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闫峰专利>正文

完鱼蒸煮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38652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完鱼蒸煮盘,属于厨房餐具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盘体,其中,所述的盘体内设有至少一个鱼身固定座,鱼身固定座的外形与鱼的内腔相适应;所述的鱼身固定座设有蒸汽进口,在鱼身固定座上分布有蒸汽出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完鱼蒸煮时间短、鱼肉鲜嫩、方便拾取且外形美观的完鱼蒸煮盘。用于完鱼的蒸煮。(*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盛放食物的菜盘,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完鱼蒸煮盘
技术介绍
现有的完鱼的蒸煮方法,一般是将整条鱼处理好后放在盘子里,然后再一起放进 蒸具里面蒸煮。这种蒸煮方式存在下述的不足首先,鱼肉是由外向里单方向逐步变熟,蒸 煮时间长,当内部鱼肉变熟时,外部鱼肉已经变老,失去了 口感,不够鲜嫩;其次,吃鱼时需 吃完一边,再翻转鱼身吃另一边,但是往往大家都嫌麻烦或是感觉翻鱼不吉利而不去翻鱼 身,导致另一边鱼的浪费;再次,鱼平着放在盘子里面煮,会导致鱼身一边有味道或是味道 过重而另一边没味道或是味道过淡,影响鱼肉的口感。随着生活的进步,餐、厨具日益走向 专业化、专项化,对鱼的蒸煮技术也有了较高的要求视觉上具有完美的鱼形,蒸煮时间短、 鱼肉口感鲜嫩,方便取食且鱼肉拾取完全,烹制技术容易掌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完鱼蒸煮时间短、鱼 肉鲜嫩、方便拾取且外形美观的完鱼蒸煮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完鱼蒸煮盘,包括盘体,其中,所述的 盘体内设有至少一个鱼身固定座,鱼身固定座的外形与鱼的内腔相适应;所述的鱼身固定 座设有蒸汽进口,在鱼身固定座上分布有蒸汽出孔。上述的完鱼蒸煮盘中,所述的鱼身固定座与盘体为整体结构,鱼身固定座的蒸汽 进口设置在盘体底部。上述的完鱼蒸煮盘中,所述的鱼身固定座与盘体为整体结构,鱼身固定座的蒸汽 进口通过连接管设置在盘体的外侧。上述的完鱼蒸煮盘中,所述的盘体底部设有通孔,在通孔边沿设有向上翻起的定 位边;所述蒸气进口设置在鱼身固定座底部,蒸汽进口的内径与定位边的外径相适应,鱼身 固定座与盘体之间通过蒸汽进口与定位边配合套接连接。上述的完鱼蒸煮盘中,所述的盘体内设有定位座;所述的鱼身固定座底部设有定 位槽,鱼身固定座与盘体之间通过定位座与定位槽配合固定;鱼身固定座的蒸汽进口通过 连接管设置在盘体的外侧。上述的完鱼蒸煮盘中,所述的盘体内设有两个鱼身固定座,在两个鱼身固定座之 间的盘体上设有分隔带。上述的完鱼蒸煮盘中,所述的蒸汽出孔间隔设置在鱼身固定座顶部;进一步地,鱼 身固定座外壁分布有多条蒸汽导向凹槽,蒸汽导向凹槽与蒸汽出孔相对应。上述的完鱼蒸煮盘中,所述的鱼身固定座外围的盘体上设有盘盖,在盘盖上设有 排气孔。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利用鱼身固定座将完鱼鱼身固定成背朝上,肚朝下的尤如活鱼的形状,并在鱼身固定座上设置蒸气进口和蒸气出孔,使鱼身由内外两边 同时向中间变熟,缩短了蒸煮时间,使鱼肉更鲜嫩,进一步地,优选将鱼身固定座设计成密 封型,通过连接管往内部传送蒸汽,使蒸汽通过蒸汽孔和蒸汽导向凹槽配合沿着鱼身内腔 由内往外均勻散出,使得鱼肉的蒸煮时间进一步缩短,减少盘内凝水,口感更为鲜嫩。制作 清蒸整鱼贵在掌握恰当的火候,以鱼肉刚好脱骨,鱼皮完好不裂为上乘。传统方法蒸煮要求 蒸汽均勻,鱼身加盖不让鱼皮受到蒸汽直接冲击。一般以“大锅蒸小鱼”较好,对于再大一 点的鱼就难以蒸透了,只能将其解体后再拼装回去,一般家庭或小型餐馆就只能对付更小 的鱼了。本技术采取由内而外地蒸煮,蒸汽直喷鱼内脊、尾根等最肥厚的部位,鱼皮不 受蒸汽直接冲击,蒸煮效果好,操作简单,而且蒸煮与盛装使用同一器皿,减少厨具配备。以下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 用新型的任何限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处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C-C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第三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D-D处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第四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E-E处剖视图;图10是本技术第五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第六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盘体1、通孔la、定位边lb、定位座lc、鱼身固定座2、定位槽2a、蒸汽导向凹 槽2b、蒸汽进口 3、蒸汽出孔4、连接管5、分隔带6、盘盖7、排气孔8。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完鱼蒸煮盘,包括具有一定深度的盘体1, 在盘体1内设有一个鱼身固定座2,鱼身固定座2与盘体1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盘体1 与鱼身固定座2之间形成盛放鱼肉或是鱼汁的盛放槽,盘体1和鱼身固定座2优选用陶瓷 制成,当然也可以用金属材质;鱼身固定座2的外形与鱼的内腔相适应,起着塑形和固定的 作用,可以使完鱼固定在鱼身固定座2上,夹取鱼肉时不需翻动鱼身,由脊背向鱼腹扒取即 可,鱼肉可以在盛放槽内沾取鱼汁,且吃完鱼肉后可留下一副完整的鱼骨架;鱼身固定座2 为封闭型,在鱼身固定座2上设有蒸汽进口 3,蒸汽进口 3通过连接管5设置在盘体1外侧, 本技术中,连接管5外壁与盘体1同样是整体结构,连接管5设置在盘体1内,连接管 5内部采用隔热包裹的软管,蒸汽进口 3设置在盘体1的边沿,方便与外部蒸汽源连接。在 鱼身固定座2上设有与内腔相通的蒸汽出孔4,蒸汽出孔4的孔径为4 8mm,防止鱼汁在冷却过程中回流入鱼身固定座2内,蒸汽出孔4间隔设置在鱼身固定座2顶部,在与蒸汽出 孔4相对应的鱼身固定座2外壁分布有多条蒸汽导向凹槽2b,蒸汽导向凹槽2b沿着鱼身固 定座2的外壁从顶部往下延伸,这样可以使鱼身固定座2的外壁形成不平整的波浪形,使蒸 汽更容易流通,蒸汽沿着鱼身固定座2内部的蒸汽出孔4进入鱼的内腔中,再由蒸汽导向凹 槽2b引导蒸汽均勻地由鱼内腔脊部向鱼下腹,转而向鱼外脊部流动,不会扰动鱼腹部;鱼 身固定座2外围的盘体1上设有盘盖7,在盘盖7上设有排气孔8 ;由于蒸汽是由内向外流 动,再通过盘盖7的限制,使其继续从外部向内部加热,使得鱼的煮熟过程中由内外同时向 中间变熟,使得蒸煮时间大大缩短,保证了鱼肉的鲜嫩和美味。具体使用时,将杀好的完鱼洗净,鱼身内外抹上适量食盐等调味料,穿套在蒸煮盘 的鱼身固定座2上,鱼身固定座2贴合地从鱼腹腔穿套至喉腔,调整鱼形,扣上盘盖7,连蒸 汽进口 3连接外部蒸汽源,开通蒸汽,根据鱼的大小蒸煮3 5分钟后关闭蒸汽即可。实施例2参阅图4、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完鱼蒸煮盘,其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 之处在于鱼身固定座2为敞开型,在鱼身固定座底部的盘体1上设有蒸汽进口 3。其使用方法也与实施例1不同,需放置在蒸具内进行蒸煮,但效果与实施例1相 同,蒸汽从盘体1底部的蒸汽入口 3进入鱼身固定座2,再沿着鱼身固定座2内部的蒸汽出 孔4进入鱼的内腔中,再由蒸汽导向凹槽2b引导蒸汽均勻地由鱼内腔脊部向鱼下腹,转而 向鱼外脊部流动。实施例3参阅图6、图7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完鱼蒸煮盘,包括具有一定深度的盘体1, 在盘体1内设有定位座Ic ;在盘体1内设有一个鱼身固定座2,鱼身固定座2的外形与鱼的 内腔相适应,在鱼身固定座2底部设有定位槽2a,鱼身固定座2与盘体1之间通过定位座 Ic与定位槽2a配合固定;本实施例中,鱼身固定座2的蒸汽进口 3通过连接管5设置在盘 体1的下侧,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其他位置,本实施例的鱼身固定座2的蒸汽出孔4 和蒸汽导向凹槽2b的位置及作用与实施例1相同,其使用方法也与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完鱼蒸煮盘,包括盘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体(1)内设有至少一个鱼身固定座(2),鱼身固定座(2)的外形与鱼的内腔相适应;所述的鱼身固定座(2)设有蒸汽进口(3),在鱼身固定座(2)上分布有蒸汽出孔(4)。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完鱼蒸煮盘,包括盘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体(1)内设有至少一个鱼身固定座(2),鱼身固定座(2)的外形与鱼的内腔相适应;所述的鱼身固定座(2)设有蒸汽进口(3),在鱼身固定座(2)上分布有蒸汽出孔(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完鱼蒸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身固定座(2)与盘体(1) 为整体结构,鱼身固定座(2)的蒸汽进口(3)设置在盘体(1)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完鱼蒸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身固定座(2)与盘体(1) 为整体结构,鱼身固定座(2)的蒸汽进口(3)通过连接管(5)设置在盘体(1)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完鱼蒸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体(1)底部设有通孔 (Ia),在通孔(Ia)边沿设有向上翻起的定位边(Ib);所述蒸气进口(3)设置在鱼身固定座 (2)底部,蒸汽进口(3)的内径与定位边(Ib)的外径相适应,鱼身固定座(2)与盘体(1)之 间通过蒸汽进口(3)与定位边(Ib)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峰
申请(专利权)人:闫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