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再永专利>正文

塑料灌注套管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39132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塑料灌注套管桩,属于含水软土地基排水、固结构件领域。现有结构为实壁单层的塑料管,无排水和降水的功能,管桩和土层之间的摩擦力低,管壁厚、重量重,材料成本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塑料实壁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壁管体套接有至少一层由第一丝条和第二丝条交叉形成带有网孔的网状管,实壁管体和网状管固定连接,实壁管体和网状管连接整体的外部包覆有滤膜,其优点在于复合结构,比现有实壁单层管桩重量轻、强度好、成本低,外覆的滤膜能增大桩体与泥土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桩体打入地基后下沉,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桩体内可根据实际施工需要填充填料形成加固地基的套管桩,还可利用网状管形成的排水通道排出地基内的含水,一物二用,结构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料灌注套管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料灌注套管桩,属于含水软土地基排水、固结构件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工程施工中常常遇到软土地基,往往采用塑料套管桩加固中土质松 软、含水量小、承载力强度低的工程基础地基。常用的塑料套管桩均是采用实壁单层的塑料 管,没有对地基土层排水和降水的功能,管桩和土层之间的摩擦力低,易出现管桩下沉的现 象,降低地基的承载力。此外,由于塑料管在使用中要求能承受足够大的压力,因此管壁厚、 重量重,材料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强 度好、重量轻、可与土层之间产生较大摩擦力、成本低、进一步目的是能排水的塑料灌注套 管桩。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塑料灌注套管桩,包括塑料实壁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壁管体套接有至少一 层由第一丝条和第二丝条交叉形成带有网孔的网状管,实壁管体和网状管固定连接,实壁 管体和网状管连接整体的外部包覆有滤膜。按照材质结构来分,塑料灌注管桩至少包括最 外面的滤膜、以及相互套接的网状管和实壁管体三层,其中网状管和实壁管体的位置可以 互换或为由外而内依次嵌套的网状管、实壁管体、网状管多层结构。实壁管体可采用塑料管 或者塑料片弯折粘合成管,网状管利用塑料、钢丝喷塑、喷漆等材料制成的丝条交叉排列或 编织成形,实壁管体和网状管的复合固定结构能增强桩体强度、节约生产成本、重量轻,还 可根据具体施工要求将复数层网状管内外嵌套起来,进一步增强桩体整体强度;滤膜通常 采用无纺布包覆在网状管或实壁管体上,网状管壁或实壁管体能均勻承载滤膜,降低在地 基中压力破坏滤膜的可能性,可用化学胶粘接或热熔粘接固定,使滤膜与网状管壁或实壁 管体不脱离,特别是桩体插入软土地基的一端滤膜需要封闭起来,防止泥土进入桩体内。当 网状管套接在实壁管体外时,桩体插入地基后,滤膜贴敷在网状管上,能增大桩体与泥土之 间的摩擦力,防止桩体打入地基后下沉,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此外,还可在网状管内填充砂子、砂砾、碎石等颗粒较大的填料,形成固体实心桩, 作为加固地基之用,一物二用,省却了二次打桩的施工成本,缩短工期,大大增强了地基的 承载力和稳定性。当网状管套接在实壁管体内时,可增大与填料的摩擦力。第一丝条和第 二丝条交叉处采用化学胶粘接或热熔粘接固定,若因强度需要将复数层网状管内外嵌套起 来时,相邻两层网状管也须固定连接。当由外至内依次为滤膜、网状管、实壁管体时,网孔(丝条间隙)形成排水通道,软 土地基内的水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滤膜经网孔(丝条间隙)形成的排水通排出地基。对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完善和补充,可以增加如下技术特征或其组合所述的网状管两端设有端盖,所述的端盖包括带有尖端并与网状管密封连接的第3一端盖和带有连接管头的第二端盖。桩体打入地基时,第一端盖的尖端能减少插入地基的 阻力,并能防止泥浆进入桩体内,第二端盖上的连接管头便于与密封网状管连接以形成真 空,或者打开第二端盖进行填充填料。所述的网状管还包括与第一丝条和第二丝条均交叉的第三丝条。增加第三丝条的 目的在于增强桩体强度,形成更多的丝条与丝条之间的排水通道,以及缩小网孔降低滤膜 被丝条磨破的可能性,当第一丝条、第二丝条均与桩体长度方向成锐角夹角时,在与桩体长 度方向上设置第三丝条形成加强筋,桩体整体强度较为出色。所述的滤膜外表面设有刻度。可直观地读出桩体插入地基深度,将所需长度从定 长的桩体上截断,用料准确。所述的网状管内或滤膜上设有金属导线。可通电后,利用电子测量仪器测出桩体 插入地基的实际深度,便于监测和将所需长度从定长的桩体上截断,用料准确。所述的第一丝条和第二丝条交叉编织。第一丝条和第二丝条交叉编织后网状管的 刚性较好。所述的第一丝条和第二丝条分别为环绕成中空管状的螺旋层,两层螺旋层内外套 置叠放。此为另一种第一丝条和第二丝条交叉排列的方式,第一、二丝条间的网孔(间隙) 形成排水通道较长,水的流速较快,能提高排水速度。所述的第三丝条为环绕成中空管状的螺旋层并与第一丝条和第二丝条形成的螺 旋层套置叠放。一种第三丝条的排列方式,三层螺旋层内外套置叠放,提高管壁硬度和强 度,形成更多的排水通道。所述的第三丝条与第一丝条和/或第二丝条交叉编织。另一种第三丝条的排列方 式,目的在于增强网状管的强度。本专利技术可包括复数层内外套接的网状管。多层设置这样排列的第一丝条、第二丝 条以及第三丝条,网状管强度更为出色。本专利技术利用丝条交叉排列或编织成网状管和实壁管体的复合结构,比现有同规格 实壁单层管桩重量轻、强度好、成本低,网状管配合外覆的滤膜可增大桩体与泥土之间的摩 擦力,防止桩体打入地基后下沉,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桩体内可根据实际施工需要填充 填料形成加固地基的套管桩,还可利用网状管形成的排水通道排出地基内的含水,一物二 用,结构合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端盖的另一种实施例;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端盖的另一种实施例;图4为本专利技术桩体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丝条,11、第二丝条,12、第三丝条,2、网孔,3、实壁管体,4、第一端盖, 5、第二端盖,6、滤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塑料灌注套管桩,包括塑料实壁管体3,实壁管体外壁套置粘接固定 有至少一层由第一丝条1、第二丝条11和第三丝条12交叉编织形成带有网孔2的网状管, 第一丝条、第二丝条与桩体长度方向成锐角夹角,第三丝条与桩体长度方向一致。丝条可利 用塑料、钢丝喷塑、喷漆等材料制成,横截面可呈方形、矩形、圆形等形状。第一丝条、第二丝 条和交叉处通过化学胶粘接或热熔粘接固定,网状管外包覆有无纺布制成的滤膜6,网状管 两端分别设有带有尖端并与网状管密封连接的第一端盖4和带有连接管头51的第二端盖 5。端盖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两端相同或不同等多种方式组合设置,以防止泥土进入桩体 内。无纺布与网状管之间也可以局部或整体胶粘连接固定,防止无纺布滤膜移位或滤膜搭 界处脱开。第三丝条将第一丝条和第二丝条交叉形成网孔进一步分割,形成更小的网孔,降 低无纺布滤膜在软土地基压力作用下压入网孔,并最终受力磨破,从而令泥浆进入网状管 内影响排水效果。为了便于准确计算桩体用料长度,滤膜外表面设有刻度,也可在网状管内 或滤膜上设有金属导线,通电后利用电子测量仪器值进行计算,以监测桩体的实际插入深 度,用料准确。除了编织排列方式,第一丝条、第二丝条和第三丝条还可以分别制成环绕成倾斜 角度不同的中空管状的螺旋层,三层螺旋层内外套置叠放,形成带网孔的网状管,并在交叉 处进行粘接固定,多层螺旋层交叉叠放后形成网状管,强度较好,排水通道更多,水流速快。此外,具体生产过程中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内外套接的网状管层数,进一步增 强桩体强度。图2、3为第一端盖、第二端盖的另一种实施例,两者内嵌套于滤膜包覆的网状管 内。还可将这两种结构的上、第一端盖与图1所示的端盖,混合搭配使用。具体生产时,第一丝条、第二丝条、第三丝条的交叉排列方式可选用单一的编织方 式、螺旋层叠套方式或者两者的组合。图4为本专利技术桩体的另一种实施例,第一丝条、第二丝条和第三丝条与桩体长度 方向成任意角度。桩体由外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塑料灌注套管桩,包括塑料实壁管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壁管体套接有至少一层由第一丝条(1)和第二丝条(11)交叉形成带有网孔(2)的网状管,实壁管体和网状管固定连接,实壁管体和网状管连接整体的外部包覆有滤膜(6)。

【技术特征摘要】
1.塑料灌注套管桩,包括塑料实壁管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壁管体套接有至少 一层由第一丝条(1)和第二丝条(11)交叉形成带有网孔O)的网状管,实壁管体和网状管 固定连接,实壁管体和网状管连接整体的外部包覆有滤膜(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灌注套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状管两端设有端盖, 所述的端盖包括带有尖端并与网状管密封连接的第一端盖(4)和带有连接管头(51)的第 二端盖(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灌注套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状管还包括与第一丝 条和第二丝条均交叉的第三丝条(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灌注套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膜外表面设有刻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灌注套管桩,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再永
申请(专利权)人:任再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