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组装式隔音防噪棚屋,含有棚顶防护层板,四面的侧面板,内壁隔音防噪层,带底座立柱支杆,纵、横向支杆,在一个侧面设有进出门框,每根带底座的立柱支杆在同一侧面的顶端和下端设有纵向的水平上、下固定耳,两边近似对称,在上、下固定耳之间至少设有一个水平中间固定耳,在每根立柱支杆顶端纵向水平固定耳的垂直方向固定有横向固定耳,纵向支杆、横向支杆与对应的纵向固定耳,横向固定耳通过固紧件连接固定,四周侧面板通过固紧件与立柱支杆,纵向支杆连接固定,四周侧面板内表面设有隔音防噪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标准化结构件,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搭建拆除快捷,隔音防噪效果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施工组装式隔音防噪棚屋一、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地隔音防噪设施,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组装式隔音防噪二、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施工某些设备中所产生的噪声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一定 的不利影响。部分建筑工程为赶工期,加班加点,施工不分昼夜,施工噪声严重影响周边居 民的生活、休息,居民反应强烈,以致发生冲突造成工程停工的事件时有发生。建筑施工中 噪声普遍存在,强度大而且持续时间集中,噪声控制难,为了控制施工现场噪声,施工单位 一般会减少现场作业,减少现场施工量或作业内容;改进作业技术,采用先进设备与材料, 降低作业噪声的产生;使用隔音围护封闭施工现场,降低施工作业噪声向外界的传播强度。 但这些办法投资较大,会降低施工效率,大幅提升施工成本,使工程造价居高不下。施工现 场的噪声,很大部分是由施工机械产生的,如混凝土输送泵、搅拌机、电锯等,为这些强噪音 机械搭设隔音防噪棚屋,是减少施工噪音的有效方法。目前隔音防噪棚屋的搭建,主要使用 架子管和扣件搭建结构,外部安装隔板的办法,但这种隔音防噪棚屋搭建拆除劳动强度大, 隔音防噪效果差,结构不规范,现场管理难度大。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拆卸快捷、隔音防噪效果好、外形美观的建筑施工组装式隔音防噪棚屋。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种建筑施工组装式隔音防噪棚屋,含有棚顶防护层板,左、右、前、后侧面板,内 顶、四周内壁隔音防噪层,带底座立柱支杆,纵、横向支杆,在隔音防噪棚屋的四周一个侧面 设有进出门框,每根带底座的立柱支杆在同一侧面的顶端和下端设有纵向的水平上、下固 定耳,两边近似对称,在上、下固定耳之间至少设有一个水平中间固定耳,在每根立柱支杆顶端纵向水平固定耳的垂直方向固定有横向固定耳,纵向支杆、横向支杆与对应的纵向固 定耳,横向固定耳通过固紧件连接固定,四周侧面板通过固紧件与立柱支杆,纵向支杆连接固定,带有消音孔的泡沫塑料层,或海绵层固定在顶棚防护板内表面,和四周侧板内表面。 其中,进出门框侧面门框立柱设有与立柱支杆相对应的横向固定耳,以便与横向 支杆对应连接,泡沫塑料层,或海绵层开有圆孔、方孔、多边形孔中的任一种或任两种,或三 种组合孔以便吸音、消音。 其中,在进门框的顶框固定悬挂软塑料条形门帘,在每条门帘内表面胶粘固定有带孔的泡沫塑料层或带孔的海绵层。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技术采用标准化结构件,结构简单,按照规范工序搭建拆除,工人容易掌 握,降低了劳动强度,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技术采取全封闭结构在工棚内各侧面板上设置了隔音防噪层,在隔音 防噪层上增加了消音孔,有效地减少了噪音外泄,使施工现场强噪音机械的噪声强度降低 80%左右,净化施工工地周围环境噪音,大大降低了施工给周围居民造成的噪音危害。 3、本技术主要设计标准件为立柱支杆和立柱支杆上的各连接固定耳片,其它 构件为长度不等的直线构件,这就大大简化施工工人的搭建或拆卸操作过程,降低了劳动 强度;标准件的制作成本低廉,制作工艺简单,在不增加工程造价的基础上,有效地降低了 施工现场噪声,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4、本技术结构为标准件组装搭建,外形规范,美观大方,减少了施工现场管理 的难度,同时能够重复使用,降低工程造价。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建筑施工组装式隔音防噪棚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建筑施工组装式隔音防噪棚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建筑施工组装式隔音防噪棚屋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建筑施工组装式隔音防噪棚屋立柱支杆连接固定耳片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建筑施工组装式隔音防噪棚屋内侧板及隔音防噪层局部放大 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 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参见图1-图5,图中,1-立柱支杆,2-横向支杆,3-纵向支杆,4-进出门框,5-侧 面板,6-横向水平固定耳片,7-纵向水平固定耳片,8-棚顶防护层板,9-隔音防噪层,10-消 音孔,ll-门帘,12_底座。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组装式隔音防噪棚屋,含有棚顶防护层板8,左、 右、前、后侧面板5,内顶、四周内壁隔音防噪层9,带底座12的立柱支杆l,纵向支杆3、横向 支杆2,在隔音防噪棚屋的四周一个侧面设有进出门框4,每根带底座12的立柱支杆l在同 一侧面的顶端和下端设有纵向的水平上、下固定耳7,两边近似对称,在上、下固定耳之间至少设有一个水平中间固定耳,在每根立柱支杆顶端纵向水平固定耳的垂直方向固定有横向固定耳6,纵向支杆3、横向支杆2与对应的纵向固定耳7,横向固定耳6通过固紧件连接固定,四周侧面板5通过固紧件与立柱支杆1,纵向支杆3连接固定,隔音防噪层9为带有消音孔10的泡沫塑料层,或海绵层固定在顶棚防护板内表面,和四周侧板5内表面。 其中,进出门框4侧面门框立柱设有与立柱支杆1相对应的横向固定耳,以便与横向支杆对应连接,隔音防噪层的泡沫塑料层,或海绵层开有消音孔10,形状为圆孔、方孔、多边形孔中的任一种或任两种,或三种组合孔以便吸音、消音。 其中,在进门框4的顶框固定悬挂软塑料条形门帘11 ,在每条门帘内表面胶粘固 定有带孔的泡沫塑料层或带孔的海绵层。 如图1 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建筑施工组装式隔音防噪棚屋,立柱支杆为国标10*10*30mm的方管,高度为3m,纵向支杆为国标6#角铁,长3m,横向支杆选用国标6#角铁, 长度为3. 6m,进出门框4由国标4#角铁焊接而成,高度为2. 4m,立柱支杆1分别设有顶部、 中部、下部三组对应垂直的横向固定耳6和纵向固定耳7,纵向、横向支杆左右两端设有一 个固定孔,分别与对应固定耳通过M12螺栓连接固定,内侧板5可以采用10mm厚的木模板 固定在立柱支杆、横向支杆、纵向支杆上,隔音防噪层9为开有圆形消音孔的80mm厚的泡沫 塑料板拼装固定在内侧板5内表面上。 本技术中,设有四根立柱支杆l,作为隔音防噪棚屋的支撑结构,四面分别设 有上、中、下各三根纵向支杆和横向支杆,与四根立柱支杆上对应的纵向固定耳片和横向固 定耳片,通过固紧件固定连接形成稳定的四周支撑面,侧面板5通过螺栓固定在四周和顶 面立柱支杆和纵、横支杆上,形成封闭的棚内空间,内顶面和各侧面板内表面固定隔音防噪 层,使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在防噪棚中得到大部分吸收,同时在门框上悬挂门帘加装消音 层,进一步提高了隔音防噪性能。 在实际搭建中,首先根据施工机械的大小及特点确定搭设方法,对于小型施工机 械可以先搭设隔音防噪棚屋后,再放置设备进行作业,对于大型施工机械可先确定设备位 置,围绕设备搭设隔音防噪棚屋。首先确定工棚位置,清理平整地面,进行地面硬化,根据 工棚尺寸,确定立柱支杆安装位置,在相应位置埋入螺杆。安装立柱支杆,将立柱支杆底部 的底座的固定孔穿入埋好的螺杆上,调整好位置,在螺杆上上好螺母固定;接着用固紧件安 装三个侧面上、下纵支杆和上、下横支杆到立柱支杆相应的固定耳片上,完成后安装中间纵 支杆和横支杆,完成后安装固定进出门框,用固紧件连接固定横向支杆到进出门框和两侧 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施工组装式隔音防噪棚屋,含有棚顶防护层板,左、右、前、后侧面板,内顶、四周内壁隔音防噪层,带底座立柱支杆,纵、横向支杆,在隔音防噪棚屋的四周一个侧面设有进出门框,其特征是:每根带底座的立柱支杆在同一侧面的顶端和下端设有纵向的水平上、下固定耳,两边近似对称,在上、下固定耳之间至少设有一个水平中间固定耳,在每根立柱支杆顶端纵向水平固定耳的垂直方向固定有横向固定耳,纵向支杆、横向支杆与对应的纵向固定耳,横向固定耳通过固紧件连接固定,四周侧面板通过固紧件与立柱支杆,纵向支杆连接固定,带有消音孔的泡沫塑料层,或海绵层固定在顶棚防护板内表面,和四周侧板内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组装式隔音防噪棚屋,含有棚顶防护层板,左、右、前、后侧面板,内顶、四周内壁隔音防噪层,带底座立柱支杆,纵、横向支杆,在隔音防噪棚屋的四周一个侧面设有进出门框,其特征是每根带底座的立柱支杆在同一侧面的顶端和下端设有纵向的水平上、下固定耳,两边近似对称,在上、下固定耳之间至少设有一个水平中间固定耳,在每根立柱支杆顶端纵向水平固定耳的垂直方向固定有横向固定耳,纵向支杆、横向支杆与对应的纵向固定耳,横向固定耳通过固紧件连接固定,四周侧面板通过固紧件与立柱支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兵,李艳玲,张现,吴智勇,肖转,张靖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大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