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舒适型马护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5502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舒适型马护踝,包括马护踝主体,所述马护踝主体自内向外包括依次设置的里层和面层,所述马护踝主体包括包裹在马腿上的固定部、由固定部的底端中部向下延伸设置的用于包覆马腿踝骨部的包覆部,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将马护踝固定在马腿上的固定结构,所述包覆部呈半椭圆形,所述包覆部为曲面,其中部自马护踝的内侧向外侧的方向突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马护踝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其包覆部的半椭圆形设计使得马护踝穿上后包覆部仅包裹踝骨部突出部分,既能很好的保护踝骨又不至于对踝骨有过多的束缚而影响其活动,而包覆部的曲面设计,能保证包覆部能与踝骨部的贴合性,从而保证防护效果的同时又能保证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舒适型马护踝
本技术涉及马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舒适型马护踝。
技术介绍
马匹经常长时间快速奔跑,且常伴随跳跃等大幅动作,此过程马腿极易受伤,尤其马腿突出的踝骨部,极易发生碰撞而受伤,如马前腿的踝骨部与马后腿的马蹄相撞等,因此需给马腿戴上护具以保护马腿,然现有市面上基本都是用于保护马腿膝盖的护具,严重忽视了对马腿踝骨部的保护,鉴于此,本申请专利技术人专利技术了一种用于保护马腿踝骨部的舒适型马护踝。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保护马腿踝骨部的舒适型马护踝。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舒适型马护踝,包括马护踝主体,所述马护踝主体自内向外包括依次设置的里层和面层,所述马护踝主体包括包裹在马腿上的固定部、由固定部的底端中部向下延伸设置的用于包覆马腿踝骨部的包覆部,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将马护踝固定在马腿上的固定结构,所述包覆部呈半椭圆形,所述包覆部为曲面,其中部自马护踝的内侧向外侧的方向突出。进一步地,所述里层包括橡胶发泡层及包覆贴合在橡胶发泡层外表面的佳积布,所述面层由TPU注塑成型,所述里层与面层之间设有一记忆海绵缓冲层。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于面层一侧的至少一个蘑菇钉、至少一个设于面层另一侧与蘑菇钉一一匹配的松紧带,所述松紧带包括与面层连接的连接端、与连接端相对的扣合端,所述扣合端上设有与蘑菇钉匹配卡合的卡孔。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松紧带上设有多个卡孔,每个所述松紧带上的卡孔沿着松紧带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进一步地,所述卡孔呈葫芦形,其包括孔径较大的卡入部、孔径较小的卡合部,所述卡入部至卡合部的方向与松紧带连接端至扣合端的方向一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马护踝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其包覆部的半椭圆形设计使得马护踝穿上后包覆部仅包裹踝骨部突出部分,既能很好的保护踝骨又不至于对踝骨有过多的束缚而影响其活动,而包覆部的曲面设计,能保证包覆部能与踝骨部的贴合性,从而保证防护效果的同时又能保证舒适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马腿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马护踝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马腿,11-膝盖,12-胫骨部,13-踝骨部,20-马护踝主体,21-固定部,22-包覆部,30-固定结构,31-蘑菇钉,32-松紧带,33-卡孔,331-卡入部,332-卡合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实施例参照图1所示,为马腿10的示意图,其主要包括膝盖11、胫骨部12和踝骨部13,参照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舒适型马护踝,用于包覆穿戴在马腿10上而保护马腿10的踝骨部13,具体包括马护踝主体20,所述马护踝主体20自内向外包括依次设置的里层和面层,所述马护踝主体20包括包裹在马腿10上的固定部21、由固定部21的底端中部向下延伸设置的用于包覆马腿10踝骨部13的包覆部22,所述固定部21上设有将马护踝固定在马腿10上的固定结构30,所述包覆部22呈半椭圆形,所述包覆部22为曲面,其中部自马护踝的内侧向外侧的方向突出,包覆部22的半椭圆形设计使得马护踝穿上后包覆部22仅包裹踝骨部13突出部分(易撞伤部位),既能很好的保护踝骨又不至于对踝骨有过多的束缚而影响其活动,而包覆部22的曲面设计,能保证包覆部22能与踝骨部13的贴合性,从而保证防护效果的同时又能保证舒适性。所述里层包括橡胶发泡层及包覆贴合在橡胶发泡层外表面的佳积布(橡胶发泡层两面均贴合有佳积布),所述面层由TPU注塑成型,所述里层与面层之间设有一记忆海绵缓冲层,佳积布舒适性好,从而可提高马匹的舒适感,而记忆海绵由开放式细胞结构球体构成,具有明显的慢回弹特性,其可平均分配局部压力,而不在某个部位产生集中的压力,从而可提升马匹的舒适感。参照图2所示,所述固定结构30包括设于面层一侧的至少一个蘑菇钉31、至少一个设于面层另一侧与蘑菇钉31一一匹配的松紧带32,具体的,所述蘑菇钉31和松紧带32的数量均为两个,马护踝体量小,此数量设计即可将其牢牢固定,当然其数量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在此不做限制。其中所述松紧带32包括与面层连接的连接端、与连接端相对的扣合端,所述扣合端上设有与蘑菇钉31匹配卡合的卡孔33,每个所述松紧带32上设有多个卡孔33,每个所述松紧带32上的卡孔33沿着松紧带32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具体的,每个松紧带32上设有三个卡孔33,多个卡孔33设计使得马护踝可适用于不同粗细的马腿10,如此可提高其通用性。本实施例中,所述卡孔33呈葫芦形,其包括孔径较大的卡入部331、孔径较小的卡合部332,所述卡入部331至卡合部332的方向与松紧带32连接端至扣合端的方向一致,其中蘑菇钉31包括钉杆和设置在钉杆端部的钉帽,钉帽的直径远大于钉杆的直径而形似蘑菇,卡入部331的孔径大于蘑菇钉31的钉帽的直径,卡合部332的孔径大于钉杆的直径而小于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舒适型马护踝,其特征在于,包括马护踝主体,所述马护踝主体自内向外包括依次设置的里层和面层,所述马护踝主体包括包裹在马腿上的固定部、由固定部的底端中部向下延伸设置的用于包覆马腿踝骨部的包覆部,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将马护踝固定在马腿上的固定结构,所述包覆部呈半椭圆形,所述包覆部为曲面,其中部自马护踝的内侧向外侧的方向突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舒适型马护踝,其特征在于,包括马护踝主体,所述马护踝主体自内向外包括依次设置的里层和面层,所述马护踝主体包括包裹在马腿上的固定部、由固定部的底端中部向下延伸设置的用于包覆马腿踝骨部的包覆部,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将马护踝固定在马腿上的固定结构,所述包覆部呈半椭圆形,所述包覆部为曲面,其中部自马护踝的内侧向外侧的方向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舒适型马护踝,其特征在于:所述里层包括橡胶发泡层及包覆贴合在橡胶发泡层外表面的佳积布,所述面层由TPU注塑成型,所述里层与面层之间设有一记忆海绵缓冲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爽丁运刚许丽梅马祯华吴曙春
申请(专利权)人:茂欣厦门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