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国森专利>正文

多功能犁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40 阅读:3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多功能犁耙器”提供一种新型的农业耕作工具。它是由犁头、犁鞍、力拉杆、深浅调节杆等组成的。犁头是由三块犁片组成,每块犁片是由5支三面刀组成。由于它在点、线、面、体上都采用了细长的等腰三角形原理,因而在犁田耙土时大大克服阻力,前进中既很省力又能翻土碎土,既能使用人力,节约牲杏又能匹配微型动力,将多台微型动力犁耙器随意组合在一起,起着大型拖拉机能起和不能起的作用,它结构简单、体积小、体重轻、成本低。广泛运用于水田、旱地、山区田、平原田等的农业耕作。(*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多功能犁耙器”涉及一种改进的既能犁田又能碎土的多功能农业耕作工具。目前,犁田用的老式旧犁由于结构还不够科学,耕牛拉着它前进时需要付出三、四百斤拉力,阻力大,同时后面还要一个人驾驶着老犁耕作。90年11月底,福建电视台在屏幕上介绍了“双犁双铧犁”的新创造,虽然科学些,但由于没有从根本上克服阻力,自身的重量大,造使二头耕牛一起拉有时还拉不动。为了从实质上克服犁田时前进的阻力大,被犁翻的田土仍然成为一整块的土块,过后需要人工再次粉碎,花了很大功夫,又农民365天每天都要养牛,成本至少要500元用来买耕牛,还要占用土地盖座牛棚,负担的确大。本技术通过新的设计、研制、实践事实证明,它犁田时拉力只需几十市斤就能轻便前进,比目前先进的犁头节省阻力四倍以上。这样,一个人拉着它前进同时又驾驶着它,就可以节省大量的耕牛、马和动力(它匹配最微型的动力也可以),而且被犁翻的土块能自行破碎。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创新的“多功能犁耙器”,它能由于犁田耕作时省力而节约大量牛,马作为耕作动力;只需一人作为动力,轻快地拉着它前进并同时自行操作,在犁田翻土的同时它又能自行破碎,-->起着耙土碎土的作用。由于它结构简单、轻便、省力、省钱,农民群众买得起,用得上,无论在山田、平原、小丘田、大丘田、水田、旱田都可以耕作。本技术的内容是:“多功能犁耙器”的第一犁片(底座)是用一块长70厘米,宽20厘米,厚1毫米(较厚也可以)的铁平板冲切而成,它的前部分先把平铁板切成呈现出宽20厘米,高(垂直于宽的中线)15厘米的大等腰三角形(如图1),然后把宽20厘米平均分成8等份,每等份2·5厘米,在10厘米处找出宽的中点,从中点上画出一条中线垂直于宽,并交接于等腰三角形顶角的两条等腰线的交点,形成三交点,从三交点画出一条直线与7·5厘米处连接,又从三点画出另一条直线与12·5厘米处连接,这样就形成一个处于中央的细尖的等腰三角形,它的顶角为20度角,此三角形的底宽5厘米,底上中线为15厘米,座落在第四等份和第五等份间,是“多功能犁耙器”第一犁片的主尖刀刀,伸展在第一犁片的最前沿。在宽20厘米的第5厘米和第15厘米处,各画出一条垂直于宽并交接于两腰中点的垂直线,各以此垂直线为中线,画出又是20度顶角的细尖的等腰三角形,这二个等腰三角形称为次尖刀,次尖刀处在主尖刀后方的对称的两旁。又在次尖刀的两旁,从宽20厘米的这条直线的头、尾两二点,即在-->0厘米处和20厘米处作为顶角的顶点,以平铁板的两边长为要画的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一条较长的直角边,作出顶角为10度角的细尖的两边两个直角三角形,它们的斜边必须落在这块平铁板内,分别座落在第一等份,第八等份间,顶角比次尖刀更为后退,形成二个对称的直角三角形,称为边半刀。将这五个细长的三角形的两腰各自向后延伸,互相交接(如图2),这五个细长的三角形以外部分切割掉,等腰直线部分的两边切磨刀口,就形成一个由主尖刀、次尖刀、边半刀组成的五把细长、锋利的尖刀,名叫第一犁片,第一犁片上的五把尖刀勾成一个长细的大等腰三角形,在犁田时,它象把大尖刀水平面地刺插入土地的土层,前进的阻力小,又第一犁片上的这五把小尖刀更是锋利,水平前进时横截面小,又是起着切割土块的作用,因而阻力更小了,拉力自然减少的。单从第一犁片说,试验的结果表明,这种带有五支细长尖刀所形成的等腰三角形延着水平面前进的犁头要比目前老犁或双轮双铧犁延着斜面前进着的犁头省力十倍以上。为了使犁头上的五支细长的尖刀不易折断,为了使犁田时被犁起翻落的土块容易变碎,为了使犁头切离农田土块后通过犁鞍将这片土块倒翻过来时更为省力,必须在这五支尖刀的中线上(边半刀焊接在平铁板的相应二边上)相应的焊接一块厚为1毫米,长为25-->厘米,高为6厘米(其中1厘米在要焊接第二犁片时切磨掉,好让第一犁片与第二犁片焊接,实际的高度是5厘米)的直角三角形,称为纵切刀(如图4),它的斜边应磨切成刀口,25厘米长的这条直角边必须跟这五支尖刀的中线焊接,纵切刀的最小顶角要同向着五支小尖刀的最小顶角,而且要互相垂直,这样第一犁片上就由5支组成的每支都有细长锋利的三条刀口(每支具有三条刀口的称为“三面刀”,参考图4)的大等腰式的三角多面体,犁头在拉力作用下前进时既可以延着水平面方向切割土块,还可以同时延着与水平面垂直的方向纵向切土,达到既犁土又碎土的多功能目的,象这样的一片犁片可以直接组成“多功能犁耙器的犁头。但为了使土块犁翻得更细,细得更有规律,可以把跟第一犁片完全一样的第二、第三片犁片焊接在一起(更多的犁片片数焊接在一起也可以)但必须是第二犁片比第一犁片前进5厘米后焊接,第三犁片比第二犁片又前进5厘米时焊接,使整个犁头呈现出多面的三角体,减少前进时的阻力。由于刀口实际上也是采用等腰三角形的,每支尖刀每片犁片,整个犁头都应用了细长的等腰三角形,因此,犁头前进时的阻力就大大减少了。再说,尤其是犁头前进时需要切起翻落的土块从整丘农田那么一大遍厚厚的层土中分离出来不但需要有强大的向上的正面的力使之向上切起,而且需要有相当大的力使需要-->犁起翻落的土块侧面的从土层中分离出来的侧面力。目前的任何犁头都没有带上纵切刀去克服侧面的阻力,而是使犁头从整丘田的土层中硬棒棒的在侧面强行折断后犁起翻落的,阻力非常大。而“多功能犁耙器”的犁头设计从整体上、面上,每支纵切刀上都呈现出细长三角形状态,锋利而又省力,切断侧面土层后才分离出来的,因而克服了很大程度上的阻力。还有象这种带有许多支有规则的横切、纵切尖刀的“多功能犁耙器”的犁头有另一种省力往往让人们疏忽的是:目前犁头犁起翻落的土块是一整块,一整块土块的凝聚力大,要使它切起翻落需用很大的力气,而“多功能犁耙器”的犁头把原来的一整块切割成10多块以上的小土条块,小土条块的凝聚力小,容易提升起及翻落,阻力变小,如一根大木棍用手折断难,把它劈成十多根后折断易的道理一个样。同时这十多块细小土条块在提起翻落时由于自身的凝聚力小在运动(提升和翻落)中受到震动、击动、推动和翻动时而自行破碎。因此,“多功能犁耙器”的犁头在耕作农田时既能犁田又能碎土,并且很省力,几十市斤的拉力就能使它轻快前进,只需用一个人拉并操作,节省了大量的牛、马以及动力,当然它也可以匹配最微型的发动机,多功能犁耙器和微型发动机一共才50多市斤,由三个螺丝固定,当人们要到山区小田上犁田时,三个螺丝解开,一头犁耙器,一头最微型发动机,-->挑着可以随意走动,到了山区小田,又把三个螺丝旋紧,就成了一台小机耕犁,它的特点是小型轻便,不需机耕路可以随地移动,同时它还有一个“任意组合”的功能,把二台、三台、五台……根据需要合拼在一起,一齐开动,就可以起着大型拖拉机的作用了。长70厘米,宽20厘米的平铁板的前半部分已作成第一犁片的犁头用了,计占了25厘米,后半部分的45厘米作为犁鞍用,犁鞍的目的是把犁头切离的土块逐渐地移向犁鞍的左边旁,并且使土块倒翻,即土块的表皮通过翻动后成为土块的底部,犁鞍和犁头是同一块铁板,即宽也是20厘米,这样宽的犁鞍的好处在于能将犁头切离的土地全部倒翻过来,而目前使用的所有犁的犁鞍只有10厘米宽,不可能将犁起的土块全部倒翻。又因为犁鞍与犁头是同一块铁板的,在生产中省工又省料,牢固不脱节。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犁耙器”是涉及一种改进的省力的既能犁土又同时能碎土的多功能农业耕作工具,该装置的前部分是个犁头(图7中1),后部分是犁鞍(12),犁头的上面是力拉杆(14),力拉杆的前端是深浅调节杆(15),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犁头(1)是由第一犁片(5),第二犁片(6),第三犁片(7)所组成的尖顶角多面体,但每增加一片犁片都必须比前一片向后退回5厘米,而且互相平行,犁鞍(12)是由犁鞍坡(10)和犁鞍翻(11)合成的,犁头的第一犁片(5)与犁鞍(12)在同一块厚1毫米,长70厘米,宽20厘米平铁板上,犁鞍背面的左右两旁各有一根跟水平面构成30度角的方向调节杆(13),犁鞍的背面中线上焊接一支力拉杆(14),力拉杆(14)的末端长10厘米作为深浅调节杆(15),在第一、第二、第三犁片的二边与犁鞍的前部分的二边间各焊接上一块钢铁片的牢固板(16)。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多功能犁耙器”是涉及一种改进的省力的既能犁土又同时能碎土的多功能农业耕作工具,该装置的前部分是个犁头(图7中1),后部分是犁鞍(12),犁头的上面是力拉杆(14),力拉杆的前端是深浅调节杆(15),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犁头(1)是由第一犁片(5),第二犁片(6),第三犁片(7)所组成的尖顶角多面体,但每增加一片犁片都必须比前一片向后退回5厘米,而且互相平行,犁鞍(12)是由犁鞍坡(10)和犁鞍翻(11)合成的,犁头的第一犁片(5)与犁鞍(12)在同一块厚1毫米,长70厘米,宽20厘米平铁板上,犁鞍背面的左右两旁各有一根跟水平面构成30度角的方向调节杆(13),犁鞍的背面中线上焊接一支力拉杆(14),力拉杆(14)的末端长10厘米作为深浅调节杆(15),在第一、第二、第三犁片的二边与犁鞍的前部分的二边间各焊接上一块钢铁片的牢固板(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是每块犁片(5、6、7)都是采用顶角较小(20度角)的等腰三角形(底长20厘米,高15厘米)所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装置,其特征是每块犁片上都制成有一支主尖刀(2),二支对称的次尖刀(3),它们的顶角为20度的等腰三角形和两边对称的二支边半刀(4),它们的顶角为10度的直角三角形。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装置,其特征是在每支细长等腰三角形平面刀的中线上各焊接一支厚为1毫米、长为25厘米、高为6厘米的直角三角形的钢铁纵切刀(8),纵切刀必须垂直于每一支平面刀(主尖刀、次尖刀、边半刀)它们的最小顶角在同一边方向,使它们与纵切刀组成互助垂直的三面刀(9)。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森
申请(专利权)人:黄国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