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立专利>正文

机动车前大灯自动变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51279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机动车前大灯自动变光装置由稳压电路1、单片机电路2(单片机含内置存储器及A D转换)、信号发射接收电路3、检测电路4、安全提示电路5、变光执行电路6、渐进变光控制电路7。使用时安装在机动车引擎盖和驾驶室内,与车内原有的点火开关11、变光开关12、近光灯8和远光灯9相接。当两辆加装了该装置的机动车夜间会车时,只要一方开启近光灯,则违章开启远光灯的另一方就被迫自动改变成近光灯。变成近光灯后,若该车需打超车灯或紧急提示信号,仍可间歇性使用远光灯。待会车过后远光灯将自行恢复。这就可避免会车时远光灯眩目,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安全行车。该装置安装方便,工作可靠,不影响机动车其它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辆的光学照明装置所用的电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机动 车前大灯自动变光装置。
技术介绍
机动车前大灯具备远光、近光两种照度功能。机动车在夜间正常行驶时,一般采用 远光灯照明,而当两车交会时,为防止远光眩目,避免由此产生的交通安全事故,国家交通 部关于机动车安全规定机动车夜间会车时,在相距离150M外,会车双方就应该主动将前 照灯变为近光灯照明,由于机动车远、近光的变换是由驾驶员手动操纵,因驾驶员疏忽、素 质低下、恶意开启等原因,目前机动车夜间安全会车不尽人意,夜间因远光灯眩目导致的交 通事故时有发生,不利于安全行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机动车在夜间会车时因长开远光灯而造成交通事故的问题,本专利技术 的目的,乃是提供一种迫使机动车将远光灯自动转变为近光灯的机动车前大灯自动变光装 置,从而确保夜间会车时的安全行车。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如下。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的电原理方框图,本专利技术由稳压电路1、 单片机电路2、信号发射接收电路3、检测电路4、安全提示电路5、变光执行电路6、渐进变 光控制电路7连接组成,其中稳压电路1的输出端101分别连接到单片机电路2、信号发射 接收电路3的工作电源端以提供直流工作电源,单片机电路2的数据端口和控制端口分别 与信号发射接收电路3的数据端口和控制端口相连,单片机电路2的控制端口分别与变光 执行电路6、渐进变光控制电路7、检测电路4和安全提示电路5的控制端口相接,检测电路 4的输出端,一端与变光执行电路6的近光灯电流输入端连接在一起,另一端与渐进变光控 制电路7的输入端相连,检测电路4的工作电源端与变光执行电路6的工作电源端和渐进 变光控制电路7的工作电源端相连接。具有上述电路结构的本专利技术在安装使用时,将其稳压电路1的电源输入端与机动 车点火开关11的动触头端111相连接,将上述检测电路4的一个输出端与变光执行电路6 近光灯电流输入端的共连端跟近光灯8的电源输出端及机动车变光开关12的静触头端122 相连接,将上述检测电路4、变光执行电路6和渐进变光执行电路7的工作电源端与近光灯 8和远光灯9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然后接在机动车点火开关11的静触头端112上,变光 执行电路6和渐进变光执行电路7的输出端跟机动车变光开关12的另一静触头端123相 连接;同时,将检测电路4的另一个输出端与渐进变光控制电路7的输入端的共连端跟远光 灯9的电源输出端相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主机可安装在机动车引擎盖内或驾驶室空隙处,只需 将自身导线与机动车熔断盒内前大灯等的相关导线按上述连接关系连接即可。安全提示电 路5中的LED指示灯则可单独用导线引出接至驾驶室仪表盘与前挡风玻璃缝隙处,这样就 不致损坏机动车仪表盘。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工作原理描述的前提,是两辆夜间会车的机动车上都装 设了本专利技术前大灯自动变光装置。接通机动车点火开关11,机动车车内电源10便向稳压电 路1供电,稳压电路1的输出端101向单片机电路2、信号发射接收电路3提供稳定的直流工 作电源。在行车时需开启近光灯8时,将机动车变光开关12的动触头从121空档打向122 近光档。车内电源10给近光灯8供电而将其启亮,此时车内电源10还作用于单片机电路 2的控制端,经单片机电路2判断为高电平,输出信号给信号发射接收电路3,使其向会车的 对方机动车发射一定频率的变光信号,并在单片机电路2内部程序的运作下经若干秒后停 止发射。当需要开启远光灯9时,则将变光开关12打向123远光档,于是车内电源10向变 光执行电路6、渐进变光控制电路7提供直流工作电源,且同时经渐进变光控制电路7的场 效应管V2向远光灯9供电而启亮远光灯9。与此同时,渐进变光控制电路7将远光灯开启 的信号作用于单片机电路2并经判断为高电平,经其内部程序设定的时间(一般可设定为 0. 2秒)后,若此高电平仍然不变,单片机电路2便输出信号给信号发射接收电路3,使信号 发射接收电路3处于接收变光信号状态。否则,则返回开始状态,这0.2秒的延时接收变光 信号,可确保机动车任何时候均可间歇地开启远光灯9 (如打超车及紧急提示灯时)。当信 号发射接收电路3处于接收变光信号状态并接收到会车的对方机动车发来的变光信号后, 单片机电路2的控制端送出信号给变光执行电路6的输入端,使变光执行电路6中的场效 应管Vl导通,于是近光灯8启亮,同时单片机电路2启动延时渐进变光程序,即在若干秒内 从其控制端输出脉冲宽度逐渐增大的系列脉冲给渐进变光控制电路7的输入端,经渐进变 光控制电路7转变成从Nv (Nv为机动车车内电源10的电源电压)到OV的远光灯电压,此 电压送给远光灯9使其由亮到暗。单片机电路2执行渐进变光程序,整个变光过程可设为 15S,其中远光灯9上的电压由Nv变为OV为5S,ov维持时间为IOS ;这期间单片机电路2 间断地送出控制信号给安全提示电路5,使其所含的LED指示灯呈闪烁状(明暗交替),以 作为辅助安全提示。当远光灯9完全变暗并经过10秒钟后(即整个会车时的15S变光过 程完成后),单片机电路2的控制端送出信号给变光执行电路6和渐进变光控制电路7的 输出端,使场效应管Vl截止,V2导通,于是近光灯8熄灭,远光灯9启亮,机动车重新恢复 远光灯照明。同时由于本专利技术单片机含内置存储器,因而系统可根据要求记录、保存、删除 多种信息,根据单片机电路2内设程序要求,信号发射接收电路3除可发射和接收变光信号 外,还可以发射和接收其它信号,如可以在接收提示信号后将保留在存储器内的自身密码 信息发射出去。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①通过强制性变光达到双方文明会车的目的。由于该系统 采用单片机控制电路,该系统所有动作均由单片机内置程序指挥,装有该系统的机动车开 启远光灯行驶时,当接收到变光信号后,单片机执行渐进变光程序,近光启亮,远光渐渐熄 灭,在被变光期间(15S),在程序指示下,机动车可以间隙性地使用远光灯,如打超车灯及 紧急提示,除此之外,机动车无法固定使用远光灯。这样可以杜绝部分驾驶员被变光之后, 通过调整大灯变光开关又迅速恢复使用远光灯照明,确保整个会车过程的完成。同时,由于 被变光过程具有明显的强制性,有利于该机动车也主动变光。达到双方文明会车的目的。② 可确保驾驶员夜间行车安全。机动车在被强制变光期间,近光灯全亮,远光灯渐渐熄灭,整 个过程视觉自然,无突变感,确保驾驶员夜间行车安全。同时位于驾驶室内的安全提示电路 5中LED指示灯保持高亮度闪烁,作出安全辅助提示。③安装使用方便。如前所述,该变光装置安装时无须改变机动车自有电路,并且使用机动车自有电源,所有操作均由机动车自 有前大灯变光开关控制。当开启近光灯时,该变光装置可发射变光信号,当开启远光灯时, 该变光器可接收变光信号,并自动产生相关动作,使用方便。④具有完备的发射、接收和记 录功能。如前所述,由于单片机电路2中单片机含内置存储器,其信号发射接收电路3除可 接收发射变光信号外,还可以接收或发射其它信号,当接收到外界发出的特殊提示信号后, 系统可将保存在存储器内的自身密码信息发射出去。因此,在某个地区,若机动车统一安装 该装置,外系统可通过向机动车发射提示信号,并根据该机动车发射出来的特定的自身密 码信息对其身份进行自动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前大灯自动变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稳压电路(1)、单片机电路(2)、信号发射接收电路(3)、检测电路(4)、安全提示电路(5)、变光执行电路(6)、渐进变光控制电路(7)连接组成,其中稳压电路(1)的输出端(101)分别连接到单片机电路(2)、信号发射接收电路(3)的工作电源端以提供直流工作电源,单片机电路(2)的数据端口和控制端口分别与信号发射接收电路(3)的数据端口和控制端口相连,单片机电路(2)的控制端口分别与变光执行电路(6)、渐进变光控制电路(7)、检测电路(4)和安全提示电路(5)的控制端口相接,检测电路(4)的输出端,一端与变光执行电路(6)的近光灯电流输入端连接在一起,另一端与渐进变光控制电路(7)的输入端相连,检测电路(4)的工作电源端与变光执行电路(6)和渐进变光控制电路(7)的工作电源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动车前大灯自动变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稳压电路(1)、单片机电路O)、 信号发射接收电路C3)、检测电路(4)、安全提示电路( 、变光执行电路(6)、渐进变光控制 电路(7)连接组成,其中稳压电路⑴的输出端(101)分别连接到单片机电路O)、信号发 射接收电路(3)的工作电源端以提供直流工作电源,单片机电路O)的数据端口和控制端 口分别与信号发射接收电路⑶的数据端口和控制端口相连,单片机电路⑵的控制端口 分别与变光执行电路(6)、渐进变光控制电路(7)、检测电路(4)和安全提示电路(5)的控 制端口相接,检测电路(4)的输出端,一端与变光执行电路(6)的近光灯电流输入端连接在 一起,另一端与渐进变光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立
申请(专利权)人:赵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