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杆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53564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天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杆天线,其包括依次套接的多个套管,和置于每个套管末端外表面之间并包覆套管的对称的两圆弧形弹片,套管靠近末端处有两个在内径方向上相对的定位通孔,圆弧形弹片上设有可嵌入该定位通孔的柱状突起,所述的圆弧形弹片为一体冲压、由前中后三段组成、整体轮廓呈U型的金属构件,三段形成一在轴向上前后段渐变、中段突起的结构,其中,前段横截面呈圆弧形、弹片表面轴向自横向边缘至中段逐渐向外延伸;中段横截面轮廓呈圆弧形、弹片表面轴向平直向前延伸;后段的横截面呈圆弧形、弹片表面在轴向上自横向边缘至中段逐渐向外延伸。本新型在套管径向360°方向均匀支撑,可令管套间没有摇晃间隙。(*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天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杆天线
技术介绍
当今社会,各种媒体的传播范围已经延伸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而收音机、手机或 汽车等设备都有提供无线接收装置,这些设备都能让需要各种不同的最新信息的人们方便 地获取即时的信息。而这些接收设备中,天线就是接收信号的重要角色之一。现有的具有 伸缩功能的拉杆天线大多加入了两片横截面为简单圆弧形,轴向方向上为一简单直线的弹 片在天线各节套管之间,其套管与弹片的接触面只有弹片的边缘两侧,装配起来后,其相配 的两节套管会在某一个方向出现摇晃,影响信号的良好接收,而且一般的弹片在每次组装 时需要折弯弹片才能产生需要的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省时省力、提高装配效率,克服套管之 间有摇晃,接触不好而令其信号接收不佳的天线。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拉杆天线,包括依次套接的多个套管和置 于每个套管末端外表面之间并包覆套管的对称的两圆弧形弹片,该套管靠近末端处有两个 在内径方向上相对的定位通孔,该圆弧形弹片上设有可嵌入该定位通孔的柱状突起,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圆弧形弹片为一体冲压、由前中后三段组成、整体轮廓呈U型的金属构件, 三段形成一在轴向上前后段渐变、中段突起的结构,其中,前段横截面呈圆弧形、弹片表面 轴向自横向边缘至中段逐渐向外延伸;中段横截面轮廓呈圆弧形、弹片表面轴向平直向前 延伸;后段的横截面呈圆弧形、弹片表面在轴向上自横向边缘至中段逐渐向外延伸。所述的前段分为首尾两段,其靠前的首段的表面在轴向上水平延伸,其横截面为 一圆弧形,横截面方向的边缘为一圆弧形状并与轴向两边缘相交为一圆角,在所述两段之 间且处于横截面的曲线中点位置有一可嵌入套管定位通孔的冲压而成的柱状突起,其靠后 的尾段的表面在轴向上自与首段结合处至中段逐渐向外延伸。所述的后段又分为首尾两段,其靠后的尾段表面在轴向上水平延伸,其横截面为 一正圆弧形,横截面方向的边缘为一圆弧形状并与轴向两边缘相交为一圆角,其靠前的首 段表面在轴向上自与尾段结合处至中段逐渐向外延伸。所述圆弧形弹片的中段的横截面的中部相对横截面的两端向外突起,形成弹片中 段中间比两端突起的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个弹片的三个线接触面两轴向的边缘侧边与中段 突起的圆弧段,两弹片与外层套管间的接触可各自依靠此三个线接触面在套管径向360° 方向均勻支撑,使管套间没有摇晃间隙,且弹片在装配时不需要折弯,其每节力度已调整 好,能有效地提高组装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弹片的主视图。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B-B的横截面;图4是图1中C-C的横截面。图5是图1中D-D的横截面。图6是在本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下图1中A-A的剖视图。图7是本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8是图7中A-A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拉杆天线,包括依次套接的多个套管和置于每个套管末端外表面之间并包覆 套管的对称的两圆弧形弹片1,该套管靠近末端处有两个在内径方向上相对的定位通孔,该 圆弧形弹片1上设有可嵌入该定位通孔的柱状突起2,所述的圆弧形弹片1为一体冲压、由 前段Li、中段L2、后段L3三段组成、整体轮廓呈U型的金属构件,该前段Li、中段L2、后段 L3形成一轴向上前后段渐变、中段突起的结构。所述的前段Li、中段L2、后段L3的轴向长度比例为4 5 4。如图1的主视图所示,前段Ll分为首段L4和尾段L5两段,该首段L4的轴向边缘 水平延伸,横向的边缘为一直线形状并与轴向两边缘相交为四分之一圆弧,其中间还有一 突出部分5,尾段L5的轴向边缘自与首段L4结合处至中段L2逐渐向外延伸,在所述两段之 间且处于横截面的曲线中点位置有一可嵌入套管定位通孔的冲压而成的柱状突起2,从图 3的柱状突起2处的横截面可看到,该突起高度低于弹片凹陷的深度,且首段L4的横截面为 一圆弧形。如图2的剖视图所示,弹片的首段L4的横向边缘为一直线形状并与轴向边缘4 相交为四分之一圆弧,其底端3与边缘4轴向上水平延伸,尾段L5的弹片底端自与首段L4 结合处至中段L2逐渐向外延伸。前段因此形成横向边缘与轴向两边缘相交为一圆角、首段 L4的表面轴向上水平延伸、尾段L5的表面在轴向上自与首段L4结合处至中段L2逐渐向外 延伸的结构。如图4所示,所述圆弧形弹片的中段L2的横截面的中部J相对横截面的两端向外 突起,形成弹片中段中间比两端突起的结构。图1同样示出了后段L3分为首段L6和尾段L7两段,首段L6的轴向边缘自与尾 段L7结合处至中段逐渐向外延伸,而尾段L7的轴向边缘水平延伸,横向边缘为一直线形状 并与轴向两边缘相交为四分之一圆弧,其中间还有一突出部分5,从图5可以看到尾段L7的 横截面为一正圆弧形。如图2的剖视图所示,尾段L7的弹片底端3与边缘4轴向上水平延 伸,首段L6的弹片底端自与尾段L7结合处至中段L2逐渐向外延伸。后段因此形成横向边 缘与轴向两边缘相交为一圆角、尾段L7的表面轴向上水平延伸、首段L6的表面在轴向上自 与尾段L7结合处至中段L2逐渐向外延伸的结构。本新型提供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其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其 柱状突起2,该实施方式的柱状突起与弹片轴向边缘4同高。本新型提供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其前段Ll的边缘,如图7所示,首段L4的轴向边缘为一弧形,再如图8所示,从该主视图的A-A面剖视可看到,其底端3与轴向边缘4之间为四分之一圆弧,使该实施例弹片横向的边缘与轴向两边缘相 交为一较长的椭圆。 本新型在装配时,分别把两弹片的突起嵌入套管的两定位通孔内,再把装好弹片 的内管推进外管里面,各节套管重复该步骤则可高效装配新型拉杆天线,天线收缩时,由于 所述的柱状突起,内层套管的末端碰到该突起即被阻挡继续运动从而停止继续收缩,能防 止收缩时用力过度而导致内套管与外套管重合不能拉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杆天线,包括依次套接的多层相互嵌套的套管,和置于每两层相邻套管末端外表面之间并包覆套管的对称的两圆弧形弹片,该套管靠近末端处有两个在内径方向上相对的定位通孔,该圆弧形弹片上设有可嵌入该定位通孔的柱状突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弧形弹片为一体冲压、由前中后三段组成、整体轮廓呈U型的金属构件,三段形成一在轴向上前后段渐变、中段突起的结构,其中,前段横截面呈圆弧形、弹片表面轴向自横向边缘至中段逐渐向外延伸;中段横截面轮廓呈圆弧形、弹片表面轴向平直向前延伸;后段的横截面呈圆弧形、弹片表面在轴向上自横向边缘至中段逐渐向外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拉杆天线,包括依次套接的多层相互嵌套的套管,和置于每两层相邻套管末端外表面之间并包覆套管的对称的两圆弧形弹片,该套管靠近末端处有两个在内径方向上相对的定位通孔,该圆弧形弹片上设有可嵌入该定位通孔的柱状突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弧形弹片为一体冲压、由前中后三段组成、整体轮廓呈U型的金属构件,三段形成一在轴向上前后段渐变、中段突起的结构,其中,前段横截面呈圆弧形、弹片表面轴向自横向边缘至中段逐渐向外延伸;中段横截面轮廓呈圆弧形、弹片表面轴向平直向前延伸;后段的横截面呈圆弧形、弹片表面在轴向上自横向边缘至中段逐渐向外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弧形弹片的前段、中段、后 段的轴向长度比例为4 5 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形弹片的前段分为靠前的 首段和靠后的尾段两段,靠前的首段的表面在轴向上水平延伸,其横截面为一圆弧形,靠后 的尾段的表面在轴向上自与首段结合处至中段逐渐向外延伸,在所述的首段和尾段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伟联
申请(专利权)人:汉洋博罗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