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波专利>正文

中耳吸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38592 阅读:3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抽吸中耳分泌物的小型吸引器,采用透明硬质塑料材质制作,由吸引器头、膝状吸引器连接管、带硅胶瓶盖的圆柱形小型负压瓶以及负压管组成。吸引器头部前端呈约135°弯曲,且顶端光滑,可自鼓膜穿孔处进入鼓室而不易损伤粘膜;小型负压瓶为圆柱形,便于操作者握持,顶部由锥形硅胶瓶盖将其密封,瓶盖中央有一圆孔,吸引器连接管的一端插入圆孔,进入负压瓶内,连接管另一端与吸引器头连接;负压管前端为直角弯曲,并插入负压瓶腔上部,负压管与负压瓶平行并嵌入负压瓶的沟槽内,负压管末端膨隆,可接普通吸引器管。以上结构均可拆卸,并能紧密牢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化脓性中耳炎导致鼓膜穿孔合并大量分泌物的患者,可快速、彻底清除中耳分泌物。(*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耳吸引器
本技术涉及医用器械,直接涉及中耳吸引器。
技术介绍
目前,化脓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是耳科常见疾病,由于炎症作用常常使鼓室内充满了炎性或脓性分泌物,当脓性分泌物增加时,鼓室腔压力增高,使鼓膜受 压造成局部供血不足而导致粘膜下组织化脓坏死,致使鼓膜穿孔,穿孔后脓性分泌物自鼓 室流到外耳道中。利用吸引器清除脓液成为治疗中耳炎的首要方法。应用普通吸引器头 只能清除外耳道脓液,难以清除鼓室内脓液,鼓室及外耳道狭小,容积不过几毫升,吸出的 脓液十分粘稠,常常附着在吸引器管壁上,不能到达吸引器的容量瓶,难以判断脓液量和性 状,且用后还要彻底清洗整个吸引器管并消毒,使用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中耳吸引器,它能有效地通过穿 孔的鼓膜深入中耳抽吸鼓室内脓液,并能直接记录脓液容量,观察脓液性状,必要时能够对 脓液进行采集,用来留存标本及时送检,所有部件均可拆卸,便于清洁消毒。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中耳吸引器,由吸引器头、膝状吸引器连接 管、带硅胶瓶盖的圆柱形小型负压瓶以及负压管组成,其特征是以上所述部件均为可拆卸 结构,并能紧密牢固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是吸引器头前端呈约135°弯曲,且顶端光滑,后 端与吸引器连接管连接,小型负压瓶为圆柱形,其上标有容量刻度,顶部由锥形硅胶瓶盖将 其密封,锥形硅胶瓶盖中央有一圆孔,吸引器连接管的一端插入圆孔,进入负压瓶腔内,另 一端与吸引器头连接,负压管与负压瓶纵向平行并嵌入负压瓶的沟槽内,固定为一体,负压 管前端为直角弯曲,并插入负压瓶腔内上部,负压管末端为膨隆结构。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方案是吸引器头可通过穿孔的鼓膜深入中耳抽吸鼓 室内脓液,通过负压吸引,将分泌物吸入负压瓶中。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 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结构,具有吸引器头1、吸引器连接管 2、硅胶瓶塞3、小型负压瓶4、负压管5组成。使用时,用手握持住小型负压瓶4及负压管5, 在直视下,吸引器头1的前端深入外耳道或自穿孔的鼓膜进入鼓室内,启动负压,分泌物即 可经过吸引器头1和吸引器连接管2进入小型负压瓶4。吸引器头1可根据鼓膜穿孔部位 左右调节角度,调整至最佳进入鼓室的位置。如做鼓膜穿刺术,鼓室内分泌物粘稠不易抽出 时,可由吸引器连接管2联接中耳穿刺针头,在较大的负压下可抽出粘稠分泌物。本实用新 型体积小巧,便于握持,拆卸方便,便于消毒,能彻底清除中耳分泌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耳吸引器,由吸引器头(1)、膝状吸引器连接管(2)、带硅胶瓶盖(3)的圆柱形小型负压瓶(4)以及负压管(5)组成,其特征是:以上所述部件均为可拆卸结构,并能紧密牢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中耳吸引器,由吸引器头(1)、膝状吸引器连接管(2)、带硅胶瓶盖(3)的圆柱形小型负压瓶(4)以及负压管(5)组成,其特征是以上所述部件均为可拆卸结构,并能紧密牢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耳吸引器,其特征是吸引器头(1)前端呈约135°弯 曲,且顶端光滑,后端与吸引器连接管(2)连接,小型负压瓶(4)为圆柱形,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波
申请(专利权)人:梁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