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蔚萱专利>正文

硬币自动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24411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硬币自动识别装置,其包括外壳、入币口、位于所述入币口一侧的信号输入机构、识别电路,与入币口连通的自动送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入机构包括:感应杠杆、弹性复位件和设在感应杠杆上的信号接触头、五金弹片,所述识别电路包含一块PCD板,和PCD板上分布的若干接触点。现有硬币识别装置一般分为机械式和光电式,这两种硬币识别装置,需要使用者依投入硬币,不能一次性完成批量硬币面值识别,分辨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另外光电式识别装置的光电板价格昂贵,成产成本较高。所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别提出一种成本低廉、识别方式简单、分辨率高且能大批量识别硬币面值的硬币自动识别装置。(*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动识别硬币的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过硬币的直径来识别硬币面值的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硬币识别装置主要分为光电式和机械式,主要结构包括入币口、信号输入 机构、识别电路,所述硬币识别的原理是通过检测硬币直径的大小来识别硬币的面值。 光电式硬币识别装置,包括光电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受器,每次投入一个硬币,硬 币从光电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之间穿过,硬币直径大小不同,则遮挡部分光线,光电信 号接收器接受遮挡后的光线,识别币值。机械式硬币识别装置则是根据每个投入硬币挤压 金属触头,金属触头产生位移,位移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识别币值。 上述两种硬币识别装置结构简单,需要使用者依投入硬币,不能一次性完成批量 硬币面值识别,分辨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另外光电式识别装置的光电板价格昂贵,成产 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成本低廉、识别方式简单、分辨率高且能大 批量识别硬币面值的硬币自动识别装置。 本技术实现上述效果的技术方案是硬币自动识别装置,包括外壳、入币口、 位于所述入币口一侧的信号输入机构、识别电路,还包括与所述入币口连通的自动送币机 构,所述信号输入机构包括感应杠杆、弹性复位件和设在感应杠杆上的信号接触头、五金 弹片,所述识别电路包含一块PCD板,和PCD板上分布的若干接触点;所述自动送币机构包 括一旋转币盘、驱动所述旋转币盘转动的动力装置、支撑所述旋转币盘旋转的漏币盘,所 述旋转币盘底部设有至少一个漏币孔,在所述旋转币盘的下底面上、所述漏币孔的一侧还 设有数量与所述漏币孔对应的凸起。所述信号输入机构的输入端延伸至入币口的一侧,其包括设置在入币口端的第一感应杠杆和与第一感应杠杆枢纽铰接的第二感应杠杆,在两者铰接处设有一弹性复位件。 在所述信号接触头上固定一扭簧,所述扭簧一端紧压在所述五金弹片上。 所述五金弹片在所述扭簧的按压下紧贴在所述PCD板上,与所述PCD板上的接触点接触。 所述漏币孔的直径大于最大待识别硬币的直径,小于最小待识别硬币的直径的两倍。 所述第二感应杠杆长度大于第一感应杠杆的长度,前者的长度为后者的3-4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由于本技术的自动送币机构具有与所述入币口贯通的通 道,当将多个待识别硬币置于旋转币盘上时,旋转币盘在动力装置的驱动下旋转,待识别硬 币即可从漏币孔一一漏出,并在凸起的推动下进入到入币口,通过信号输入机构识别并给出不同信号。本技术通过识别电路PCD板上的触点和信号输入机构上的五金弹片接触 来完成识别过程。采用的技术方案既简单、识别效率高且元件的成本也相当低廉,投入生产 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从下侧观察图1所示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除去支板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漏币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从下侧观察图1的结构示意图和识别电路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入币口 ;2、信号输入机构;21、第一感应杠杆;211、感应触头;22第二感 应杠杆;221、信号接触头;222、五金弹片;223、扭簧;23、弹性复位件;3、识别电路;31、接 触点;32、 PCD板;4、自动送币机构;41、旋转币盘;411、漏币孔;412、凸起;413、环状斜面; 414、环状凸起;42、动力装置;43、漏币盘;431、环状凹槽;432、围边;433、滑槽;434、主盘; 435、支板;5、外壳;51、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 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结构,该硬币自动识别装置包括外壳5、入币口 1、 位于所述入币口 1 一侧的信号输入机构2、识别电路3,还包括与所述入币口 1连通的自动 送币机构4,所述信号输入机构2包括感应杠杆21、22、弹性复位件23和设在感应杠杆22 上的五金弹片222,所述识别电路3包含一块PCD板32,和PCD板32上分布的若干接触点 31。所述自动送币机构4包括一旋转币盘41、驱动所述旋转币盘41转动的动力装置42、支 撑所述旋转币盘41旋转的漏币盘43,所述旋转币盘41和所述漏币盘43之间形成与所述入 币口 l贯通的通道。所述旋转币盘41底部设有至少一个漏币孔411,在所述旋转币盘41的 下底面上、所述漏币孔411的一侧还设有数量与所述漏币孔411对应的凸起412。这样,由 于本实施例的自动送币机构4具有与所述入币口 1贯通的通道,当将多个待识别硬币置于 旋转币盘41上时,旋转币盘41在动力装置42的驱动下旋转,待识别硬币即可从漏币孔411 一一漏出,并在凸起412的推动下进入到入币口 l,不同尺寸的待识别硬币在入币口 l处被 信号输入机构2识别,产生不同的信号传给识别电路3,即可完成对硬币面值的识别。 结合附图1和附图2,所述漏币孔411和凸起412的数量最佳为5个,并围绕所述 旋转币盘41的中心等角度分布。当然,漏币孔411和凸起412的数量还可以为多个。为了 方便硬币进入漏币孔411,环绕每一漏币孔411设有一环状斜面413。为了防止两个硬币重 叠在一起,同时进入到所述漏币孔411中,所述漏币孔411边缘的厚度小于最薄待识别硬币 的厚度的两倍。同理,为了防止两个硬币并列一起进入到漏币孔411,所述漏币孔411的直 径大于最大待识别硬币的直径而小于最小待识别硬币的直径的两倍。 本实施例中,所述漏币盘43中部设有环状凹槽431,旋转币盘41对应所述环状凹 槽431的位置设有与其吻合的环状凸起414,旋转币盘41和漏币盘43通过环状凹槽431和 环状凸起414枢接在一起。所述漏币盘43在对应所述旋转币盘41的圆周位置环设有围边 432,为了避免硬币在旋转时脱离旋转币盘41,自动送币机构4还包括一与所述围边432固 定连接并覆盖于所述旋转币盘41上方的外壳5,所述外壳5中部设有开口 51。 所述旋转币盘41和漏币盘43之间的距离在靠近入币口 1的位置大于两者在其 他位置之间的距离,为了与旋转币盘41上凸起412适配,所述漏币盘43对应所述凸起412 的位置设有滑槽433。这样,如果硬币在未运动到靠近入币口 1的位置即已进入漏币孔411 中,硬币会在漏币孔411的推动下继续前行,当硬币运动至靠近入币口 1的位置时,进入到 所述旋转币盘41和漏币盘43之间的通道,由于旋转币盘41在动力装置42的驱动下继续 转动,凸起412可将进入到通道的硬币继续推行,使其进入到入币口 1。 所述漏币盘43包括固定连接在一起的主盘434以及支板435 ;信号输入机构2的 输入端延伸至入币口 1的一侧,其包括设置在入币口 1端的第一感应杠杆21和与其枢纽铰 接的第二感应杠杆22,在两者铰接处设有一弹性复位件23 ;在第一感应杠杆21端部设有感 应触头211,所述感应触头211直接接触入币口 1处的硬币,当硬币从入币口 1通过时,挤压 感应触头211,带动第一感应杠杆21转动,固定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硬币自动识别装置,包括外壳、入币口、位于所述入币口一侧的信号输入机构、识别电路,还包括与所述入币口连通的自动送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入机构包括:感应杠杆、弹性复位件和设在感应杠杆上的信号接触头、五金弹片,所述识别电路包含一块PCD板,和PCD板上分布的若干接触点;所述自动送币机构包括:一旋转币盘、驱动所述旋转币盘转动的动力装置、支撑所述旋转币盘旋转的漏币盘,所述旋转币盘底部设有至少一个漏币孔,在所述旋转币盘的下底面上、所述漏币孔的一侧还设有数量与所述漏币孔对应的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硬币自动识别装置,包括外壳、入币口、位于所述入币口一侧的信号输入机构、识别电路,还包括与所述入币口连通的自动送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入机构包括感应杠杆、弹性复位件和设在感应杠杆上的信号接触头、五金弹片,所述识别电路包含一块PCD板,和PCD板上分布的若干接触点;所述自动送币机构包括一旋转币盘、驱动所述旋转币盘转动的动力装置、支撑所述旋转币盘旋转的漏币盘,所述旋转币盘底部设有至少一个漏币孔,在所述旋转币盘的下底面上、所述漏币孔的一侧还设有数量与所述漏币孔对应的凸起。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硬币自动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入机构的输入端 延伸至入币口的一侧,其包括设置在入币口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蔚萱
申请(专利权)人:许蔚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