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处置工程的防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26823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处置工程的防渗结构,采用底部和边坡分开处理的方式,在底部的夯实地基12之上依次设置GCL7、HDPE膜6、粘土隔离保护层5、无纺土工布4、渗沥液导流层3、复合土工滤网2,在边坡的夯实地基18之上依次设置土工复合排水网17、GCL16、HDPE膜15、无纺土工布14、渗沥液导流层1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解决了垃圾填埋场对防渗、渗沥液处理的效果并不理想的问题,又节约了成本,做到了物尽其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渗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处置工程的防渗结 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急剧增 多。目前,填埋是垃圾的最终处置方式,即使前期处理垃圾采用焚烧或者堆肥等其它处理方 式,其最后的残渣都要通过填埋的方式消纳。填埋方式处理垃圾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由于大气降水的渗透作用和垃圾在填埋堆体内发生的生化反应使垃圾堆产生的垃 圾渗浙液,它是一种高浓度的有机 污水,对环境的危害能力很大,一旦渗漏将会发生严重的 危害。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对垃圾填埋场的防渗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的垃圾填 埋场对防渗、渗浙液处理的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以有效防渗又可以对渗浙液进行处理的用 于垃圾填埋场处置工程的防渗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处置工程的防渗结构,由以下两部分组成底部 防渗结构和边坡防渗结构所述的底部防渗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夯实地基、GCL、HDPE膜、粘土隔离保护层、 无纺土工布、渗浙液导流层、复合土工滤网;所述的边坡防渗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夯实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处置工程的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两部分组成:底部防渗结构和边坡防渗结构:所述的底部防渗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夯实地基(12)、GCL(7)、HDPE膜(6)、粘土隔离保护层(5)、无纺土工布(4)、渗沥液导流层(3)、复合土工滤网(2);所述的边坡防渗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夯实地基(18)、土工复合排水网(17)、GCL(16)、HDPE膜(15)、无纺土工布(14)、渗沥液导流层(13)。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用于垃圾填埋场处置工程的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以下两部分组成底部防渗结构和边坡防渗结构所述的底部防渗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夯实地基(12)、GCL(7)、HDPE膜(6)、粘土隔离保护层(5)、无纺土工布(4)、渗沥液导流层(3)、复合土工滤网(2);所述的边坡防渗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夯实地基(18)、土工复合排水网(17)、GCL(16)、HDPE膜(15)、无纺土工布(14)、渗沥液导流层(13)。2.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垃圾填埋场处置工程的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底 部防渗结构中,所述的夯实地基(12)的压实度彡93%、所述的GCL(7)的规格为4800g/m2、 所述的HDPE膜(6)为2. Omm光面膜、所述的粘土隔离保护层(5)的厚度为0. 3m厚粘土,压 实度彡93%、所述的无纺土工布(4)的规格为600g/m2、所述的渗浙液导流层(3)为厚度为 30cm的卵石,含渗浙液收集管、所述的复合土工滤网(2)的规格为400g/m2。3.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陈望明曾越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