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嚼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447 阅读:7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嚼子,由两主体组成,两主体的一端分别活动接设一捆绑僵绳的环体,两主体的另一端分别成型有扣接部,两主体通过扣接部接合在一起,其中在任一主体的扣接部上相对另一主体的扣接部设有一阻挡装置,当向马嘴方向拉扯僵绳时,一主体相对于另一主体的运动产生一阻挡作用,使两主体向马嘴方向的夹角大于马嘴的宽度,当用力过大时,对马嘴不会产生伤害。(*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Brank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orse bit, consisting of two main body, one end of the two ring main body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 stiff rope binding activity, the other end of the two main bodies are formed by fastening part, two main buckling parts joined together in any body of the buckle portion of the phase of the other a body of the buckle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blocking device, when the direction of the horse's mouth to pull stiff rope, a body with respect to another main motion produces a blocking effect, so that the two angle subject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horse's mouth is larger than the width of the horse's mouth, when the force is too large, the injury to the horse's mouth will not produ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马嚼子,属于马具领域。常见的马嚼子分为“横杠式”与“组合式”两种,由于“横杠式”的马嚼子灵活性不佳,初学者多使用“组合式”的马嚼子。如附图说明图1、2所示为一常见的“组合式”马嚼子,由主体A、B组成,主体A、B的一端分别活动接设有环体A1、B1,以便于捆绑僵绳,主体A、B的另一端分别成型有相互垂直的扣环A2、B2(该图所示主体A的扣环A2为水平设置,主体B的扣环B2为垂直设置),主体A、B即通过扣环A2、B2而相互扣接在一起,且可作相对上下或前后的运动,以形成一灵活性好的马嚼子。上述结构的马嚼子,其活动固然灵活,但当骑士骑在马背上用力拉扯僵绳,尤其是想让急驰中的马儿停下时,骑士拉扯僵绳的力量很大,由于马嚼子的主体A、B受僵绳的作用而向马嘴方向收拢运动,这样主体A、B极易夹伤马嘴,对马儿产生伤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避免夹伤马嘴且灵活性佳的马嚼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马嚼子,由两主体组成,两主体的一端分别活动接设一捆绑僵绳的环体,两主体的另一端分别成型有扣接部,两主体通过扣接部接合在一起,其中在任一主体的扣接部上相对另一主体的扣接部设有一阻挡装置。上述的马嚼子,其中两扣接部可设为两相互垂直的扣环,其中一水平扣环的后部的线径大于另一垂直扣环的内径。上述的马嚼子,其中在两主体之间加设一连接扣,两主体的扣环皆为垂直设置,则连接扣的两边各成型一水平的扣环,两扣环后部的线径大于两主体垂直扣环的内径。上述的马嚼子,其中连接扣两端分别通过两两连接片与两主体连接在一起,两两连接片上分别设有相互阻挡的挡墙。上述的马嚼子,其中两主体的扣接部通过枢轴枢接在一起,且在任一扣接部上设有一挡片。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马嚼子的一主体水平扣环的后半部线径大于另一主体垂直扣环的内径,当向马嘴方向拉扯僵绳时,一主体相对于另一主体向马嘴方向转动时,水平扣环的后半部则会对垂直扣环的运动产生一阻挡作用,使两主体向马嘴方向的夹角大于马嘴的宽度,当用力过大时,对马嘴不会产生伤害;同时两主体之间的相对运动仍旧灵活如固。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图1为习用品的立体图;图2为习用品的动作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立体组合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仍由具有弧形的两主体1、2组成(弧形的设置是便于配合马嘴及分辨装配方向),两主体1、2的一端分别活动接设一环体11、21,僵绳(图中未示出)即捆绑于两体11、21上,在两主体1、2的另一端分别成型有相互垂直的扣环12、22(本图中扣环12为水平设置,扣环22为垂直设置),主体1、2即通过扣环12、22相互扣接在一起,本技术的关键是在于在扣环12的朝主体1、2的弧形方向设置一阻挡部121,阻挡部121的线径大于扣环22的内径;在扣环12的背朝主体1、2的弧形方向设置一自由部122,自由部122的线径小于扣环22的内径,则主体2相对主体1在自由部122的位置灵活运动,当骑士在马在马背上用力拉扯僵绳时,主体2相对主体1向马嘴方向收拢运动,由于主体1扣环12的阻挡部121会阻挡主体2的扣环22向马嘴方向转动,则两主体1、2之间始终保持一大于马嘴宽度的夹角,而不会伤害到马嘴。如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是在主体1、2之间加设一连接扣3,主体1、2的扣环12、22皆为垂直设置,则连接扣3的两边各成型一水平的扣环31,两扣环31上仍设有阻挡部311及自由部312,其动作方式同实施例1,在此不赘述。再配合图5、6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3,一连接扣3两端分别通过两两连接片4、5与两主体1、2连接在一起,两两连接片4、5上分别设有相互阻挡的挡墙41、51,两连接片4分别固定在连接扣3的两端上,两连接片5分别固定在两主体1、2一端的腔室12、22内,连接扣3连同两连接片4活动固定在两主体1、2一端的腔室12、22内。当骑士在马背上拉扯僵绳时,两主体1、2相对连接扣3转动,由于挡墙41、51的设置而限定马嚼子的两主体1、2无法向马嘴方向夹紧而有效的保护了马儿不受伤害,同时又不影响马嚼子的灵活性。配合图7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4,是在两主体1、2的一端形成扣接部12、22,扣接部12、22通过枢轴枢接在一起,在其中一主体1的扣接部12上设置一挡片121,则可限制主体1相对主体2向马嘴方向运动,以保证马嘴不受伤害的同时,其仍具备向前灵活运动的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嚼子,由两主体组成,两主体的一端分别活动接设一捆绑僵绳的环体,两主体的另一端分别成型有扣接部,两主体通过扣接部接合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在任一主体的扣接部上相对另一主体的扣接部设有一阻挡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嚼子,由两主体组成,两主体的一端分别活动接设一捆绑僵绳的环体,两主体的另一端分别成型有扣接部,两主体通过扣接部接合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在任一主体的扣接部上相对另一主体的扣接部设有一阻挡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嚼子,其特征在于两扣接部可设为两相互垂直的扣环,其中一水平扣环的后部的线径大于另一垂直扣环的内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嚼子,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锡漳
申请(专利权)人:茂欣厦门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