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45708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耳机,包括一壳体、一动圈式喇叭单体与一平衡电枢式喇叭单体。动圈式喇叭单体与平衡电枢式喇叭单体配置于壳体的一容纳空间。此耳机兼具动圈式喇叭单体发出的声音较为圆润的特性以及平衡电枢式喇叭单体的频率响应曲线较平坦的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耳机,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音质较佳的耳机。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电子产品无不朝向轻巧迷你化的趋势发展,人们随时随地都 可使用迷你化的电子产品,如收音机或随身听等。此外,由于个人数字产品的日渐普及,例 如常见的MP3随身听、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或笔记本电脑等,更是日常生活所不 可或缺的。另外,结合收音机与MP3功能的移动电话也已经出现。不论是上述何种电子产品,为了让用户在不干扰旁人的状况下聆听电子产品所提 供的声音信息,耳机已成为电子产品的必要配件。此外,耳机亦提供了聆听者较佳的声音传 输,使聆听者能清楚的听到及了解声音内容,不像在空气中传输声音会造成不清晰的情况, 且特别是在使用者移动期间,例如在运动、开车、激烈活动或吵杂的环境下亦不会受到影 响。传统耳机大多使用动圈式喇叭单体。动圈式喇叭单体虽然具有声音较为圆润的特 性,但其频率响应曲线却较为不平坦。另一种耳机则使用平衡电枢式喇叭单体,其具有频率 响应曲线较平坦的特性,但所产生的低音部分却不自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耳机,提供优良平坦频率响应曲线并可解决音质不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耳机包括一第一壳体、一动圈式喇叭单体与一平衡电枢式喇叭单体。动 圈式喇叭单体与平衡电枢式喇叭单体配置于第一壳体的一容纳空间。在本专利技术的耳机的一实施例中,动圈式喇叭单体包括一第二壳体、一喇叭振动系 以及一磁回路。喇叭振动系与磁回路配置于第二壳体的一第二容纳空间。此外,喇叭振动系 例如包括一振膜与配置于振膜上的一线圈。另外,磁回路例如包括一磁铁与一导磁盘。再 者,动圈式喇叭单体可还包括一保护网,配置于第二壳体的一开口。此外,动圈式喇叭单体 可还包括一电路板,配置于第二壳体外。在本专利技术的耳机的一实施例中,平衡电枢式喇叭单体包括一第二壳体、一发声组 件、一驱动组件以及一驱动杆。发声组件与驱动组件配置于第二壳体的一第二容纳空间。驱 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发声组件与驱动组件。此外,发声组件例如包括一框架与一振膜。框 架固定至第二壳体。振膜配置于框架。驱动杆的一端连接振膜。另外,驱动组件例如包括 一电枢、一线圈以及一组磁铁。电枢配置于第二壳体。线圈配置于电枢。一组磁铁配置于 电枢的一自由端的两侧。驱动杆的另一端连接电枢。在本专利技术的耳机的一实施例中,耳机还包括一耳垫,配置于第一壳体的一开口。基于上述,在本专利技术的耳机中,不仅因动圈式喇叭单体而有声音较为圆润的特性, 还因平衡电枢式喇叭单体而有频率响应曲线较平坦的特性。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3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耳机的剖视图。图2为图1的动圈式喇叭单体的剖面图。图3为图1的平衡电枢式喇叭单体的剖面图。图4为图1的耳机与传统耳机的频率响应曲线比较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0耳机1100,1210,1310 壳体1200动圈式喇叭单体1220喇叭振动系1222、1324 振膜1224,1334 线圈1230磁回路1232磁铁1234导磁盘1240保护网1250电路板1300平衡电枢式喇叭单体1320发声组件1322框架1330驱动组件1332电枢1336磁铁1340驱动杆1400耳垫S10、S20、S30 容纳空间P10、P20:开口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耳机的剖视图。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耳机1000包括一 壳体1100、一动圈式喇叭单体1200与一平衡电枢式喇叭单体1300。动圈式喇叭单体1200 与平衡电枢式喇叭单体1300都配置于壳体1100的一容纳空间SlO中。由上述本实施例的 耳机1000的构造可知,在单一个耳机1000内就配置了至少一个动圈式喇叭单体1200与至 少一个平衡电枢式喇叭单体1300。因此,耳机1000不仅具有声音较为圆润的特性,还具有 频率响应曲线较平坦的特性,进而获得较佳的音质。此外,本实施例的耳机1000可还包括 一耳垫1400,配置于壳体1100的一开口 P10。图2为图1的动圈式喇叭单体的剖面图。请参照图2,动圈式喇叭单体1200包括一壳体1210、一喇叭振动系1220以及一磁回路1230。喇叭振动系1220与磁回路1230配 置于壳体1210的一容纳空间S20中。举例而言,喇叭振动系1220例如包括一振膜1222与 一线圈1224。本实施例的振膜1222的周围固定至壳体1210,而线圈1224则配置于振膜 1222的下表面。另外,磁回路1230例如包括一磁铁1232与一导磁盘1234。当线圈1224 因为输入的电信号的变化而产生磁场的变化时,线圈1224的磁场会与磁铁1232的磁场互 相作用而导致线圈1224的移动,进而带动振膜1222产生振动以发出声音。此外,动圈式喇 叭单体1200可还包括一保护网1240,配置于壳体1210的一开口 P20。再者,动圈式喇叭单 体1200也可还包括一电路板1250,配置于壳体1210外。线圈1224的两端会电性连接至电 路板1250。图3为图1的平衡电枢式喇叭单体的剖面图。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的平衡电枢式 喇叭单体1300包括一壳体1310、一发声组件1320、一驱动组件1330以及一驱动杆1340。 发声组件1320与驱动组件1330配置于壳体1310的一容纳空间S30中。驱动杆1340的两 端分别连接发声组件1320与驱动组件1330。此外,发声组件1320例如包括一框架1322与 一振膜1324。框架1322固定至壳体1310。振膜1324配置于框架1322。另外,驱动组件 1330例如包括一电枢1332、一线圈1334以及一组磁铁1336。电枢1332配置于壳体1310。 线圈1334配置于电枢1332。一组磁铁1336配置于电枢1332的一自由端的两侧。驱动杆 1340的一端连接振膜1324。驱动杆1340的另一端连接电枢1332。当线圈1334因为输入 的电信号的变化而产生磁场的变化时,电枢1332的感应磁场也会随之变化。由于电枢1332 的感应磁场与磁铁1336的磁场的互相作用,电枢1332位于两个磁铁1336之间的部分将上 下往复振动,进而通过驱动杆1340而带动振膜1324产生振动以发出声音。图4为图1的耳机与传统耳机的频率响应曲线比较图。请参照图4,曲线ClO为图 1的耳机1000的频率响应曲线,耳机1000包括了动圈式喇叭单体1200与平衡电枢式喇叭 单体1300。曲线C20为只有动圈式喇叭单体的耳机的频率响应曲线。曲线C30为只有平衡 电枢式喇叭单体的耳机的频率响应曲线。由曲线C20可发现只有动圈式喇叭单体的耳机的 频率响应曲线较不平坦,由曲线C30则可发现只有平衡电枢式喇叭单体的耳机尽管频率响 应曲线较平坦但是音色不自然。曲线ClO则显示图1的耳机1000不仅具有声音较为圆润 的特性,还具有频率响应曲线较平坦的特性,故具有较佳的声音特性。综上所述,在本专利技术的耳机中,由于同时配置了动圈式喇叭单体与平衡电枢式喇 叭单体,因此不仅有声音较为圆润的特性,还因此有频率响应曲线较平坦的特性,最终获得 较佳的音质。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 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耳机,包括:  一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容纳空间;  一动圈式喇叭单体,配置于该第一容纳空间;以及  一平衡电枢式喇叭单体,配置于该第一容纳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包括一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容纳空间; 一动圈式喇叭单体,配置于该第一容纳空间;以及 一平衡电枢式喇叭单体,配置于该第一容纳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喇叭,其中该动圈式喇叭单体包括 一第二壳体,具有一第二容纳空间;一喇叭振动系,配置于该第二容纳空间;以及 一磁回路,配置于该第二容纳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其中该喇叭振动系包括一振膜与配置于该振膜上的一 线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其中该磁回路包括一磁铁与一导磁盘。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喇叭,其中该动圈式喇叭单体还包括一保护网,配置于 该第二壳体的一开口。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喇叭,其中该动圈式喇叭单体还包括一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宗隆
申请(专利权)人:固昌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