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志程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甘蔗剥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41500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甘蔗剥叶装置,包括扶蔗轮对、剥叶轮对和第一导出轮对,剥叶轮对中的剥叶轮在轮轴上设有放射状的剥叶板;在所述剥叶轮对和第一导出轮对之间设有由上下两个去尾轮组成的去尾轮对,去尾轮对的转动方向和转速与第一导出轮对的转动方向和转速相同,去尾轮对中的去尾轮包括去尾轮轴,去尾轮轴上设有放射状的去尾板,转动时,去尾轮对中的两个去尾轮上的去尾板相互交错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从根本上克服了现有装置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不能自动准确去尾的难题,工作效率高,功能多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维护方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甘蔗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甘蔗剥叶装置,适用于各种 甘蔗收割中的单独的剥叶机和联合收割机中使用。
技术介绍
目前,在原料甘蔗加工处理方面一般使用甘蔗剥叶装置剥除甘蔗叶。现有的甘蔗 剥叶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分别由上下两个扶蔗轮1、上下两个剥叶轮2和上下两个导出轮 3组成的扶蔗轮对、剥叶轮对和导出轮对,剥叶轮对和扶蔗轮对、导出轮对顺序排列,剥叶轮 对的转动方向根据甘蔗进入装置的方向可以与扶蔗轮对、导出轮对相同或相反,当甘蔗根 部进入装置时,剥叶轮对的转动方向与扶蔗轮对、导出轮对相同,其转速高于扶蔗轮对和导 出轮对的转速,甘蔗尾稍进入装置时,剥叶轮对的转动方向与扶蔗轮对、导出轮对相反,其 转速低于扶蔗轮对和导出轮对的转速。这种甘蔗剥叶装置只适应于处理整杆的甘蔗而被我 国糖厂使用,不适合国外的制糖工艺,因为国外的联合收割机大部分先要将甘蔗切断后再 处理。糖厂轧糖是受原料甘蔗的体积限制的,所以糖厂要求原料甘蔗进厂质量比较严 格,要求a,进厂原料甘蔗不含杂物(蔗叶、蔗梢、泥沙、碎石等);b、蔗尾从鸡蛋黄下5寸不 能进厂;C、原料甘蔗不含太多疏根;d、原料甘蔗从砍下后进场时间不能超过16个小时以保 持甘蔗新鲜度,减少糖分转化分解损失。国内自己研制的整杆式联合收割机存在的问题之 一是甘蔗去尾(剪梢)不准。去尾(剪梢)不准的成因甘蔗在自然的环境生长是参差不齐的, 而收割机的收割速度大约在每秒3至6根左右,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很难正确判断甘蔗杆 上甘蔗梢部所在的三叉口位置并在该位置将甘蔗梢部切除。大部分的收割机是靠人工后期 补救,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技术内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工作效率高、加工质量好的多功能甘蔗剥叶装置。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多功能甘蔗剥叶装置包括扶蔗轮对、剥叶轮对和第一导出轮对,剥叶轮对中的剥 叶轮在轮轴上设有放射状的剥叶板;在所述剥叶轮对和第一导出轮对之间设有由上下两个 去尾轮组成的去尾轮对,去尾轮对的转动方向和转速与第一导出轮对的转动方向和转速相 同,去尾轮对中的去尾轮包括去尾轮轴,去尾轮轴上设有放射状的去尾板,转动时,去尾轮 对中的两个去尾轮上的去尾板相互交错配合。所述去尾轮上去尾板的径向高度大于剥叶轮上剥叶板的径向高度。在所述第一导出轮对后面顺序设有分别由上下两个分叶轮、上下两个第二导出轮 组成的分叶轮对和第二导出轮对,其中第二导出轮对结构、转动方向和转速与第一导出轮 对结构、转动方向和转速相同,分叶轮对的转动方向与第一导出轮对和第二导出轮对的转 动方向相反。 所述分叶轮对中的分叶轮包括分叶轮轴,分叶轮轴上设有放射状的分叶板,转动 时,分叶轮对中的两个分叶轮上的分叶板——对应;所述去尾轮对上的去尾板和分叶轮对上的分叶板均采用柔性材料,最好为橡胶。采用上述结构的多功能甘蔗剥叶装置,其扶蔗轮对和第一、二导出轮对用于夹持 和输送甘蔗,剥叶轮用于将甘蔗杆上的叶子剥除。去尾轮对的去尾原理是利用了甘蔗梢部 鸡蛋黄无糖部分很脆弱易折断的特性,采用两个去尾轮上的去尾板相互交错配合的转动 方式,当甘蔗杆通过去尾轮对时将受到上下去尾轮上的去尾板共同施加的折弯力,由于只 有甘蔗梢部不能承受这种折弯力会被折断,故可以准确将甘蔗梢部去除,甘蔗杆的其他部 分不受影响。分叶轮采用与第一、二导出轮对相反的转动方向可以干净地将叶子与甘蔗杆 分离。去尾轮上去尾板的径向高度大于剥叶轮上剥叶板的径向高度有利于形成对甘蔴杆的 折弯力。去尾轮对上的去尾板和分叶轮对上的分叶板均采用柔性材料有利于保护甘蔗不受 损伤。本甘蔗剥叶装置从根本上克服了现有装置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不能自动准 确去尾的难题,工作效率高,功能多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维护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附图说明图1是本现有甘蔗剥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去尾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2、图3所示,多功能甘蔗剥叶装置包括一对由上下两个扶蔗轮1组成的扶蔗 轮对、两对分别由上下两个剥叶轮2组成的剥叶轮对和一对由上下两个导出轮3组成的第 一导出轮对,扶蔗轮对、剥叶轮对和导出轮对顺序排列且转动方向相同,其中扶蔗轮对和导 出轮对的转速相同,剥叶轮对的转速是扶蔗轮对和导出轮对转速的3至5倍,剥叶轮对中的 剥叶轮2包括剥叶轮轴,剥叶轮轴上设有放射状的剥叶板201,转动时,剥叶轮对中的两个 剥叶轮2上的剥叶板201——对应,剥叶轮对上的剥叶板2采用橡胶。在剥叶轮对和第一 导出轮对之间设有由上下两个去尾轮4组成的去尾轮对,去尾轮对的转动方向和转速与剥 叶轮对和第一导出轮对的转动方向和转速相同,去尾轮对中的去尾轮4包括去尾轮轴,去 尾轮轴上设有放射状的去尾板401,转动时,去尾轮对中的两个去尾轮4上的去尾板401相 互交错配合,去尾板401的径向高度大于剥叶轮2上剥叶板201的径向高度,去尾板401采 用橡胶。实施例2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第一导出轮对后面顺序设有分别由上下两 个分叶轮6、上下两个第二导出轮7组成的分叶轮对和第二导出轮对,其中第二导出轮对的 结构、转动方向和转速与第一导出轮对的结构、转动方向和转速相同,分叶轮对的转动方向与第一导出轮对和第二导出轮对的转动方向相反,分叶轮对中分叶轮6的结构与剥叶轮2 的结构、转动配合方式均相同,包括分叶轮轴,分叶轮轴上设有放射状的分叶板,转动时,分 叶轮对中的两个分叶轮上的分叶板——对应,分叶板采用橡胶。工作原理实施例1中,未剥叶的甘蔗由根部从扶蔗轮对中间喂入,如图2所示,扶蔗轮对夹 持甘蔗将甘蔗以相对较低的速度向前输送,并使甘蔗始终保持这个速度,剥叶轮2以扶蔗 轮3至5倍的速度同方向运动将甘蔗上的叶子剥去,剥了叶子的甘蔗杆在经过去尾轮对时 将甘蔗梢部去掉,它是利用甘蔗梢部鸡蛋黄无糖部分很脆弱易折断的特性,由于两去尾轮4 的去尾板401相间安装,如图3所示,其转动的方向和速度与第一导出轮对相同,利用上下 去尾板401之间的弹性给甘蔗杆5 —个折弯力,将甘蔗梢部501无糖部分去除。剥了叶子 和去除了甘蔗梢部的甘蔗杆和甘蔗叶、甘蔗梢部一起经由第一导出轮对出来,可由下道工 序进行甘蔗杆与甘蔗叶、甘蔗梢部的分离。在实施例2中经由第一导出轮对出来的甘蔗杆 和甘蔗叶、甘蔗梢部继续经过分叶轮对和第二导出轮对,由于分叶轮的运转方向于甘蔗的 方向相反,可以采用较低的转速,利用甘蔗杆有一定的强度,而蔗叶和甘蔗梢部没有强度的 原理,使得甘蔗杆可以通过分叶轮对由后面的第二导出轮对输送出来,如图4所示,出来的 甘蔗杆已经完全能够达到糖厂的要求,而蔗叶和甘蔗梢部被分叶轮对留下,从分叶轮对的 下方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甘蔗剥叶装置,包括扶蔗轮对、剥叶轮对和第一导出轮对,剥叶轮对中的剥叶轮在轮轴上设有放射状的剥叶板;其特征是在所述剥叶轮对和第一导出轮对之间设有由上下两个去尾轮组成的去尾轮对,去尾轮对的转动方向和转速与第一导出轮对的转动方向和转速相同,去尾轮对中的去尾轮包括去尾轮轴,去尾轮轴上设有放射状的去尾板,转动时,去尾轮对中的两个去尾轮上的去尾板相互交错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多功能甘蔗剥叶装置,包括扶蔗轮对、剥叶轮对和第一导出轮对,剥叶轮对中的剥叶轮在轮轴上设有放射状的剥叶板;其特征是在所述剥叶轮对和第一导出轮对之间设有由上下两个去尾轮组成的去尾轮对,去尾轮对的转动方向和转速与第一导出轮对的转动方向和转速相同,去尾轮对中的去尾轮包括去尾轮轴,去尾轮轴上设有放射状的去尾板,转动时,去尾轮对中的两个去尾轮上的去尾板相互交错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甘蔗剥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去尾轮上去尾板的径向 高度大于剥叶轮上剥叶板的径向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甘蔗剥叶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程
申请(专利权)人:徐志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