到了一石二鸟功能1、替代了水源井;2还降低了排放到室外风源蒸发器 的能量。从计算证明三级冷凝器回收的热量供给水蒸发器生产中温气体,与室外低温气体 混合提高了吸气温度完善了制冷循环。二级冷凝器与传统冷凝器相同,但结构比传统小,因为原结构的热量是功+凝结 热,而本专利技术将此部分功的热量由一级冷凝器负责。从压缩机出口到二级冷凝器区间是过 热蒸汽,其温度在65°C 95°C,传统做法是将此部热全部进入二级冷凝器,即高温、中温无 区别,而本专利技术是将此部分高温热单独处理,因为此部高温热通常占1/3,如果加以利用,就 能使水温升高。经计算,当系统水温差为20°C时,热水出水温度比常规机高6°C,即传统热 泵极限出水温度60°C,而新型机经高温蓄能器出水温度可> 70°C。温度升级达到超级限水 温;2、由于温度升级压缩功降低5°C,可节能10%,全年节能可观。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应用于空气调节及小区采暖系统中,热泵机可设在屋顶,设备间内不需机 房,取消了室外供热总管,可以取消小区集中锅炉,实现一楼一组或多组的分散小系统,减 少了室外供热管道的热损失,节约了室外管道运行成本,有利节能,实现绿色工程。与传统 水源热泵相比较可节能节电10%,装机容量可降低10%,更为重要的是制冷水循环系统闭 环运行,不需增加水源,节省水资源;系统结构实用,维修简单,可实现多种能源供热,提供 一种节能、节水新思路,可轻松实现燃煤、燃油锅炉改造,全部实现自动化管理。根据北京地区节能要求,普通住宅测算年采暖费用小于10元/m2。本专利技术可应地制宜实施对再生能源有效利用,彼如水源有困难,可用风源替带,在 夏季可实现全热回收......实现节能减排选型最优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连接示意图。1-压缩机、2-—级冷凝器、3-二级冷凝器、4-三级冷凝器、5-水蒸发器、6-风源蒸 发器、7-采暖循环器、8-冷冻水循环泵、9-风机盘管、10-暖气片、11-制冷循环管路、12-冷 冻水循环管路、13-采暖水循环管路、14-蓄能器、15-蓄能泵、16-三通阀χ 17水源井Λ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1。实施例2,参见图2。实施例3,参见图3。一种特种风源热泵,包括一个制冷循环管,其特征在于制冷循环管路11由压缩机1、一级冷凝器2、二级冷凝器3、三级冷凝器4、风源蒸 发器6顺序串连;在三级冷凝器4的制冷循环管路出口端与风源蒸发器6的制冷循环管路 出口端之间连接一个水蒸发器5。上述水蒸发器的5的外水套之进水口与三级冷凝器4的外水套之出水口连通,水 蒸发器5的外水套之出口经冷冻水循环管路12和冷冻水循环泵8与三级冷凝器4的外水 套之进水口连通,在水蒸发器5的外水套与三级冷凝器4的外水套之间形成冷冻水环路。上述二级冷凝器3的外水套与一级冷凝器2的外水套之间经热水管道13和采暖 循环泵7连成室内水系统。上述室内水系统中的二级冷凝器3的外水套之出水口经热水管道13和采暖循环泵7与一级冷凝器2的外水套之进水口连通,一级冷凝器2的外水套之进 水口经换热设备与蓄能器14及循环泵7相连通。上述换热设备是风机盘管9或暖气片10。上述一级冷凝器2、二级冷凝器3为水冷凝器,三级冷凝器4为水冷凝器。上述室内水系统中的二级冷凝器3外水套出水口经热水管道13和采暖循环泵7 与一级冷凝器2外水套的进水口连通,二级冷凝器3外水套出水口经换热设备与二级冷凝 器3外水套进水口连通,一级冷凝器2的外水套之出水口与一个蓄能器14连接,蓄能器14 的出水口与室内水系统连通,形成蓄能、供能循环系统。由蓄能泵15与一级冷凝器2及蓄 能器14连接形成蓄(供)能环路。实施例2,参见图2。其特征在于基本原理同图1与图1不同处,原图1风源蒸发器6取消增加一组水源井17。 图2是“水源热泵系统结构连接示意图”。实施例3,参见图3。其特征在于基本原理同图1与图1不同处其工能在夏季生产热水同时可回收冷源,供室内空 调使用,基本管线大体相同不同处原水蒸发器5及制冷循环管路12改接至风机排管9(五)如果水源有保证也可按实施例2选型,可节水节能。(六)如要求夏季生产热水可实现生产热水同时可回收冷源供室内空调使用可实 施例3选型可实现全热回收。图3是“全热回收系统结构连接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潜能回收(水)风源热泵(以下简称特种风源热泵)包括一个制循环管路,其特征在于:制冷循环管路(11)由压缩机(1)、一级冷凝器(2)、二级冷凝器(3)、三级冷凝器(4)、风源蒸发器(6)顺序串连;在三级冷凝器(4)的制冷循环管路出口端与风源蒸发器(6)的制冷循环管路出口端之间连接一个水蒸发器(5);上述水蒸发器(5)的外水套之进水口与三级冷凝器(4)的外水套之出水口连通,水蒸发器(5)的外水套之出水口经冷冻水循环管路(12)和冷冻水循环泵(8)与三级冷凝器(4)的外水套之进水口连通,在水蒸发器(5)的外水套与三级冷凝器(4)的外水套之间形成冷冻水环路;上述二级冷凝器(3)的外水套与一级冷凝器(2)的外水套之间经热水管道(13)和采暖循环泵(7)经换热设备9.10连成室内水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潜能回收(水)风源热泵(以下简称特种风源热泵)包括一个制循环管路,其 特征在于制冷循环管路(11)由压缩机(1)、一级冷凝器(2)、二级冷凝器(3)、三级冷凝器(4)、 风源蒸发器(6)顺序串连;在三级冷凝器(4)的制冷循环管路出口端与风源蒸发器(6)的 制冷循环管路出口端之间连接一个水蒸发器(5);上述水蒸发器(5)的外水套之进水口与三级冷凝器⑷的外水套之出水口连通,水蒸 发器(5)的外水套之出水口经冷冻水循环管路(12)和冷冻水循环泵(8)与三级冷凝器(4) 的外水套之进水口连通,在水蒸发器(5)的外水套与三级冷凝器⑷的外水套之间形成冷 冻水环路;上述二级冷凝器(3)的外水套与一级冷凝器(2)的外水套之间经热水管道(13)和采 暖循环泵(7)经换热设备9. 10连成室内水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种风源热泵,其特征在于上述换热设备是风机盘管(9) 或暖气片(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永鑫丁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丁永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