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机的送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27720 阅读:3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线机的送线机构,包括左立架、右立架和上盖板,左立架和右立架均设有一凹槽,左立架和右立架的上表面与上端盖相连接,位于凹槽下部的左立架和右立架之间设有下滚轴,下滚轴位于左立架外侧的部位上套有第一齿轮,每个凹槽中均有调压块,两个调压块之间贯穿设有上滚轴,位于左立架和右立架之间的上滚轴和下滚轴上均套有压滚,位于左立架外侧的上滚轴上套有第二齿轮,每个调压块上均通过簧下托连接有压簧,每个压簧上均连接有簧上托,簧上托位于上盖板下方,上盖板上设有两个手轮,且两个手轮的底端均穿过上盖板分别与两个簧上托相连接,上滚轴和下滚轴之间后部设有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制作成本低、结构简单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直线机的送线机构。技术背景目前,大部分直线机的送线机构,需要人工看护,大大浪费了人力资源,工作效率 也不高,并且铁丝会散落在外面,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只在压滚上装有导丝槽,铁丝容 易缠绕,对铁丝的质量要求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一种能牵引固定铁丝的运行方 向,大大减少人员和能源浪费,制作成本低、结构简单的直线机的送线机构。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直线机的送线机构,包括左立 架、右立架和上盖板,左立架和右立架中均设有一凹槽,左立架和右立架的上表面之间连接 有所述上端盖,左立架和右立架位于凹槽下部的部位之间连接有下滚轴,下滚轴的两端分 别穿过左立架和右立架,下滚轴位于左立架外侧的部位上套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外侧连 接有齿轮盖,下滚轴位于右立架外侧的部位上套有大链轮,每个凹槽中均有调压块,两个调 压块之间设有上滚轴,上滚轴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调压块置于左立架和右立架的外侧,上 滚轴置于下滚轴的上部,上滚轴和下滚轴上均套有压滚,上滚轴位于左立架外侧的部位上 套有第二齿轮,每个调压块上均通过簧下托连接有压簧,每个压簧上均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线机的送线机构,包括左立架(1)、右立架(2)和上盖板(3),所述左立架(1)和所述右立架(2)中均设有一凹槽(4),所述左立架(1)和所述右立架(2)的上表面之间连接有所述上端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立架(1)和所述右立架(2)位于凹槽(4)下部的部位之间连接有下滚轴(5),所述下滚轴(5)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左立架(1)和所述右立架(2),所述下滚轴(5)位于所述左立架(1)外侧的部位上套有第一齿轮(6),所述第一齿轮(6)外侧连接有齿轮盖(7),所述下滚轴(5)位于所述右立架外侧的部位上套有大链轮(8),每个所述凹槽(4)中均有调压块(9),两个所述调压块(9)之间设有上滚轴(1...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直线机的送线机构,包括左立架(1)、右立架(2)和上盖板(3),所述左立架(1)和所述右立架(2)中均设有一凹槽(4),所述左立架(1)和所述右立架(2)的上表面之间连接有所述上端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立架(1)和所述右立架(2)位于凹槽(4)下部的部位之间连接有下滚轴(5),所述下滚轴(5)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左立架(1)和所述右立架(2),所述下滚轴(5)位于所述左立架(1)外侧的部位上套有第一齿轮(6),所述第一齿轮(6)外侧连接有齿轮盖(7),所述下滚轴(5)位于所述右立架外侧的部位上套有大链轮(8),每个所述凹槽(4)中均有调压块(9),两个所述调压块(9)之间设有上滚轴(10),所述上滚轴(10)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调压块(9)置于所述左立架(1)和所述右立架(2)的外侧,所述上滚轴(10)置于所述下滚轴(5)的上部,所述上滚轴(10)和所述下滚轴(5)上均套有压滚(11),所述上滚轴(10)位于所述左立架(1)外侧的部位上套有第二齿轮(12),每个所述调压块(9)上均通过簧下托(13)连接有压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现才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汇新电气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