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冲式二层底潜砂养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54570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反冲式二层底潜砂养殖装置,水槽壁下连多孔板,多孔板上有挡砂网,挡砂网上为砂层,多孔板与下层基底间布有若干个支柱,水槽壁上设有若干个反冲溢流孔,每孔外都配有塞子或连有阀门,位于水槽中有一个或多个气举管下分别依次通过砂层、挡砂网和多孔板与下层基底连接,气举管下尾端开有多个进水口,多孔板与下层基底之间有环形水管,环形水管的水平方向开有若干个水孔,设有若干个水孔的开口形排水管分布在砂层的底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对虾养殖中所使用的反冲式二层底潜砂养殖装置。技术背景日本对虫下又称车虫下、花虫下、竹节虫下、斑马虫下,广泛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中国 江苏省以南沿海就有分布。日本对虾是目前北方三大养殖虾类(还有中国对虾和南美白对 虾)中生长迅速、抗病力强、离水长时间不死,适合长途干运活销的种类,是重要的创汇渔 业产品。日本对虾肉质坚实,蛋白质丰富,味道鲜美,鲜活食用别具风味,深受世界各国市场 欢迎。目前中国日本对虾的养殖面积约有200万亩。虾农多采用混养和轮捕轮放的养殖模 式。如在山东南部沿海,一般先后放三批虾苗,并与贝类和梭子蟹混养。但是日本对虾产量 很低,一般单茬,特别是价格高的秋茬,一般667m2只有5-10公斤。因此,日本对虾长期不 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目前制约日本对虾提高产量的因素除虾病外,养殖装置也是主要 的因素之一。日本对虾有潜砂的习性,在无潜砂条件下,养殖成活率显著降低。在铺砂的养 殖装置中养殖日本对虾,由于密度大,引发投饵量大,残饵多,对虾粪便多,加之藻类死亡和 悬浮物的沉淀,使砂层很快承受着污物的积累。如果砂层的水是静止的死水,水温高,污物 很快腐烂发臭,使砂层变黑,日本对虾便无法栖息。目前,使用二层底铺砂养殖装置,使水从 上部加入,从砂下排出,由于砂粒不能太粗,砂层不能太薄,砂下有挡砂网,污物颗粒仍然会 积存在挡砂网上的砂粒空隙间,时间一长,仍然会出现砂层变黑变臭,导致日本对虾无法栖 息而发病死亡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彻底把砂层的污物反冲出 去,从根本上解决养殖过程中砂层发黑变臭的反冲式二层底潜砂养殖装置,从而稳定提高 日本对虾的单位面积养殖产量。 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水槽壁下连多孔板,多孔板上有挡砂网,挡砂网上为砂层,多孔板与下层基底间布 有若干个支柱,水槽壁上设有若干个反冲溢流孔,每孔都配有塞子或连有阀门,位于水槽中 有一个或多个气举管下分别依次通过砂层、挡砂网和多孔板与下层基底连接,气举管下尾 端开有多个进水口 ,多孔板与下层基底之间有环形水管,环形水管的水平方向开有若干个 水孔,设有若干个水孔的开口形排水管分布在砂层的底部。 本技术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反冲溢流孔在水槽壁环周均布;所述水槽为圆筒形、椭圆形、抹角的正方形或长方 形;进水管、排水管分别与位于多孔板与下层基底之间的外侧的阀门连接。 本技术是分层反冲式二层底潜砂养殖装置,可以是玻璃钢、塑料、帆布或水泥 池,其形状是圆形、椭圆形、正方形抹角或长方形抹角。其面积为数平方米到数百平方米,其水深为0. 5m到2m,可以在室内,暖棚内,也可以在露天使用。适用的养殖水生生物多种多 样像日本对虾、海蝉虾、多种贝类、文昌鱼等。所使用的上层底材质是玻璃钢多孔板、塑料 多孔板,上述材料的格栅、多孔水泥板等。 当正常养殖时,在水槽中充气,水位保持在与气举管上端持平或稍低,在气举管内 的空气不断把砂层下的水提到表面,再渗入砂层下,使砂层中的日本对虾经常能接触新鲜 水。当正常换水时,则打开排水管的阀门放出部分水,再由上部的进水管加满水。加水时可 通过向同一方向喷淋,使水形成环流。当需要流水养殖时,打开上层加水管喷淋加水,同时 开启排水管的阀门排水。也可以通过阀门进行系统控制,不通过排水管排水,而是通过进水 管排水,以便更均衡地冲洗砂层。当需要反冲洗砂时,则先把水槽里的水排到相应的反冲溢 流孔的水平上,然后拔去塞子(或开启阀门),换上防逃网罩,由进水管向砂层底部注水,并 用柔性翻砂筢翻动砂层,在水的反冲作用下,砂层的污物随水从反冲溢流孔排出。在正常养 殖换水时,或在流水养殖中,均可实施此种反冲操作。当养殖生物量小时,可以从最下层的 溢流孔排水,所需水压很低。当生物量很大时,则需从较高的溢流孔排水。通过该分层反 冲式二层底潜砂养殖装置进行反冲加翻动洗砂,可以彻底冲除挡砂网以上砂层中的污物, 使砂层不再发黑发臭,使日本对虾潜砂的环境始终保持清新,对虾代谢旺盛,保持高健康状 态,生长迅速,这样就可以实现清洁、健康养虾,提高放养密度,提高产量。 本技术是根据日本对虾甲壳较坚硬,能经受手拿和适度的触碰,以及能在较 短时间内经受浑水,随后在清水中能加以自净的生物学特点而设计的。 本申请人于2009年3月制造了三个圆形玻璃钢水槽,每个水槽的铺砂面积为10 平方米,2009年7月28日,把在室内暂养28天,规格达到1.5-3. 5cm的日本对虾幼虾移入 本技术中实施养殖试验,两个水槽在帆布大棚中,一个水槽在露天,养殖40天之后,实 施带虾翻砂反冲操作4次,每次长达半小时,从浑水反冲成清水,事后连续观察,造成的幼 虾伤亡极少,证明了本技术使用效果良好。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多孔板下部的进、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 圆筒形水槽壁1下连多孔板7,多孔板7上有挡砂网6,挡砂网6上为砂层5,多孔 板7与下层基底15间布有若干个支柱9,在圆筒形水槽壁1上横向设有三排(每排有若干 个)反冲溢流孔2,反冲溢流孔2在圆筒形水槽壁1环周上下、左右均布,每孔都配有塞子或 阀门,多孔板7与下层基底15之间有环形水管8,在环形水管8水平方向开有若干个水孔 13,以便均衡向上反冲水的压力,排水管11进入该装置后分支成一个开有若干个水孔14的 开口形并分布在砂层5的底部,位于圆筒形水槽中有一个或多个气举管4下分别依次通过 砂层5、挡砂网6和多孔板7与下层基底15连接,气举管4下尾端开有多个进水口 10,气举 管4上端与正常养殖水位线3等高或稍低,进水管8和排水管11均与位于圆筒形水槽壁1 外侧的阀门12连接。 实施例2: 不同的是用正方形抹角的水槽替代圆筒形水槽,其他同实施例L 实施例3 : 不同的是用长方形抹角的水槽替代圆筒形水槽,其他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 不同的是用椭圆形水槽替代圆筒形水槽,其他同实施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冲式二层底潜砂养殖装置,水槽壁(1)下连多孔板(7),多孔板(7)上有挡砂网(6),挡砂网(6)上为砂层(5),多孔板(7)与下层基底(15)间布有若干个支柱(9),其特征在于水槽壁(1)上设有若干个反冲溢流孔(2),每孔外都配有塞子或连有阀门,位于水槽中有一个或多个气举管(4)下分别依次通过砂层(5)、挡砂网(6)和多孔板(7)与下层基底(15)连接,气举管(4)下尾端开有多个进水口(10),多孔板(7)与下层基底(15)之间有环形水管(8),环形水管(8)的水平方向开有若干个水孔(13),设有若干个水孔(14)的开口形排水管(11)分布在砂层(5)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反冲式二层底潜砂养殖装置,水槽壁(1)下连多孔板(7),多孔板(7)上有挡砂网(6),挡砂网(6)上为砂层(5),多孔板(7)与下层基底(15)间布有若干个支柱(9),其特征在于水槽壁(1)上设有若干个反冲溢流孔(2),每孔外都配有塞子或连有阀门,位于水槽中有一个或多个气举管(4)下分别依次通过砂层(5)、挡砂网(6)和多孔板(7)与下层基底(15)连接,气举管(4)下尾端开有多个进水口(10),多孔板(7)与下层基底(15)之间有环形水管(8),环形水管(8)的水平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乃海焦伟林华清郭建军马先岭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日照市水产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