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精油提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28206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植物精油提取装置,包括圆底烧瓶(A)、冷凝管(B)及提取器(C),其中所述的提取器(C)包括连接管、V型管、两通阀,所述的V型管中装有有机溶剂及水;所述圆底烧瓶(A)的烧瓶口与所述提取器(C)的连接管的接口相连,所述冷凝管(B)与所述提取器(C)的V型管接口相连,所述V型管底部设有两通阀,以竹叶为原料,先经过粉碎,采用该装置制备竹叶精油,经回流提取、冷却、分离有机相、干燥、过滤、减压脱溶步骤得到竹叶精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精油提取装置及用该装置制备竹叶精油的方法。
技术介绍
精油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中的一类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出来的油状液体 的总称。精油在植物中的含量一般为0.001%-10%,少数达到20%。精油的化学成份复 杂,是由多种化学性质不同的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包括脂肪族、芳香族和萜类等各种有机 物,少数还含有氮和硫的有机物,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菌和杀虫等作用。提取植物精油所用的传统装置,即同时水蒸气蒸馏萃取装置,具有水蒸气蒸馏和 溶剂萃取同时进行的特点,但是同时水蒸气蒸馏萃取装置体积庞大,占的空间较大,日常使 用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独创设计的操作简便、精油得率高、精油组分信息丰 富的植物精油提取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旨在利用上述精油提取装置,以我国资源十分丰富、且尚未得 到有效开发利用的竹叶为植物材料,提供一套高得率的竹叶精油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旨在提供一种具有抑制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生 长的广谱性抑菌效果的竹叶精油,并应用于食品、保健品、洗涤用品中。提取植物精油所用的传统装置,即同时水蒸气蒸馏萃取装置,具有水蒸气蒸馏和 溶剂萃取同时进行的特点,提取植物精油的效率较高,但是同时水蒸气蒸馏萃取装置体积 庞大,占的空间较大,日常使用很不方便;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植物精油提取装置可见附图1,本 专利技术的植物精油提取装置包括圆底烧瓶A、冷凝管B及提取器C,其中所述的提取器C包括 连接管、V型管、两通阀,所述的V型管中装有有机溶剂及水;所述圆底烧瓶A的烧瓶口与所 述提取器C的连接管的接口相连,所述冷凝管B与所述提取器C的V型管接口相连,所述V 型管底部设有两通阀,在所述提取器C中的V型管中先加入蒸馏水,再加入比水轻且与水不 互溶的有机溶剂,同时,植物材料的水溶液放入圆底烧瓶A中,随着圆底烧瓶A中的水溶液 被加热,产生夹带植物精油的水蒸气,所述水蒸气不断地被所述冷凝管B冷却成冷凝液体, 所述冷凝液体穿过停留在所述V型管水面上的有机相层,所述有机溶剂层萃取所述冷凝液 中的精油,然后所述冷凝液经过所述V型管箭头方向回到所述圆底烧瓶A中,萃取了植物精 油的有机溶剂层停留在水面上,圆底烧瓶A中的水溶液经过充分的回流加热后,使得植物 材料中的精油得到充分的提取,之后植物精油提取装置整个系统冷却至室温,打开提取器C 的两通阀,收集V型管中的有机溶剂层,有机溶剂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除去硫酸钠, 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脱除滤液中的有机溶剂,得到植物精油。该植物精油提取装置体积小,占有的空间不大,具备了水蒸气蒸馏和溶剂萃取同 时进行的特点,不仅可以满足操作者对设备的简易性要求,节省空间和费用,还能够获得较为完整的竹叶精油组分信息,并满足对精油高提取率的要求。本专利技术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植物精油提取装置提取竹叶精油的制备方法是1)将竹叶洗净、自然风干、粉碎至一定目数,竹叶粉粒径范围在10目与20目之 间;2)在圆底烧瓶A中,称取一定质量所述竹叶粉,加入蒸馏水,使水的体积与竹叶粉 质量的比值在20 1至40 1之间,其中,体积单位为毫升,质量单位为克;3)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植物精油提取装置,在提取器C中的V型管中先加入水, 再加入有机溶剂正己烷,正己烷层高度占整个V型管高的四分之一;4)电热套加热圆底烧瓶A中的竹叶水溶液,竹叶水溶液加热回流4-6小时,整个系 统冷却至室温;5)卸下提取器C,打开两通阀,分离出有机溶剂层,有机溶剂层用无水硫酸钠干 燥,过滤除去硫酸钠,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脱除滤液中的有机溶剂,此时旋转蒸发仪水浴温 度35度,真空度0. 09MPa,得到竹叶精油。其中V型管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可以是石油醚、乙醚、正己烷、甲苯、乙酸乙酯、苯中 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本专利技术中植物精油提取装置制备得到的竹叶精油可抑制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 性菌和真菌生长,对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2. 25mg/mL。所述的竹叶精油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或清洁用品中,其中所述竹叶精油的重 量占食品、保健品、化妆品或清洁用品基质重量的0. 1% -1%。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植物精油提取装置,并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竹叶精油提取方法, 竹叶精油的得率较高,可达到0. 32%,是现有技术中竹叶精油得率的3倍。附图说明图1.竹叶精油提取装置图2.毛竹叶精油的总离子流图图3.苦竹叶精油的总离子流图图4.绿竹叶精油的总离子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关于本专利技术的植物精油提取装置,基于附图1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附图1所示,植物精油提取装置包括圆底烧瓶A、冷凝管B及提取器C,其中所述 的提取器C包括连接管、V型管、两通阀,所述的V型管中装有有机溶剂及水;所述圆底烧瓶 A的烧瓶口与所述提取器C的连接管的接口相连,所述冷凝管B与所述提取器C的V型管 接口相连,所述V型管底部设有两通阀,在所述提取器C中的V型管中先加入蒸馏水,再加 入比水轻且与水不互溶的有机溶剂,同时,植物材料的水溶液放入圆底烧瓶A中,随着圆底 烧瓶A中的水溶液被加热,产生夹带植物精油的水蒸气,所述水蒸气不断地被所述冷凝管B 冷却成冷凝液体,所述冷凝液体穿过停留在所述V型管水面上的有机相层,所述有机溶剂 层萃取所述冷凝液中的精油,然后所述冷凝液经过所述V型管箭头方向回到所述圆底烧瓶 A中,萃取了植物精油的有机溶剂层停留在水面上,圆底烧瓶A中的水溶液经过充分的回流加热后,使得植物材料中的精油得到充分的提取,之后植物精油提取装置整个系统冷却至 室温,打开提取器C的两通阀,收集V管中的有机溶剂层,有机溶剂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 滤除去硫酸钠,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脱除滤液中的有机溶剂,得到植物精油。采用如附图1所示的植物精油提取装置提取竹叶精油的制备方法是1)将竹叶洗净、自然风干、粉碎至一定目数,竹叶粉粒径范围在10目与20目之 间;2)在圆底烧瓶A中,称取一定质量所述竹叶粉,加入蒸馏水,使水的体积与竹叶粉 质量的比值在20 1至40 1之间,其中,体积单位为毫升,质量单位为克;3)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植物精油提取装置,在提取器C中的V型管中先加入水, 再加入有机溶剂正己烷,正己烷层高度占整个V型管高的四分之一;4)电热套加热圆底烧瓶A中的竹叶水溶液,竹叶水溶液加热回流4-6小时,整个系 统冷却至室温;5)卸下提取器C,打开两通阀,分离出正己烷层,正己烷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 滤除去硫酸钠,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脱除滤液中的正己烷,此时旋转蒸发仪水浴温度35 度,真空度0. 09MPa,得到竹叶精油。得到的竹叶精油组分的特征是醇类化合物(占0. 65-5. 29% )、羧酸类化合物 (占 36. 35-51. 83% )、烷烃类化合物(占 24. 77-9. 38% )、酮类化合物(占 3. 35-14. 55%), 醛类化合物(占5. 53-25. 31% )、酯类化合物(占0. 91-2. 34% ) 0采用双层平板打孔法,考察了得到的竹叶精油的抑菌作用,发现竹叶精油具有抑 制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生长广谱性抑菌作用。表1、表2分别为竹叶精油对 8种菌的抑菌作用和竹叶精油对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结果。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物精油提取装置,该装置包括圆底烧瓶(A)、冷凝管(B)及提取器(C),其中所述的提取器(C)包括连接管、V型管、两通阀,所述的V型管中装有有机溶剂及水;所述圆底烧瓶(A)的烧瓶口与所述提取器(C)的连接管的接口相连,所述冷凝管(B)与所述提取器(C)的V型管接口相连,所述V型管底部设有两通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提取器(C)中的V型管中先加入蒸馏水,再加入比水轻且与水不互溶的有机溶剂,同时,植物材料的水溶液放入圆底烧瓶(A)中,随着圆底烧瓶(A)中的水溶液被加热,产生夹带植物精油的水蒸气,所述水蒸气不断地被所述冷凝管(B)冷却成冷凝液体,所述冷凝液体穿过停留在所述V型管水面上的有机相层,所述有机溶剂层萃取所述冷凝液中的精油,然后所述冷凝液经过所述V型管箭头方向回到所述圆底烧瓶(A)中,萃取了植物精油的有机溶剂层停留在水面上,圆底烧瓶(A)中的水溶液经过充分的回流加热后,使得植物材料中的精油得到充分的提取,植物精油提取装置整个系统冷却至室温,打开提取器(C)的两通阀,收集V管中的有机溶剂层,有机溶剂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除去硫酸钠,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脱除滤液中的有机溶剂,得到植物精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植物精油提取装置,该装置包括圆底烧瓶(A)、冷凝管(B)及提取器(C),其中所 述的提取器(C)包括连接管、V型管、两通阀,所述的V型管中装有有机溶剂及水;所述圆底 烧瓶(A)的烧瓶口与所述提取器(C)的连接管的接口相连,所述冷凝管(B)与所述提取器 (C)的V型管接口相连,所述V型管底部设有两通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提取器(C)中的V 型管中先加入蒸馏水,再加入比水轻且与水不互溶的有机溶剂,同时,植物材料的水溶液放 入圆底烧瓶(A)中,随着圆底烧瓶(A)中的水溶液被加热,产生夹带植物精油的水蒸气,所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兆林张柏林姚永红秦娇展海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林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