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际军专利>正文

一种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49829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伞,在底座中安装伞杆、手摇柄、油泵、油箱,伞杆制成中空作为油缸。柱塞代替上部伞杆,顶端连接上巢,下端连接活塞,安装在伞杆的油缸中,伞骨连接撑挡安装在伞杆的伞巢和上巢中。当通过手摇柄摇动油泵后,将换向阀转在“收”的位置,高压油推动活塞,带动柱塞向上升,伞骨与撑挡的连接点靠近伞杆,将伞面收拢。如果把换向阀转至“开”的位置,高压油将推动活塞向下行,撑挡与伞骨的接点离开伞杆,将伞面撑开。(*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商业、野外作业遮蔽强烈阳光和雨水,以液压为动力的伞具。
技术介绍
现今,商业、野外作业中使用的大伞有二个明显的缺点,一是,伞面越大要打开伞 的撑力就越大,有时一个人根本就打不开,需要二三个人帮忙才能打开,另一个缺点就是伞 阴面的布风阻力大,也就是风阻大,稍有风易使伞摇晃,甚至倒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伞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伞,该伞设置液压推动装置,使打开 伞变得省力,另外伞面设置有透风层,能减少风阻,使竖立的伞更加稳固。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伞杆固定在底座中,在底座的 空间中,手摇油泵固定在一侧,而油箱安装在另一侧。伞杆制成中空,做成液压油缸,伞杆的 上部份以柱塞代替,柱塞的下部连接活塞,安装在油缸中,把油缸分成上下两个空间,上下 空间分别用油管接通油泵和换向阀,伞骨的一头连接在柱塞顶端的上巢中,中间与撑档连 接,撑档的另一头连接在伞杆(油缸)的上端的伞巢中,伞布铺设在伞面上,伞布成瓦状层 层覆盖,每层上端固定在伞骨上,下端用线绳连接固定在伞骨上,当风从下面往上吹时,由 于伞布下端有线绳连接有一定的空间,伞布就会向上掀起,形成气流通道,从而减少风阻, 使竖立的伞更加稳固。伞骨、撑档以及伞杆的连接点均是枢接方式连接。使用时用手摇动 泵油,把换向阀转至收的位置,液压油的高压端通向油缸的下部空间,上部空间的油液泄 往油箱,活塞推动柱塞向上伸,并带动伞骨与撑档的连接点向伞杆靠拢,伞面随着柱塞的上 升面逐渐收拢。若把转换阀转至开的位置,高压油通向油缸上部空间,下部空间的油液 泄往油箱,活塞与柱塞向下移动,带动伞骨与撑档的连接点离开伞杆,随着柱塞的下移把伞 面打开。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伞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底座,2、手摇柄,3、油泵,4、进(出)口油管,5、换向阀,6、进出油孔,7、 活塞,8、伞面,9、撑档,10、柱塞,11、伞骨,12、上巢,13、油缸,14、伞杆,15、进出油孔,16、油箱。具体实施方式在底座1的空间内安装油泵3连接底座上面的手摇柄2,油箱16安装在底座的另 一侧,油泵3、油箱16、油缸13、换向阀5用油管4相连接,油管接通进出油孔6和15伞杆14固定在底座的中间,换向阀设在伞杆的下部,油缸13设置在伞杆14内,柱塞10作为伞杆上 部连接活塞7安装在油缸内,撑档9 一头枢接伞杆下部上端的伞巢中,另一头枢接伞骨11, 伞骨的上端枢接在伞杆上部顶端的上巢12中,伞布成瓦状层层覆盖在伞骨上形成伞面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伞,伞杆固定在底座中,手摇柄、油泵相连接安装在底座的空间中,油箱安置在底座空间的另一侧,伞面的伞骨由撑挡连接在伞杆的伞巢中,伞骨的尖部连接在伞杆上部柱塞顶端的上巢中,其特征是:伞杆成中空状制成油缸,柱塞顶端作为上部伞杆连接上巢,下端连接活塞安装在下部伞杆的油缸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伞,伞杆固定在底座中,手摇柄、油泵相连接安装在底座的空间中,油箱安置在底座空间的另一侧,伞面的伞骨由撑挡连接在伞杆的伞巢中,伞骨的尖部连接在伞杆上部柱塞顶端的上巢中,其特征是伞杆成中空状制成油缸,柱塞顶端作为上部伞杆连接上巢,下端连接活塞安装在下部伞杆的油缸中。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伞,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际军
申请(专利权)人:陈际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