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陶瓷烛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28421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用陶瓷烛台。为解决现有烛台使用时或者更换蜡烛时,既不方便又耽误时间的问题而设计。其包括烛台本体及设于烛台本体顶端的烛台座,所述烛台本体为半球形的上烛台本体与半球形的下烛台本体相对应结合而成的中空状球形结构,该烛台本体的中空部分形成容置空间。以此设计,白天或不用时可以将买来的蜡烛通过挪开分体结构的上、下二个烛台本体存放在容置空间内;夜晚使用时或者一根蜡烛燃尽更换新蜡烛时,用同样的方法将存放在容置空间内的蜡烛取出并点燃,快捷、实用又方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烛台,特别涉及一种两用陶瓷烛台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陶瓷烛台以其特有的装饰性和实用性,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青睐和 喜爱。传统烛台在实用性方面的设计只提供了单一的照明作用,而忽略了存放蜡烛的功能, 使用时或者一根蜡烛燃尽更换新蜡烛时,通常需要到另外一个存放蜡烛的地方去取。特别 是对于一些用于花园、庭院的陶瓷烛台,由于使用环境和场所与室内不同,所以其形状结构 的设计和材质的选用也与室内有所不同,此种情况下,若欲使用或者一根蜡烛燃尽欲更换 新蜡烛时,更是需要到较远的室内去取,既不方便又耽误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照明功能和蜡烛存放功能于 一体的两用陶瓷烛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两用陶瓷烛台,包括烛台本体及设于烛台本体顶 端的烛台座,所述烛台本体为半球形的上烛台本体与半球形的下烛台本体相对应结合而成 的中空状球形结构,该烛台本体的中空部分形成容置空间。 上述结构,采用半球形的上烛台本体与半球形的下烛台本体相对应结合而成的中 空状球形结构,并在烛台本体的中空部分形成容置空间;以此设计,白天或不用时可以将买 来的蜡烛通过挪开分体结构的上、下二个烛台本体存放在容置空间内;夜晚使用时或者一 根蜡烛燃尽更换新蜡烛时,用同样的方法将存放在容置空间内的蜡烛取出并点燃,既实用 又方便,而且不耽误时间。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中空状球形结构的烛台本体为一体制成,该烛 台本体的底部设有置放孔与容置空间连通。以此设计,通过烛台本体底部设置的与容置空 间连通的置放孔,可以使蜡烛的存放与取出更加快捷和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两用陶瓷烛台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两用陶瓷烛台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l所示,本技术两用陶瓷烛台一实施例,其包括烛台本体l及设于烛台本 体1顶端用于固定蜡烛的烛台座2,所述烛台本体1为半球形的上烛台本体11与半球形的 下烛台本体12相对应结合而成的中空状球形结构,该烛台本体1的中空部分形成容置空间 3。以此设计,白天或不用时可以将买来的蜡烛通过挪开分体结构的上烛台本体11、下烛台本体12存放在容置空间3内;夜晚使用时或者一根蜡烛燃尽更换新蜡烛时,用同样的方法将存放在容置空间3内的蜡烛取出并点燃,既实用又方便,而且不耽误时间。 如图2所示,本技术两用陶瓷烛台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中空状球形结构的烛台本体1为一体制成,该烛台本体1的底部设有置放孔4与容置空间3连通。以此设计,通过烛台本体1底部设置的与容置空间3连通的置放孔4,可以使蜡烛的存放与取出更加快捷和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 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 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用陶瓷烛台,包括烛台本体及设于烛台本体顶端的烛台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烛台本体为半球形的上烛台本体与半球形的下烛台本体相对应结合而成的中空状球形结构,该烛台本体的中空部分形成容置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两用陶瓷烛台,包括烛台本体及设于烛台本体顶端的烛台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烛台本体为半球形的上烛台本体与半球形的下烛台本体相对应结合而成的中空状球形结构,该烛台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冬青张帆陈少谨林少敏黄利榆
申请(专利权)人:潮州市三泰陶瓷有限公司韩山师范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