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旻儒专利>正文

组合式栏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19026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栏杆装置,包括一根上梁、一根间隔设置在该上梁下方的下梁、多数根连接在该上梁与该下梁间的栏杆以及多数个安装在该上梁与下梁的定位板。所述栏杆各具有一支杆体、一对设置在该杆体顶端的上卡销以及一对设置在该杆体底端的下卡销,所述上卡销嵌套在该上梁的一对上滑轨中,所述下卡销嵌套在该下梁的一对下滑轨中,所述定位板分别设置在栏杆两侧且使栏杆获得定位。借此,所述栏杆与该上梁、下梁的组配容易且定位性佳。(*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材,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栏杆装置
技术介绍
如图1及图2所示,现有一种栏杆装置包括一根上梁1、一根间隔设置在该上梁1 下方的下梁2、二根安装在该上梁1与下梁2内部的框杆3、多数根安装在所述框杆3间的 栏杆4以及多数个组装在该上梁1与下梁2的定位板5。该上梁1具有一个开口朝下的上 长槽101以及一对位于该上长槽101开口处的上卡槽102,该下梁2具有一个开口朝上的下 长槽201以及一对位于该下长槽201开口处的下卡槽202,所述框杆3分别沿一个长方向 插设在该上梁1的上长槽101以及该下梁2的下长槽201中,所述框杆3的截面呈U形,并 各具有一个横板301以及二个与该横板301垂直相接的侧板302,所述侧板302的内侧面 各凸设有多数条沿长方向延伸的凸肋303,所述栏杆4的两端分别自该上梁1的上长槽101 开口处以及该下梁2的上长槽201开口处插入,并利用所述凸肋303而迫紧定位在所述框 杆3的侧板302间,所述定位板5分别设置在所述栏杆4两侧,且沿该长方向嵌套在该上梁 1的上卡槽102与该下梁2的下卡槽202中。 虽然上述的构件可构成栏杆装置,但是却具有下列缺失 —、该栏杆装置大多是安装于户外,且所述框杆3以塑料材质制成,耐候性差,安 装一阵子后可能破损,栏杆可能会晃动。 二、所述栏杆2是以迫紧方式插置在所述框杆3中,安装时相当费力,且安装后需 要调整位置时,也相当困难及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构件简单、耐候性佳、安装容易且安装后结构稳 固的组合式栏杆装置。 本技术组合式栏杆装置,包括一根上梁、一根间隔设置在该上梁下方的下梁、 多数根连接在该上梁与该下梁间的栏杆以及多数个组装在该上梁与下梁的定位板。该上梁 沿一个长方向延伸,并具有一个上周壁,该上周壁界定出一个开口朝下的上长槽,该上周壁 具有一对位于该上长槽开口处的上嵌合部以及一对位于所述上嵌合部内侧的上滑轨,所述 上嵌合部与所述上滑轨分别设置在该上长槽两侧且均沿长方向延伸。该下梁沿该长方向延 伸,并具有一个下周壁,该下周壁界定出一个开口朝上的下长槽,该下周壁具有一对位于该 下长槽开口处的下嵌合部以及一对位于所述下嵌合部内侧的下滑轨,所述下嵌合部与所述 下滑轨分别设置在该下长槽两侧且均沿长方向延伸。所述栏杆各具有一支杆体、一对设置 在该杆体顶端的上卡销以及一对设置在该杆体底端的下卡销,所述上卡销嵌套在该上梁的 上滑轨中,所述下卡销嵌套在该下梁的下滑轨中。所述定位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栏杆两侧,并 各具有一对与该上梁的上嵌合部以及该下梁的下嵌合部沿该长方向互相嵌套的卡合部。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该上梁设置有该上滑轨,该下梁设置有该下滑轨,且提供所述栏杆的上卡销与下卡销嵌套,不但整体构件精简,且耐候性佳、安装容易、安装后整体的定位性佳。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一种栏杆装置的组合剖面图; 图2是沿图1中的直线II-II所取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组合式栏杆装置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组合图; 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组合示意图; 图6是沿图5中的直线VI-VI所取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该较佳实施例另一个安装态样的平面组合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及图4所示,本技术的组合式栏杆装置,包括一根上梁10、一根间隔设置在该上梁10下方的下梁20、多数根连接在该上梁10与该下梁20间的栏杆30、多数个组装在该上梁10与下梁20的定位板40、二支柱头50、二个将该上梁10两端部安装在所述柱头50的上连接件60以及二个将该下梁20两端部安装在所述柱头50的下连接件70。 该上梁10沿一个长方向X延伸,并具有一个呈倒U型的上周壁11以及一根沿该长方向X延伸且连结在该上周壁11的扶手12。该上周壁11界定出一个开口朝下的上长槽111,该上周壁11具有一对位于该上长槽111开口处的上嵌合部13以及一对位于所述上嵌合部13内侧的上滑轨14,所述上嵌合部13呈槽道状,所述上嵌合部13与所述上滑轨14分别设置在该上长槽111两侧且均沿长方向X延伸。 该下梁20沿该长方向X延伸,并具有一个呈H型的下周壁21,该下周壁21界定出一个开口朝上的下长槽211,该下周壁21具有一对位于该下长槽211开口处的下嵌合部23以及一对位于所述下嵌合23部内侧的下滑轨24,所述下嵌合部23呈槽道状,所述下嵌合部23与所述下滑轨24分别设置在该下长槽211两侧且均沿长方向X延伸。 所述栏杆30各具有一支截面呈矩形的杆体31、一对设置在该杆体31顶端的上卡销32以及一对设置在该杆体31底端的下卡销33,所述上卡销32嵌套在该上梁10的上滑轨14中,所述下卡销33嵌套在该下梁20的下滑轨24中,且本实施例的上卡销32与下卡销33均是以单一支销杆横向穿过杆体31所构成,所述上卡销32与下卡销33截面呈圆形。 所述定位板40分别设置在所述栏杆30两侧,并各具有一对与该上梁10的上嵌合部13以及该下梁20的下嵌合部23沿该长方向X互相嵌套的卡合部41,所述卡合部41呈平板状。 所述柱头50呈直立状。 所述上连接件60各具有一个包覆该扶手12与该上周壁11底部的上周板61以及一个连结在该上周板61侧边且与所述柱头50连接的上端板62,所述上周板61利用螺丝与该上梁10锁固,所述上端板62利用螺丝与所述柱头50锁固。 所述下连接件70各具有一个包覆该下周壁21的下周板71以及一个连结在该下周板71侧边且与所述柱头50连接的下端板72,所述下周板71利用螺丝与该下梁20锁固, 所述下端板72利用螺丝与所述柱头50锁固。 再如图5及图6所示,安装时,该上梁10与该下梁20其中一端部分别利用上连接 件60与下连接件70与其中一支柱头50固接,再将所述定位板40的卡合部41插置在该上 梁10的上嵌合部13以及该下梁20的下嵌合部23中,以及将所述栏杆30的上卡销32与 下卡销33分别嵌套在该上梁10的上滑轨14与该下梁20的下滑轨24中,利用上卡销32 嵌套在该上滑轨14中、下卡销33嵌套在该下滑轨24中,使得栏杆30沿直立方向相对于该 上梁10与该下梁20产生定位,再利用所述定位板40插置在该上嵌合部13以及该下嵌合 部23中,且分别设置在栏杆30两侧而使栏杆30获得沿长方向X产生定位。 因此,相较于先前技术,本技术的栏杆装置,具有下列优点 —、即使该栏杆装置安装于户外,但是上梁10、下梁20、栏杆30、定位板40、柱头 50、上连接件60以及下连接件70等构件都是以铝材质制成,耐候性佳,栏杆30以及栏杆装 置整体的稳固性也佳。 二、所述栏杆30利用上卡销32与下卡销33分别嵌套在该上滑轨14与该下滑轨 24中,安装时相当省力,且安装后需要调整位置时,也相当容易。 再如图7所示,本技术的栏杆装置配合地面坡度或阶梯而安装呈倾斜态样 时,该上梁10、下梁20与所述柱头50呈倾斜接连接,且利用所述上卡销32与下卡销33截 面呈圆形的作用,可在上滑轨14与下滑轨24中旋转,可以适用于栏杆30与上梁10、下梁 20间不同的夹角,且在所述柱头50与上连接件60、下连接件70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栏杆装置,包括一根上梁、一根间隔设置在该上梁下方的下梁、多数根连接在该上梁与该下梁间的栏杆以及多数个组装在该上梁与下梁的定位板;其特征在于:该上梁,沿一个长方向延伸,并具有一个上周壁,该上周壁界定出一个开口朝下的上长槽,该上周壁具有一对位于该上长槽开口处的上嵌合部以及一对位于所述上嵌合部内侧的上滑轨,所述上嵌合部与所述上滑轨分别设置在该上长槽两侧且均沿长方向延伸;该下梁,沿该长方向延伸,并具有一个下周壁,该下周壁界定出一个开口朝上的下长槽,该下周壁具有一对位于该下长槽开口处的下嵌合部以及一对位于所述下嵌合部内侧的下滑轨,所述下嵌合部与所述下滑轨分别设置在该下长槽两侧且均沿长方向延伸;所述栏杆,各具有一支杆体、一对设置在该杆体顶端的上卡销以及一对设置在该杆体底端的下卡销,所述上卡销嵌套在该上梁的上滑轨中,所述下卡销嵌套在该下梁的下滑轨中;所述定位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栏杆两侧,并各具有一对与该上梁的上嵌合部以及该下梁的下嵌合部沿该长方向互相嵌套的卡合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旻儒
申请(专利权)人:钟旻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