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具备汽泡注入功能的自适应储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29838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应用于汽-液两相流体循环散热回路、具备汽泡注入功能的自适应储液器,所述储液器为一压力容器,容器内部至少有两根管道穿过,其中一根管道较粗,一端接蒸发器的出口,另一端接冷凝器的热侧入口;另一根较细的管道在所述容器内部至少开有一个小口,所述小口应距容器底部有一定的高度,或通过另一小管道把开口延伸至容器内部的一定高度,储液器内部的管道一端接泵的出口,另一端接蒸发器的入口;在所述管道内流过的为饱和液体的条件下,所述储液器可通过穿过其内部管道的开口向管道注入汽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储液器能有效消除两相回路散热系统在热启动过程中常见的过热现象,并使回路系统稳定启动;而当回路系统工作时,还可根据热量排放的大小自适应调节工作点,从而达到更节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储液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两相回路散热系统的、具备 汽泡注入功能的自适应储液器。
技术介绍
机械泵驱动(后面简称泵驱)两相回路散热系统由于其散热效率高、温度均勻性 好、稳定性高,并且特别适用于分散热源散热和长距离散热等优点,在载人航天、深空 探测、数据中心散热等热管理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和市场潜力。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810198088公开了一种利用废热驱动的两相回路散热 系统,适合机房、飞行器、船舰等密闭设备舱内的大热流密度电子设备散热。在这种两 相回路散热系统中,所述储液器不但起到储存工质的作用,而且还起到缓冲系统压力变 化、和决定系统工作温度和压力(工作点)的作用;然而,两相回路散热系统中的储液器 的结构与功能在上述专利中没有陈述或没有充分陈述。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泵驱两相回路散热系统包括负责驱动工质循环的机 械泵1、负责收集废热的蒸发器2、负责向系统外排热的冷凝换热器3、用于降低系统温 度波动又可以节能的回热器5,以及储液器4,该储液器4与含压缩机的制冷系统的储液 器有所不同,除储液外,它还具备以下两个基本功能1)压力缓冲,即接收回路中由于工质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汽-液两相流体循环散热回路的、具备汽泡注入功能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器为一压力容器,容器内部至少有一根管道穿过,且该管道在所述容器内部至少开有一个小口,所述小口开在离容器底部有一定距离的高度,或通过另一小管道把开口延伸至容器内部的一定高度,储液器内部的管道一端接泵的出口,另一端接蒸发器的入口;在所述管道内流过的为饱和液体的条件下,所述储液器可通过穿过其内部管道的开口向管道注入汽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汽-液两相流体循环散热回路的、具备汽泡注入功能的储液器,其特征 在于所述储液器为一压力容器,容器内部至少有一根管道穿过,且该管道在所述容器 内部至少开有一个小口,所述小口开在离容器底部有一定距离的高度,或通过另一小管 道把开口延伸至容器内部的一定高度,储液器内部的管道一端接泵的出口,另一端接蒸 发器的入口;在所述管道内流过的为饱和液体的条件下,所述储液器可通过穿过其内部 管道的开口向管道注入汽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器内的所述管道靠近液体 入口处开有另一个口径极小的口,并通过另一小管道延伸至所述储液器内部液体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有另一条较粗的管道通过所述压力 容器内部,所述粗管入口接蒸发器出口,所述粗管出口接冷凝器热侧入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内的粗细两管道之间安装 有可提供过冷液体、汽_液两相流体和储液器工质三方换热的回热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液器,其特征在于安装在压力容器内部的回热器为套 管式换热器或逆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振辉黄臻成宋兆普钟法强张来得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