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熨斗自动断电控制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49235 阅读: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电熨斗自动断电控制模块,涉及一种电熨斗的辅助设备。提供一种具有位置状态检测灵敏度高、可靠性高、模块体积小、综合应用成本低、便于批量生产、节能明显等优点的电熨斗自动断电控制模块。设有上盖板、金属球、电路印制板、控制芯片、底座和引脚,其中PCB板采用双面印制板,PCB板上表面设有3个电极板,金属球放置在3个电极板上,相邻2个电极板构成一个电容,控制芯片设在PCB板下表面,引脚设于底座两侧,所述3个电极板与控制芯片连接;上盖板设于底座上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熨斗自动断电控制模块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熨斗的辅助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型电熨斗自动断 电控制模块。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熨斗断电控制一般采用电感式传感器与独立的控制芯片组合控制,或 者采用光电式传感器与独立的控制芯片组合控制,在实际应用中所需的元器件多,所占 的体积大,可靠性相对较差。而且,现有的电熨斗断电时间单一,电熨斗通电加热时间 较长,不利于节能环保。中国专利CN2330685公开一种电熨斗的自动断电保护装置,包括一检知控制 器,检知控制器包括一中空封闭的盒体及一光电控制开关,光电控制开关两侧具有相对 应而设的一光发射元件与一光接收元件;盒体内设有一片状摆垂,片状摆垂中央底部凹 空设有一槽孔,上方设有一连杆,连杆上端与盒体相枢接,片状摆垂悬垂于光发射元件 与光接收元件之间。所述光电控制开关是一光耦合器;盒体下方凸设一卡榫,片状摆垂 的摆动方向平行于由熨斗前端到后端的纵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位置状态检测灵敏度高、可靠性高、模块 体积小、综合应用成本低、便于批量生产、节能明显等优点的电熨斗自动断电控制模 块。本技术设有上盖板、金属球、电路印制板(PCB板)、控制芯片、底座和引 脚,其中PCB板采用双面印制板,PCB板上表面设有3个电极板,金属球放置在3个电 极板上,相邻2个电极板构成一个电容,控制芯片设在PCB板下表面,引脚设于底座两 侧,所述3个电极板与控制芯片连接;上盖板设于底座上部;所述3个电极板的相邻电 极板之间可采用锯齿形边线,并且相邻电极板中的一个电极板的一边的凸齿与相邻电极 板中的另一个电极板的凹齿啮合,以增大电容的变化量。所述电极板可采用铜箔电极板,当金属球处于相邻电极板上方时,对应的电极 板所构成的电容增大;电容量的变化通过设于PCB板下表面的控制芯片处理,即可输出 不同信号,从而判断出物体所处位置状态。所述控制芯片可采用节能型电熨斗控制芯片(例如XLT125型控制芯片);所述 金属球可采用钢珠等,所述金属球可设1 2颗;所述引脚可采用3 8根金属引脚。本技术由于采用控制芯片,因此具有处理外部电容量变化、处理不同自动 断电时间和处理节能通断电等能力(节能通断电指提前断电后间隔一定时间再短时间通 电的方式)。本技术可以根据所处位置状态(包括平放、竖放、侧放等)输出不同信号 或按不同定时长度及不同定时时段输出不同控制信号,模块输出信号可以控制外部继电器、LED灯、蜂鸣器、氖灯等器件。另外,本技术具有定时准确、灵敏度高、体积 小、可靠性高等特点。本技术不仅具有位置状态检测灵敏度高、可靠性高、模块体积小、综合应 用成本低、便于批量生产、节能明显等优点,而且由于自动断电时间缩短,增加短时间 加热功能,使电熨斗在保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节约了电能,因此符合节能环保型产品要 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极板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控制芯片(XLT125型)内部电路结构组成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和2,本技术实施例设有上盖板1、金属球2、电路印制板(PCB 板)3、控制芯片4、底座5和引脚6,其中PCB板3采用双面印制板,PCB板3上表面设 有均勻分布的3个电极板7 9,金属球2放置在3个电极板7 9上,相邻电极板7和 8,以及相邻电极板8和9分别构成一个电容,控制芯片4设在PCB板3下表面,引脚6 设于底座5两侧,所述3个电极板7 9与控制芯片4连接;上盖板1设于底座5上部。所述3个电极板7 9可采用铜箔电极板,当金属球2处于相邻电极板7和8, 或相邻电极板8和9上方时,对应的电极板所构成的电容增大;电容量的变化通过设于 PCB板3下表面的控制芯片4处理,即可输出不同信号,从而判断出物体所处位置状态。所述3个电极板7 9的相邻电极板之间可采用锯齿形边线,并且相邻电极板中 的一个电极板的一边的凸齿与相邻电极板中的另一个电极板的凹齿啮合,以增大电容的 变化量。所述金属球2可采用钢珠或其它金属球等,所述金属球2设2颗;所述引脚6可 采用3 8根金属引脚,所述模块通过3 8根金属引脚将外部信号引入或将内部信号输出ο控制芯片通过COB方式绑定于PCB板下表面。所述模块的定时时钟采用工频 50/60Hz 信号。所述上盖板1与底座5通过超声波方式装配,保证了模块的密封性,所述上盖板 1采用如图2所示的倾角,保证了外形美观且兼顾实用。参见图3,所述控制芯片4可采用节能型电熨斗控制芯片(例如XLT125型控制 芯片)O当控制模块上电后或者在平放与竖放之间转换后,OUT端输出高电平,发光二 极管LED1、LED2输出低电平;模块处于平放状态超过30s后,OUT端输出低电平, LEDU LED2输出1出50%占空比脉冲;模块处于竖放超51^11后,OUT输出低电平, LEDl保持电平,LED2输出IPiz 50%占空比脉冲;模块处于竖放超8η ι后,OUT输出 加高电平后输出低电平,LEDl保持电平,LED2输出加低电平后输出IHz 50%占空比脉冲;模块处于竖放超12min后,OUT输出加高电平后输出低电平,LEDl保持电平, LED2输出加低电平后输出IPiz 50%占空比脉冲;模块处于竖放超15min后,OUT保持 输出低电平,LEDl输出IHz 50%占空比脉冲,LED2保持输出IHz 50%占空比脉冲。当所述控制模块竖放超过5min时,电熨斗自动断电,缩短了电熨斗的加热时 间,节约了电能,同时为了不影响电熨斗的正常使用,在竖放8η ι和12η ι分别加热 3s,该功能实现了电熨斗的节能目的。节能型电熨斗的自动断电控制芯片将可靠性高的电容式传感器与节能自动断电 专用控制芯片组合成一体。1、控制芯片引脚功能DSIN——计时时钟频率输入端,工作时可将该端通过高阻值电阻接到交流电 网,此时电网频率即作为芯片的外部输入频率,内部计时时钟是由此时钟50(60)分频后 得到的。电路检测时可从此端输入高频振荡信号,从而实现电路的快速检测。2) VDD——电源。3) OUT——继电器输出控制端。该端口上电时输出高电平,若竖放持续时间超 过5min,该端输出低电平,若竖放持续时间超过8η ι,该端OUT输出加高电平后再输 出低电平,若竖放持续时间超过12η ι,该端输出加高电平再输出低电平,若竖放持续 时间超过15η ι,则该端输出低电平。该端口在平放持续30s后输出低电平。4) LED2——该端在上电时为低电平,节能态(竖放持续5min后)基本保持IPiz 50%占空比脉冲,第8η ι、第12η ι输出低电平加。竖放持续15η ι后保持IHz 50%占 空比脉冲输出。该端口在平放持续30s后输出IHz 50%占空比脉冲。5)LEDl——该端在上电时为低电平,节能态(竖放持续5η ι后)保持低电平, 竖放15η ι后输出IHz 50%占空比脉冲。该端口在平放持续30s后输出IHz 50%占空比 脉冲。6) GND——地线。2、控制芯片功能描述该控制芯片内含电容传感器及定时控制芯片,该控制芯片上电后,4脚OUT输 出高电平,2脚LEDl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熨斗自动断电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设有上盖板、金属球、电路印制板、控制芯片、底座和引脚,其中PCB板采用双面印制板,PCB板上表面设有3个电极板,金属球放置在3个电极板上,相邻2个电极板构成一个电容,控制芯片设在PCB板下表面,引脚设于底座两侧,所述3个电极板与控制芯片连接;上盖板设于底座上部;所述3个电极板的相邻电极板之间为锯齿形边线,并且相邻电极板中的一个电极板的一边的凸齿与相邻电极板中的另一个电极板的凹齿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熨斗自动断电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设有上盖板、金属球、电路印制板、控制 芯片、底座和引脚,其中PCB板采用双面印制板,PCB板上表面设有3个电极板,金属 球放置在3个电极板上,相邻2个电极板构成一个电容,控制芯片设在PCB板下表面, 引脚设于底座两侧,所述3个电极板与控制芯片连接;上盖板设于底座上部;所述3个 电极板的相邻电极板之间为锯齿形边线,并且相邻电极板中的一个电极板的一边的凸齿 与相邻电极板中的另一个电极板的凹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嘉祥季永安叶芯洲林益寿黄志诚冯柏军郭志辉杨紫胜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联创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