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揭示一种电子产品枢轴,尤指一种双压力枢轴。
技术介绍
笔记型计算机因为便于携带而具有桌上型计算机无可取代的优势,而笔记型计算 机以机构上的设计而言,其主要在于其枢轴的设计,借助枢轴令主机与屏幕之间能够达到 开合的效果,且达到开合后的定位效果。枢轴的设计关系着笔记型计算机的质感,早期的枢轴必须双手操作屏幕与主机的 开启,使用者一手掀转屏幕,另一只手按压主机,借助按压主机的力量限制主机无法产生翘 动,而能够顺利的将屏幕相对主机掀开。而当使用者仅以单手掀转屏幕时,主机会受到掀转 的力量而产生翘动的现象,而无法满足单手掀转的需求。这样的问题普遍存在于主机相对 于屏幕重量比值越小的系统,会让使用者掀开屏幕时,更容易发生主机随着屏幕翘动的现 象。除此之外,当屏幕与主机闭合,而将笔记型计算机收藏于收纳袋内时,倘若屏幕与 主机之间存在有间隙时,存放于收纳袋内的其它物品,容易滚进屏幕与主机之间,假使使用 者按压屏幕或主机,而容易让屏幕产生变形甚至损坏。因此,笔记型计算机制造商拟出了 一套规范,将笔记型计算机翻转180度,利用治具令笔记型计算机悬空,当屏幕与主机闭合 时,屏幕与主机之间的掀转角度限制为7度以内。符合这个规范时,当笔记型计算机收藏于 收纳袋内时,屏幕与主机之间将不会产生开口,而能够避免异物落入屏幕与主机之间。惟,目前笔记型计算机枢轴的设计并无法同时满足前述的单手开启屏幕以及笔记 型计算机翻转180度后,其掀转角度7度以内的双重限制。参照图9与图10,为现有的枢钮器的立体外观图与立体分解图。其包括一个轴件 91与一个座体92,轴件91能够结合于电子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压力枢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个轴件,该轴件的两端分别形成一个供结合电子产品的连接部与一个轴部,该轴件的轴部末端设有一个固定件;一个座体,该座体两端分别形成一个供结合电子产品的连接部与一个枢接部,该座体的枢接部枢设于该轴件的轴部上,且能够产生相对的旋转关系;一个转动凸轮件,其固定于该座体,该转动凸轮件受到该座体带动而转动;一个位移凸轮件,其套设于该轴件,该位移凸轮件受到该转动凸轮件的压掣而横向位移;一个提供该枢轴整段开合过程的恒定值扭力的第一压力装置,其套设于该轴件,且位于该位移凸轮件与该轴件的固定件之间;一个第二压力装置,其位于该第一压力装置与该转动凸轮件之间,该第二压力装置套设该位移凸轮件,该第二压力装置的弹性回复力小于该第一压力装置的弹性回复力,该第二压力装置供应该枢轴的自动锁定,且供应该转动凸轮件相对该位移凸轮件转动时所需的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双压力枢轴,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个轴件,该轴件的两端分别形成一个供结合电子产品的连接部与一个轴部,该轴件的轴部末端设有一个固定件;一个座体,该座体两端分别形成一个供结合电子产品的连接部与一个枢接部,该座体的枢接部枢设于该轴件的轴部上,且能够产生相对的旋转关系;一个转动凸轮件,其固定于该座体,该转动凸轮件受到该座体带动而转动;一个位移凸轮件,其套设于该轴件,该位移凸轮件受到该转动凸轮件的压掣而横向位移;一个提供该枢轴整段开合过程的恒定值扭力的第一压力装置,其套设于该轴件,且位于该位移凸轮件与该轴件的固定件之间;一个第二压力装置,其位于该第一压力装置与该转动凸轮件之间,该第二压力装置套设该位移凸轮件,该第二压力装置的弹性回复力小于该第一压力装置的弹性回复力,该第二压力装置供应该枢轴的自动锁定,且供应该转动凸轮件相对该位移凸轮件转动时所需的压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压力枢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压力装置包括一个第一抵压 面、一个第二抵压面与一个套设空间,该第一抵压面抵设于该转动凸轮件的端面,该第二抵 压面抵设于该第一压力装置,该套设空间套设该弹性组与该位移凸轮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压力枢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压力装置包括一个套件、一个 分隔件与一个弹性组,该套件包括该第一抵压面、一个端面与该套设空间,该第一抵压面与 该套件的端面分别位于该套件的两端的端部,该套设空间穿透该套件的两端,该分隔件包 括一个端面、该第二抵压面与一个限位孔,该分隔件的端面与该第二抵压面分别位于该分 隔件的两端,该限位孔穿设于该分隔件,该套件的端面与该分隔件的端面互相抵设,该分隔 件的限位孔套设于该轴件的轴部,使该第二压力装置的分隔件随着该轴件转动,该弹性组 位于该位移凸轮件与该分隔件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压力枢轴,其特征在于,该弹性组包括数个盘型弹簧形成对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压力枢轴,其特征在于,该盘型弹簧轴向设有一个限位孔,该 限位孔套设于该轴件的轴部,该盘型弹簧随着该轴件转动。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压力枢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个压力装置包括 数个盘型弹簧形成对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压力枢轴,其特征在于,该盘型弹簧轴向设有一个限位孔,该 限位孔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朝吉,
申请(专利权)人:陆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