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源模块及其电路板组合,尤其涉及一种可减少损耗的电源模块 及其电路板组合。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器设备无不朝高功率密度发展,而在电源设计中,高功率密度 所导致的高频化使磁性元件的设计更显重要。请参阅图1,以公知的电源供应单元(power supply unit) 1为例,其可包括变压 器11、整流元件12和变流器(current transformer, CT) 13等,其都设置于系统电路板10 上,其中变压器11的初级绕组可接收输入电压,而次级绕组则可通过引脚111与系统电路 板10电性连接,至于变流器13包括贯穿过变流器13的一导线131,而变压器11必须通过 引脚111和系统电路板10的线路(trace,未图示)方可与变流器13的导线131电性连接, 使变流器13可感测变压器11的输出电流;此外,变压器11同样利用引脚111配合系统电 路板10的线路与整流元件12电性连接,以将经变压器11调整电压并经整流元件12整流 后的输出电压供负载(未图示)使用。然而,由于公知电源供应单元1用以调整电压的变压器11的引脚111需焊接于系 统电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模块,其设置于一系统电路板上,该电源模块包括:一第一绕线基座,其上设有一初级绕线结构;一电路板组合,其包括一电路板及设置于该电路板的一次级绕线结构、至少一电流感测元件、一整流电路以及一连接器,该次级绕线结构具有一输出端,该电流感测元件包括一第一导电结构,该第一导电结构为一导电板材,其以一第一端部实质上与该次级绕线结构的该输出端直接接触,并以一第二端部耦接于该整流电路;以及一第一磁芯组;其中,该第一绕线基座上的该初级绕线结构及该电路板组合的该次级绕线结构彼此对应并设置于该第一磁芯组之间,且该初级绕线结构及该电路板组合的该连接器与该系统电路板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模块,其设置于一系统电路板上,该电源模块包括一第一绕线基座,其上设有一初级绕线结构;一电路板组合,其包括一电路板及设置于该电路板的一次级绕线结构、至少一电流感 测元件、一整流电路以及一连接器,该次级绕线结构具有一输出端,该电流感测元件包括一 第一导电结构,该第一导电结构为一导电板材,其以一第一端部实质上与该次级绕线结构 的该输出端直接接触,并以一第二端部耦接于该整流电路;以及一第一磁芯组;其中,该第一绕线基座上的该初级绕线结构及该电路板组合的该次级绕线结构彼此对 应并设置于该第一磁芯组之间,且该初级绕线结构及该电路板组合的该连接器与该系统电 路板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模块,其中该电路板组合的该电流感测元件的该第一导电 结构实质上呈U字型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模块,其中该电路板组合的该电流感测元件还包括一第二绕线基座,其设置于该电路板上;一第二导电结构,其设置于该第二绕线基座上并与该电路板电性连接,而该第一导电 结构包覆于部分该第二导电结构外;以及一第二磁芯组,该第一导电结构及该第二导电结构设置于该第二磁芯组的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模块,其中该电路板组合的该电流感测元件的该第二绕线 基座与该第二磁芯组之间具有一第一间隙及一第二间隙,而该第一导电结构的该第一端部 穿过该第一间隙,以设置于该电路板上并与该次级绕线结构的该输出端直接连接,而该第 一导电结构的该第二端部穿过该第二间隙,以设置于该电路板上并与该整流电路耦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模块,其中该电路板组合的该电路板还包括一第一导接孔 及一第二导接孔,该第一导接孔实质上与该次级绕线结构的该输出端电性连接,且该第一 导接孔及该第二导接孔分别对应于该电流感测元件的该第一间隙及该第二间隙,而该第一 导电结构的该第一端部及该第二端部分别对应插植于该第一导接孔及该第二导接孔中。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模块,其中该电路板组合的该电流感测元件的该第一导电 结构实质上为一匝。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模块,其中该电路板组合的该电路板还包括一孔洞,其贯 穿该电路板,而该次级绕线结构为扁平导体环绕该孔洞且实质上平行设置于该电路板上。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模块,其中该第一绕线基座包含一第一侧板及一第二侧板,其系设置于该第一绕线基座的两相对侧;至少一绕线区,其设置于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之间,而该初级绕线结构为设置于 该绕线区的一导线;一通道,其贯穿该第一绕线基座;以及多个引脚,其由该第一侧板及该第二侧板延伸而出,而该初级绕线结构通过所述多个 引脚与该系统电路板电性连接。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模块,其中该电路板组合的该电路板的该孔洞对应于该第 一绕线基座的该通道。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源模块,其中该第一磁芯组包括一第一磁芯及一第二磁芯,其各自包括一平面、两侧壁及设置于该两侧壁间的一中柱,该中柱容置于该第一绕线基座 的该通道及该电路板组合的该电路板的该孔洞中,而该平面及该侧壁将该第一绕线基座及 部分该电路板组合夹设于其中。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源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晗,刘钢,陈警,章进法,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