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机动脱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52611 阅读:4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多用机动脱粒机,解决已有脱粒机不能脱粒油菜籽,脱粒效率低,杂物含量高的问题。在机架上通过滚筒轴配置主、辅滚筒,两滚筒之间为农作物脱粒空间,脱粒空间下方为主滚筒(5),上方为辅滚筒(3),在脱粒空间前方有喂料口(2),在脱粒空间后方设置排渣口和振动筛(8),网筛(13)位于主滚筒(5)和振动筛(8)内边缘下。(*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用脱粒机械,能满足油菜分段收获的脱粒要求,同时也可脱水稻、小麦、豆类等作物的多用机动脱粒机。技术背景 当前的脱粒机多是稻麦脱粒机,主要由单滚筒脱粒,不能脱粒油菜,机械使用率 低。由于油菜茎杆较粗、较长,穗部蓬松、穗秆粗大,现有的稻麦脱粒机对油菜的脱粒容易造 成堵塞、脱不干净、效率低、损失大,所以大部分的油菜的脱粒方式还一直沿用传统的连枷 击打的脱粒方式,生产方式很落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满足油菜的分段收获脱粒,达到损失小、效率高、 清选干净彻底,同时还适宜于脱粒水稻、小麦、豆类等作物的功能多样的多用机动脱粒机。 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本技术多用机动脱粒机,在机架上通过滚筒轴配置主、辅滚筒,两滚筒之间为 农作物脱粒空间,脱粒空间下方为主滚筒5,上方为辅滚筒3,在脱粒空间前方有喂料口 2, 在脱粒空间后方设置排渣口和振动筛8,网筛13位于主滚筒5和振动筛8内边缘下。 喂料口 2、脱粒空间、振动筛8上的空间和排渣口使农作物可插入或可通过。 辅滚筒3在主滚筒5正上方或上方偏后,辅滚筒3上有脱粒齿4,主滚筒5上螺旋 布置有脱粒齿4,主、辅滚筒旋转方向相反,且齿尖线速度比在1 : 0.65-0. 74之间。 网筛13下的集料箱底部有螺旋轴12,螺旋轴12的轴端有扬谷器16和风机17,扬 谷器16通过管道与分离器20侧壁连通,分离器20的上端通过管道与风机17连通,下端为 籽粒出口,风机17有杂物出口。 主滚筒轴6上有轴承25、衬套26、压盘27、第一皮带轮18和离合盘30,分离座24 与轴承25和衬套26连接,分离座24与分离爪23有相配合的斜面,分离爪23与衬套26和 手柄连接,分离爪23与压盘27通过分离轴承22连接,衬套26与主滚筒轴6间隙配合,压 盘27的轴向螺钉21与离合器压板29固定连接,离合器压板29与离合片31 —侧面连接, 离合片31另一侧面与第一皮带轮18侧面连接,压盘27与弹簧28连接,离合盘30通过轴 承25与主滚筒轴6连接,通过传动带与动力机械输出轴连接,第一皮带轮18与螺旋轴12 传动连接,主滚筒轴6有第二皮带轮15与中间轴皮带轮32和振动筛轴9传动连接,中间轴 通过齿轮与辅滚筒3传动连接,振动筛轴上有凸轮与振动筛连接。 本技术的优点是能对分段收获的油菜进行脱粒,并保证良好的脱净率、脱粒 效率高、脱粒损失小,做到省时省力,由于该机自身配备输送和风选装置,还可以兼脱水稻、 小麦和豆类等农作物 使用范围广, 一机多用,整机利用率高。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2的C-C剖视图; 图4为分离器与风机连接图; 图5为离合器结构图; 图6为本技术的传动示意图。 图中1.喂料台,2.喂料口,3.辅滚筒,4.弓齿,5.主滚筒,6.主滚筒轴,7.罩壳, 8.振动筛,9.振动筛轴,IO.集料箱,ll.机架,12.螺旋轴,13.网筛,14.传动皮带,15.输 出皮带轮,16.扬谷器,17.风机,IS.第一皮带轮,19.轴承座,20.分离器,21.螺钉,22.分 离轴承,23.分离爪,24.分离座,25.轴承,26.衬套,27.压盘,28.弹簧,29.离合器压板, 30.离合盘,31.离合片,32.中间轴皮带轮。具体实施方式 在机架上配置主、辅滚筒,两滚筒之间为农作物脱粒空间,脱粒空间下方为主滚 筒,上方为辅滚筒,主滚筒、辅滚筒分别通过滚筒轴安装在机架上,在脱粒空间前方有喂料 口和喂料台,在脱粒空间后方设置排渣口和振动筛,并在主滚筒下方设置网筛和集料箱,在 集料箱内设置螺旋轴,在机架左端设置由扬谷器、风机、分离器及管道组成的风选装置,并 在辅滚筒、振动筛左右上下部设置罩壳,在尾部形成排渣口,并保证罩壳下部和集料箱相连 通。其特征是农作物由喂料台和喂料口插入或通过脱粒空间,脱粒由上下设置的主、辅滚筒差速反向转动完成,由振动筛进行排渣和籽粒回收,网筛、扬谷器和风选装置进行清选。 主辅滚筒之间的脱粒空间前设置喂料口,喂料口延伸出喂料台,喂料口为矩形喇 叭口,喂料台为一可调的工作台,脱粒空间后设置振动筛和排渣口,其大小和间歇保证农作 物可从喂料台上进入喂料口并通过脱粒空间由振动筛上面从排渣口排出。脱粒农作物时可 采用插入式或通过式脱粒,插入式由人工将秸秆从喂料口送入和拉出;通过式由人工将秸 秆从喂料口送入,通过脱粒空间自动从排渣口排出。 辅滚筒在主滚筒正上方或上方偏后,辅滚筒上直排或螺旋布置有脱粒齿,主滚筒 上螺旋布置有脱粒齿。由动力机械产生的动力通过离合器传递给主滚筒,经主滚筒一部分 传递给螺旋轴一部份传递给振动筛和辅滚筒。主、辅滚筒间用带和齿轮传动实现差速对滚 转动,且主辅滚筒上脱粒齿的齿尖线速度比在1 : 0.65-1 : 0. 74之间。 设置的离合器可保证动力机械不停机,而脱粒机可停机调试。同时在起动动力机 械时,断开动力机械和脱粒机的联接,减小起动动力机械的难度;在田间短距转移时可不用 停止动力机械工作,只需通过离合器切断脱粒机和动力机械的动力联接,让脱粒机停止工 作,转移后合上离合器就可开始工作,避免频繁起动动力机械。 工作时启动动力机械,合上离合器,此时由动力机械发出的动力就传递给主滚筒 轴,主滚筒转动,同时由主滚筒轴带动辅滚筒、螺旋轴转动和振动筛振动。脱油菜时,将油菜 穗部通过喂料台和喂料口插入脱粒空间,在主滚筒及辅滚筒的挤压和脱粒齿的高速梳理、 冲击下完成脱粒后抽出。由于主滚筒齿为螺旋布置,且在主辅滚筒的挤压作用下上下两面脱粒,保证高的脱净率并有效縮短脱粒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脱粒后籽粒和部分细小的碎 秸秆通过网筛进入集料箱,大部分碎秸秆和部分籽粒被抛入振动筛上,振动筛通过高速来 回振动回收籽粒和较小的碎秸秆到集料箱中,筛后的秸秆经振动筛上面从排渣口排出,有 效保证最小的损失率和最高的脱净率,集料箱中的籽粒通过螺旋轴输送到扬谷器,由扬谷 器经管道抛送到分离器中,由风机产生的负压在分离器中形成吸风进行清选,籽粒由分离 器下口排出机外集收,同时完成油菜的脱粒和清选,细小杂物则由分离器上部经管道由风 机出口排出。当使用通过式脱粒方式时,脱粒完成后将秸秆全部喂入机内,在主辅滚筒的抛 送下送到振动筛上,由振动筛将秸秆自动排出机外,更省时、有更高效率、更低的劳动强度。 脱粒机在田间转移时手推扶手带动脱粒机上的行走轮就可轻松转移。可根据实际情况该脱 粒机还可以不配行走轮,在进行转移时由人工搬运来完成。 在图中,主滚筒5的主滚筒轴6两边用轴承座19和分离座24将主滚筒5可旋转地 固定在机架11上,并在主滚筒轴6两端分别装上第一皮带轮18、离合器和输出皮带轮15, 在主滚筒5上按螺旋排列安装脱粒齿4。辅滚筒3设置在主滚筒5的正上方或偏后位置, 主辅滚筒间形成脱粒空间。主滚筒5及辅滚筒3的反向旋转通过设置的中间轴和齿轮来实 现;在机架11上部脱粒空间前设置喂料口 2,喂料口 2的下部延伸出喂料台l,且喂料台1 能在喂料口 2中一定的范围内转动,从而可调节喂料台1的高度,满足不同高度的人操作。 主滚筒5的后方设置振动筛8,振动筛8能在一定范围内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用机动脱粒机,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通过滚筒轴配置主、辅滚筒,两滚筒之间为农作物脱粒空间,脱粒空间下方为主滚筒(5),上方为辅滚筒(3),在脱粒空间前方有喂料口(2),在脱粒空间后方设置排渣口和振动筛(8),网筛(13)位于主滚筒(5)和振动筛(8)内边缘下。

【技术特征摘要】
多用机动脱粒机,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通过滚筒轴配置主、辅滚筒,两滚筒之间为农作物脱粒空间,脱粒空间下方为主滚筒(5),上方为辅滚筒(3),在脱粒空间前方有喂料口(2),在脱粒空间后方设置排渣口和振动筛(8),网筛(13)位于主滚筒(5)和振动筛(8)内边缘下。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用机动脱粒机,其特征在于喂料口 (2)、脱粒空间、振动筛 (8)上的空间和排渣口使农作物可插入或可通过。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用机动脱粒机,其特征在于辅滚筒(3)在主滚筒(5)正上 方或上方偏后,辅滚筒(3)上有脱粒齿(4),主滚筒(5)上螺旋布置有脱粒齿(4),主、辅滚 筒旋转方向相反,且齿尖线速度比在1 : 0.65-1 : 0.74之间。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用机动脱粒机,其特征在于网筛(13)下的集料箱底部有螺 旋轴(12)螺旋轴(12)的轴端有扬谷器(16)和风机(17),扬谷器(16)通过管道与分离器 (20)侧壁连通,分离器(20)的上端通过管道与风机(17)连通,下端为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锋黄文俊代东明郑述东周明军孙聪蒋绍全罗国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鑫成丰机械有限公司蒋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