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中钻井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钻井过程中,由钻头牙齿机械破碎并从母岩分离开的岩屑往往被很大的压差压持 在井底,这种现象被称为“岩屑压持效应”。这样被压持在井底的岩屑被重复切削后变成细 粉岩屑,这种细粉的存在对钻井过程产生巨大危害(1)细粉和井底的泥饼粘混在一起形成井底覆盖层。在泥岩中钻进甚至形成粘性 很大的塑性团块,它和井底覆盖层构成钻头牙轮和牙齿与井底岩石之间的“垫层”。从而影 响了钻速,加快了钻头的磨损;(2)岩屑粉末混入钻井泥浆,影响泥浆性能和泥浆固相处理;(3)在井壁形成虚滤饼,影响井壁稳定。容易出现起钻拨活塞,钻柱抽汲引起井壁 垮塌,诱发井喷,甚至粘卡钻具,造成井下事故;(4)使用PDC钻头钻进时,钻头容易吸附钻屑,产生泥包,增加扭矩,减弱切削能 力,减缓钻速,降低水力效率,甚至发生卡钻现象。为解决钻井中的上述问题,提高钻井效率,必须及时清洁井底岩屑。在钻井条件不 变的条件下,最理想的方式就是利用井底水力脉冲工具来实现。基于瞬变流理论的水力脉 冲工具将泥浆连续射流转变为周期性脉冲射流,改变井底流场的压力状况,脉冲射流产生 ...
【技术保护点】
可打捞井下蓄能式水力脉冲工具,主要由打捞头(4)、蓄能器、磁力传动机构、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和脉冲调质机构等组成,其特征在于:脉冲定子(28)在工具最下端,与减速机外壳(23)下端用螺纹连接,行星减速机构安装在减速机外壳(23)内;减速机外壳(23)顶端与隔离套(20)下端用螺纹连接,内磁力传动组件和外磁力传动组件分别安装在隔离套(20)的内外侧;隔离套(20)顶端与蓄能器外壳(10)下端用螺纹连接,蓄能器外壳(10)顶端通过接头(7)与打捞头(4)连接,打捞头(4)位于工具最顶端。
【技术特征摘要】
可打捞井下蓄能式水力脉冲工具,主要由打捞头(4)、蓄能器、磁力传动机构、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和脉冲调质机构等组成,其特征在于脉冲定子(28)在工具最下端,与减速机外壳(23)下端用螺纹连接,行星减速机构安装在减速机外壳(23)内;减速机外壳(23)顶端与隔离套(20)下端用螺纹连接,内磁力传动组件和外磁力传动组件分别安装在隔离套(20)的内外侧;隔离套(20)顶端与蓄能器外壳(10)下端用螺纹连接,蓄能器外壳(10)顶端通过接头(7)与打捞头(4)连接,打捞头(4)位于工具最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打捞井下蓄能式水力脉冲工具,其特征在于蓄能器由蓄 能器外壳(10)、充气阀总成(5)、接头(7)和活塞(9)等组成;蓄能器外壳(10)圆周上有一 圆孔,接头(7)中心有一通孔;充气阀总成(5)、接头(7)、蓄能器外壳(10)和活塞(9)等形 成一个密闭气体腔(8);活塞(9)、蓄能器外壳(10)、平衡活塞(12)和隔离套(20)等形成 泥浆腔(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打捞井下蓄能式水力脉冲工具,其特征在于磁力传动机 构由外磁力传动组件、内磁力传动组件和隔离套(20)组成;外磁力传动组件由橡胶轴承 (13)、涡轮(15)和外磁钢(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庆宝,尹文波,董怀荣,周燕,江正清,王新峰,曲刚,任福兴,梁锦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