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源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41375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流电源插座,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插针、及安装于壳体内的开关部组件,壳体设有第一收容室、第二收容室及连通第一收容室与第二收容室的开关槽,第一收容室包括第一底壁及与第一底壁对应的第一开口,第二收容室包括第二底壁及与第二底壁对应的第二开口,该第一收容室的第一开口对应设于壳体前壁上,插针安装于第一收容室的底壁上,且露置于第一收容室内,第二收容室的第二开口对应设于壳体后壁上,开关部组件安装在第二收容室内,且其部分穿过开关槽露置于第一收容室内,第二收容室的第二底壁位于壳体的前壁。(*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器器件,尤其涉及一种交流电源插座
技术介绍
现有的交流电源插座,其开关部组件都是自插座的前端组装在插口的一侧,因此 在插座的外壳前端需设有开口供该开关部组件的组装。组装后的插座的开关部组件裸露在 该开口中,使用时通过插头插入插座的插口内,抵压开关部组件而导通。然而,此种结构的 插座容易发生漏电或使用插头插拔时因不慎而发生触电等状况,使用安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流电源插座,结构简单,使用安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交流电源插座,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内 的插针、及安装于壳体内的开关部组件,壳体设有第一收容室、第二收容室及连通第一收容 室与第二收容室的开关槽,第一收容室包括第一底壁及与第一底壁对应的第一开口,第二 收容室包括第二底壁及与第二底壁对应的第二开口,该第一收容室的第一开口对应设于壳 体前壁上,插针安装于第一收容室的底壁上,且露置于第一收容室内,第二收容室的第二开 口对应设于壳体后壁上,开关部组件安装在第二收容室内,且其部分穿过开关槽露置于第 一收容室内,第二收容室的第二底壁位于壳体的前壁。该端子组包括嵌合在弹性臂一侧的常闭端子、相对常闭端子嵌合在弹性臂另一侧 的接触端子、及于接触端子一侧安装于底座内的常开端子。所述插针设有两根,第一开口相应于两个插针形成两个插口部,该两插口部形状 相同。所述插针设有两根,第一开口相应于两个插针形成两个插口部,该两插口部形状 不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交流电源插座,结构简单,其是通过将第 二收容室的第二开口对应开设在壳体后壁,开关部组件自第二开口安装于第二收容室内, 避免了现有将开口设于外壳前壁而引起使用不安全等问题,因此,使用更加安全且保持了 整体性。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以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 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 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交流电源插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涂覆有密封胶);图3为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开关部组件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交流电源插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6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交流电源插座,其包括壳体2、安装于壳体 2内的插针4、及安装于壳体2内的开关部组件6。所述壳体2大致呈T形,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其设有第一收容室21、第二收容室22 及连通第一收容室21与第二收容室22的开关槽23,第一收容室21包括第一底壁211及 与第一底壁211对应的第一开口 212,该第一收容室21的第一开口 212对应设于壳体2前 壁上,插针4安装于第一收容室21的底壁211上,且露置于第一收容室21内。在本实施例 中,所述插针4设有两根,通过安装而平行露置在第一收容室21内,第一开口 212相应于两 个插针4形成两个插口部201、202,该两插口部201、202形状相同。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 如图7所示,两个插口部201’、202’形状不相同,这样利于对插接方向有限定的插头进行正 确插接使用。第二收容室22包括第二底壁221及与第二底壁221对应的第二开口 222,第二收 容室22的第二开口 222对应设于壳体2后壁上,开关部组件6安装在第二收容室22内,且 其部分穿过开关槽23露置于第一收容室21内,第二收容室22的第二底壁221位于壳体2 的前壁。所述开关部组件6包括底座61、安装于底座61上的端子组、及安装于底座61上的 弹性臂62,弹性臂62穿过开关槽23露置于第一收容室21内。所述端子组包括常闭端子 63、接触端子64及常开端子65,该常闭端子63、接触端子64及常开端子65均为金属片,其 相同方向的一末端均延设有接线端630、640、650。底座61为一端开口,相对另一端封闭的 胶壳,在底座61封闭端的端面上对应接线端630、640、650设有开槽(未标示)。底座61外 周形状对应第二开口 222外周缘设置,以使开关部组件6吻合安装于第二收容室22内。组 装时,常闭端子63与接触端子64分别嵌合在弹性臂62相对两侧的预定位置上,再将嵌合 有常闭端子63与接触端子64的弹性臂62自底座61开口契入其中,常开端子65于接触端 子64 —侧并平行于接触端子64契入底座61内的对应其所设的坑位中,且常闭端子63、接 触端子64及常开端子65的接线端630、640、650分别穿过对应的开槽露出底座61的封闭 端外。组合后的开关部组件6以其底座61开口端自第二开口 222安装入第二收容室22, 其弹性臂62自第二收容室22穿过开关槽23露置在第一收容室21内,开关部组件6的凸 出有接线端630、640、650的底座61端面则可平齐于第二开口 222端缘,将该凸出的接线端 630、640、650各旋钮20-25°后,再在底座61凸出有接线端630、640、650的端面上涂覆上 密封胶8,覆盖接线端630、640、650于底座61端面上的根部及与开槽间的边缝以进行密封 定位。当使用插头对应插针4自插口部插入时,插头一侧可抵压到弹性臂62并使其向第二 收容室22侧下压,从而使接触端子64抵触到常开端子65,导通电路。值得一提的是,本技术的交流电源插座,其将供开关部组件6安装的第二开口 222对应设于壳体2后壁,而 前壁对应该开关部组件6是密封的,这样保持了该交流电源插座的整体性的同时,使用更 加安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交流电源插座,结构简单,其是通过将第二收容室的第二 开口对应开设在壳体后壁,开关部组件自第二开口安装于第二收容室内,避免了现有将开 口设于外壳前壁而引起使用不安全等问题,因此,使用更加安全且保持了整体性。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 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后 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流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插针、及安装于壳体内的开关部组件,壳体设有第一收容室、第二收容室及连通第一收容室与第二收容室的开关槽,第一收容室包括第一底壁及与第一底壁对应的第一开口,第二收容室包括第二底壁及与第二底壁对应的第二开口,该第一收容室的第一开口对应设于壳体前壁上,插针安装于第一收容室的底壁上,且露置于第一收容室内,第二收容室的第二开口对应设于壳体后壁上,开关部组件安装在第二收容室内,且其部分穿过开关槽露置于第一收容室内,第二收容室的第二底壁位于壳体的前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流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安装于壳体内的插针、及安装于壳体 内的开关部组件,壳体设有第一收容室、第二收容室及连通第一收容室与第二收容室的开 关槽,第一收容室包括第一底壁及与第一底壁对应的第一开口,第二收容室包括第二底壁 及与第二底壁对应的第二开口,该第一收容室的第一开口对应设于壳体前壁上,插针安装 于第一收容室的底壁上,且露置于第一收容室内,第二收容室的第二开口对应设于壳体后 壁上,开关部组件安装在第二收容室内,且其部分穿过开关槽露置于第一收容室内,第二收 容室的第二底壁位于壳体的前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电源插座,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国方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第一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