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附件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51272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附件盒,盒盖、盒体、支撑架后座通过轴扣活动连接;盒体内设置支撑架后座、第一附件支撑架、第二附件支撑架;第一附件支撑架通过连杆和第二附件支撑架活动连接;第一附件支撑架设有第一收容空间,第二附件支撑架设有第二收容空间连动。盒盖、盒体、第一附件支撑架三者之间的可活动的转轴连接;第二附件支撑架与盒体之间通过盒体内侧孔和第二附件支撑架上的转轴连接;第二附件支撑架设置有第二附件支撑架侧面槽,第二附件支撑架后盖上设置有第二附件支撑架后盖凸块,第二附件支撑架侧面槽与第二附件支撑架后盖凸块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互换性高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体涉及一种用来盛装附件的附件盒,具体涉及一种用来盛装钻头、 螺丝批头等尺寸不等、长短不一附件的附件盒。
技术介绍
附件盒用来盛装钻头、螺丝批头等附件。传统的附件盒大多为上下盖分离结 构,打开盖子后就弃在一边,容易丢失;少数附件盒采用转轴的方式连接起来,但是, 打开盒体后附件盒平置于台面上,所占用空间较大,且使用不方便;不少附件盒内设置 有多个独立的收容空间固定于盒体内,一次只能打开一个或多个收容空间,不能打开全 部的收容空间。鉴于以上已有附件盒存在的缺点,设计一种可以克服以上缺点的附件盒的需求 显然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附件盒,以解决现有附件盒所存 在的诸多不足之处。本技术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附件盒,包括盒盖、盒体和轴扣,所述盒盖和盒体通过轴扣连接,其特征 在于,所述盒体内设置支撑架后座、第一附件支撑架、第二附件支撑架;盒盖、盒体、支撑架后座通过轴扣活动连接;第一附件支撑架通过连杆和第二附件支撑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附件支撑架安装于支撑架后座上,通过轴扣上的轴与盒体侧面孔、盒 盖侧面孔、支撑架后座侧面孔配合,从而形成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附件盒(9),包括盒盖(1)、盒体(2)和轴扣(3),所述盒盖(1)和盒体(2)通过轴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2)内设置支撑架后座(4)、第一附件支撑架(5)、第二附件支撑架(6);盒盖(1)、盒体(2)、支撑架后座(4)通过轴扣(3)活动连接;第一附件支撑架(5)通过连杆(8)和第二附件支撑架(6)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附件支撑架(5)安装于支撑架后座(4)上,通过轴扣上的轴(301)与盒体侧面孔(201)、盒盖侧面孔(101)、支撑架后座侧面孔(401)配合,从而形成盒盖(1)、盒体(2)、第一附件支撑架(5)三者之间的可活动的转轴连接;所述第二附件支撑架(6)与盒体(2)之间通过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附件盒(9),包括盒盖⑴、盒体⑵和轴扣(3),所述盒盖⑴和盒体(2)通 过轴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2)内设置支撑架后座(4)、第一附件支撑架(5)、第二附件支撑架(6);盒盖(1)、盒体(2)、支撑架后座(4)通过轴扣(3)活动连接;第一附件支撑架(5)通过连杆(8)和第二附件支撑架(6)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附件支撑架(5)安装于支撑架后座(4)上,通过轴扣上的轴(301)与盒体侧 面孔(201)、盒盖侧面孔(101)、支撑架后座侧面孔(401)配合,从而形成盒盖(1)、盒体 (2)、第一附件支撑架(5)三者之间的可活动的转轴连接;所述第二附件支撑架(6)与盒体(2)之间通过盒体内侧孔(208)和第二附件支撑架上 的转轴(604)配合形成可活动的转轴连接;第一附件支撑架(5)与第二附件支撑架(6)之间通过第一附件支撑架侧面上的转轴 (501)与连杆孔(801)配合、第二附件支撑架上的转轴(604)与连杆孔(801)配合而形成 了连杆连接;第一附件支撑架(5)上设置第一收容空间(503),第二附件支撑架(6)也上设置第二 收容空间(603);第一附件支撑架(5)的第一收容空间(503)通过连杆(8)与第二附件支 撑架(6)的第二收容空间(603)连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附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1)侧边上设置有盒 盖斜面(102),盒体(2)侧边上设置有盒体斜面(202),所述盒盖斜面(102)与盒体斜面 (202)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弘佳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