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培玉专利>正文

双铧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18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铧犁,属于农业耕作机械,其特点是在犁梁(5)的前部设计一矩形犁梁(34),前、后犁装在犁梁(5)的同一侧,犁梁(5)前部连接一组合式跑道(1),摇动手柄(22)可使犁左右犁动,犁梁(5)的尾部设有可升降的万向尾轮(1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机体轻,拆装容易,操作灵活,耕深耕幅可自由调节,且具有犁、耙两种功能,是理想的农用双铧犁。(*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业耕作机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农业耕种用的双铧犁。目前使用的双铧犁大致分为二种:一种是双轮双铧犁,其犁梁为平面框架梁。一种是弯弓铸铁梁且后犁弓与犁梁铸为一体。这两种双铧犁均存在着机体笨重、耕深、耕幅调节较麻烦,而且对于农村地零埂多的实际情况,上述产品犁地时犁不到边,存在耕地质量差,经常卡土等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重量轻,耕深与耕幅可自由调节且不卡土的小型双铧犁,该双铧犁使用时可装上小耙,使犁、耙两道工序一次完成。一种双铧犁由组合式跑道(1),犁梁(5),前犁(15),后犁(6)及万向尾轮(11)组成,组合式跑道(1)的前端通过销钉孔(20)与挂接头(18)相连,挂接头(18)通过销钉孔(17)与牵引动力相连,组合式跑道(1)由挂接销钉(2)与犁梁(5)连接,犁梁(5)与万向尾轮(11)之间用U型卡(10)连接;组合式跑道(1)的上端后侧有升降弯头(27),-->在升降弯头(27)与组合式跑道(1)的下一端之间架有跑道调节螺杆(23),跑道调节螺杆(23)外有套管(24),跑道调节螺杆(23)下端与手柄(22)连接;犁梁(5)前部的1/3部分是一矩形犁梁(34),矩形犁梁(34)下面装有前犁(15),深浅升降螺杆(3)用销钉(14)与矩形犁梁(34)相连,在犁梁(5)的中间部位装有后犁(6),前、后犁(15,6)装在犁梁(5)的同一侧,前、后犁(15,6)的上部装有犁铧调平推拉杆(7),前、后犁(15,6)的调平由犁铧调平推拉杆(7)完成,在犁梁(5)的后部设有小耙(33)的挂接销孔(8),必要时可装接小耙(33);原通用耕犁的小犁铧为三角形犁铧(28),本技术的小犁铧(13)呈平行四边形,在大犁铧(12)与犁床平衡板(30)之间有一大犁铧支柱(29);挂接头(18)内装有限位挡板(16),限位挡板(16)的下端有一调节螺杆(19)与组合式跑道(1)相连。本技术配有小耙(33),可配套使用。使用时,根据需要将挂接头(18)通过销钉孔(20)与组合式跑道(1)相连,牵引动力通过销钉孔(17)与挂接头(18)挂接,挂接后转动调节螺杆(19),将限位挡板(16)触靠在牵引动力的挂接头上,以保证耕作平稳;根据犁幅和地形的-->不同要求,摇动手柄(22)使前、后犁(15、6)沿跑道调节螺杆(23)的轴向左右移动,对于不同的耕深要求,摇动手柄(4)使前、后犁(15、6)升高或降低,同时摇动手柄(9),使万向尾轮(11)升高或降低,调平犁梁(5),随后调节犁铧调平推拉杆(7)将前、后犁(15,6)分别调平。操作结束后即可开始耕作。如用于耕种,犁后需耙的场合,可将小耙(33)通过挂接销孔(8,31)挂接到犁铧(5)上,将犁、耙两道工序一次完成。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机体轻,拆装容易适宜于小型动力配套和牲畜牵引使用。使用本技术耕深、耕幅可自由调节,尤其是地零埂多的场合,保证能犁到边,再者由于小犁铧为平行四边形设计,犁地深浅扎犁都很省力。且双犁在犁梁的一侧,使用时不卡土,操作方便灵活,是理想的农用双铧犁。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整机结构示意图图2---组合式跑道(1)结构示意图图3---通用犁铧主视图图4---本技术犁铧侧视图图5--小耙(33)示意图1-组合式跑道,2-挂接销钉,3-深浅升降螺杆,4-手-->柄,5-犁梁,后犁,7-犁铧调平推拉杆,8-挂接销孔,9-手柄,10-U型卡,11-万向尾轮,12-大犁铧,13-小犁铧,14-销钉,15-前犁,16-限位挡板,17-销钉孔,18-挂接头,19-调节螺杆,20-销钉孔,21-跑道加固板,22-手柄,23-跑道调节螺杆,24-套管,25-销钉孔,26-加固板,27-升降弯头,28-三角形小犁铧,29-大犁铧支柱,30-犁床平衡板,31-挂接销孔,32-小耙梁,33-小耙,34-矩形犁梁。实施例:组合式跑道(1)的前端由销钉孔(20)和销钉与挂接头(18)相连,组合式跑道(1)由挂接销钉(2)与犁梁(5)连接,犁梁(5)与万向尾轮(11)之间用U型卡(10)连接,犁梁(5)的长度做成55厘米,矩形犁梁(34)做成一边长为17厘米的正方形,组合式跑道(1)的长度为60厘米,前、后犁(15、6)的高度为37厘米,平行四边形小犁铧(13)的下边长为17厘米,对边长14厘米,小耙宽度43厘米,其它尺寸以相匹配为宜,按公知技术装配即为双铧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铧犁,由组合式跑道、犁梁、前犁、后犁及万向尾轮组成,其特征在于:a、组合式跑道(1)的前端通过销钉孔(20)与挂接头(18)相连,组合式跑道(1)由挂接销钉(2)与犁梁(5)连接,犁梁(5)与万向尾轮(11)之间用U型卡(10)连 接;b、组合式跑道(1)的上端后侧有升降弯头(27),在升降弯头(27)与组合式跑道(1)的下端之间架有跑道调节螺杆(23),跑道调节螺杆(23)外有套管(24),跑道调节螺杆(23)下端与手柄(22)连接;c、犁梁(5)前部1/3 部份是一矩形犁梁(34),矩形犁梁(34)下面装有前犁(15),深浅升降螺杆(3)用销钉(14)与矩形犁梁(34)相连,在犁梁(5)的中间部位装有后犁(6),前、后犁(15、6)装在犁梁(5)的同一侧,前、后犁(15、6)的上部装有犁铧调平推拉杆(7),在犁梁(5)的后部有小耙(33)的挂接销孔(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铧犁,由组合式跑道、犁梁、前犁、后犁及万向尾轮组成,其特征在于:a、组合式跑道(1)的前端通过销钉孔(20)与挂接头(18)相连,组合式跑道(1)由挂接销钉(2)与犁梁(5)连接,犁梁(5)与万向尾轮(11)之间用U型卡(10)连接;b、组合式跑道(1)的上端后侧有升降弯头(27),在升降弯头(27)与组合式跑道(1)的下端之间架有跑道调节螺杆(23),跑道调节螺杆(23)外有套管(24),跑道调节螺杆(23)下端与手柄(22)连接;c、犁梁(5)前部1/3部份是一矩形犁梁(34),矩形犁梁(34)下面装有前犁(15),深浅升降螺杆(3)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培玉赵良洁
申请(专利权)人:赵培玉赵良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