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娱乐装置的传动机构及循环引导机构,是在机台间组设具有动力马达的传动组件以带动其间的驱动件旋转、并推动相邻下方的驱动盘作一方位转动;另在传动组件其靠近下球盘底端衔接输送管以将球引出,在该输送管末端的机台一端组设引导框架以在其外侧借链条轮组来带动其间所组设的载球座所组成的循环引导机构,使该循环引导机构下端组设的动力马达可驱使引导框架内部的载球座呈上下往复升降,以将引入的球体再度予以引导入上球盘内;借此使该组设在机台间的传动机构来对盛置其间的球作滚动,及在设定时间后的反向停止使球落入下球盘作为记分,及通过相邻组设的循环引导机构来将球再度导入原先位置。(*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娱乐装置的传动机构及循环引导机构,尤其是涉及对应用在娱乐性质的器具上可作控制转动方向及计分的组体,并也对器具间滚出的球体可作一循环 以再度引导入器具旋转球盘内的设置。
技术介绍
目前作为娱乐用途的器具或装置相当多,主要是以能够达到趣味并适合预设年龄 层的人在玩时具有吸引力的设置,因此对每一种娱乐器具或装置在设计皆会考虑其创新及 脑力冲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即是依目前现有的娱乐器具或装置来作另一创新改良,以期该娱乐装 置在使用上具有有趣的滚球记分及折算获胜大小的创新设置,一并对滚落入下球盘间的每 一球体可通过循环引导机构作一循环以再度引入上球盘内进行预设的游戏旋转。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机台间组设动力马达使其动力经由传动组传至轴杆 组设的上球盘一端驱动件,该驱动件其底部靠外周缘环设有数道可允许球落下的孔,及该 每一只落球孔下端组设以感应器,同时在驱动件靠内的四角落则以螺栓锁固,来对应组设 在轴杆间的驱动盘相应间距四角落锁固的螺栓作方位推动,及该驱动盘周缘其相应驱动件 的每一落球孔间距开设有相符的贯孔,并使驱动盘在受到驱动件推动时每一贯孔与驱动件 的每一落球孔保持一偏心间距,同时在驱动盘下端枢设一下球盘;借此组成的传动机构在 通过动力马达将动力传至上球盘一端的驱动件作动,以对盛入其间的数只球予以滚动及借 驱动件四角落的螺栓来推动相邻一侧的驱动盘一并转动,在设定时间的转动下该动力马达 作停止之前会呈反向带动以驱使上球盘一端的驱动件呈反向转动而不再推动驱动盘作动, 使该驱动件开具的每一落球孔可与驱动盘其间的每一贯孔作方位对齐,让球经由落球孔及 贯孔落入下球盘,及借组设在每一落球孔下端的感应器在将接收到的讯号通过轴杆一端的 输出讯号传输到计算机服务器作记分的设置。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对作为带动组设在轴杆其间的上球盘一端驱动件作动 的动力组,借机台间的动力马达一端结合的主动轮与组设有驱动件的轴杆其相应段落结合 的从动轮之间套合以传动组件,以将该动力马达动力传递至轴杆来带动其一端结合的驱动 件作动。本技术的第三目的,是在机台其间组设有驱动件及一端可推动相邻的驱动盘 该轴杆其间可架设以输出讯号装置及正、负电极,来将接收自驱动件每一落球孔下端感应 器的讯号在经输出讯号装置以传送至计算机服务器作为记分及设定折算其获胜大小的设置。本技术的第四目的,是对应用在娱乐性质的传动组体其靠近下球盘底端衔接 输送管以将球引出,在该输送管末端的机台一端组设U形截面的引导框架使其上端必须延伸至上球盘其顶端并连接一截下倾而出的导管、其下端必须延伸至输送管底端,及在引导 框架靠外一侧的上、下方位之间组设传动组,并在该传动组其间结合连接件至U形截面的 引导框架内以架设载球座,并在引导框架下端组设动力马达可驱使相邻一侧的传动组作上 下往复升降,以使载球座可在引导框架之间作同步位移将球予以引导入上球盘内;同时在 引导框架对应输送管出口方位的两旁通过弹性组件来牵制挡球板作方位升降,该结合以弹 性组件的挡球板左右侧突部必须在引导框架两旁板体贯穿的槽道之间位移,在该挡球板下 端形成一截朝内延伸的承受件可允许下降的载球座底端予以抵靠下压而呈开启状或载球 座上移形成无重力下压再度回复遮闭输送管出口状。本技术的第五目的,是对机台一端组设的U形截面的引导框架靠外一侧的传 动组以上、下方位各组设链轮来带动链条组,作为牵制结合其间的载球座可在U形截面 的 引导框架内作往复上、下位移。本技术的第六目的,是对机台一端组设的U形截面的引导框架在其靠内侧的 上、下方位组设有电眼,作为当传动组结合带动的载球座在上升或下降到预设极限端为电 眼探测到,即可驱使动力马达反转以带动传动组将载球座予以下移或上移。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 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 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传动机构及循环引导机构的位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合有动力组的传动组体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传动组体上球盘带动驱动盘的俯视示意图;图3a为本技术传动组体上球盘作反向转动的实施示意图;图4为图2的A-A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2的B-B剖面示意图;图5a为本技术引入传动组体其球进行滚落的实施示意图;图6为图1的C部放大图;图7为图4的D部放大图;图7a为图7载球座呈上移实施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机台2动力组21动力马达22主动轮23从动轮24传动组件3传动组体31轴杆32上球盘321驱动件322孔33感应器34、37螺栓35驱动盘351贯孔36下球盘4输出讯号装置 41正电极42负电极5输送管6引导框架61载球座62电眼63板体631槽道64导管7传动组71、72链轮73链条组74连接件75动力马达8挡球板81弹性组件82突部83承受件9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 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组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组件。下面通过参 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 限制。本技术设计的娱乐装置的传动机构及循环引导机构(参图1、图2),其中该传 动机构包含机台1、动力组2、传动组体3及输出讯号装置4。其中机台1,是可将传动组体3上端组设的上球盘32加以支持的设置。动力组2,是在机台1间组设一动力马达21及其一端结合以主动轮22(如图2),另 对传动组体3间组设有上球盘32 —端驱动件321的轴杆31在相应段落结合以从动轮23, 在该主动轮22与从动轮23之间套合以传动组件24 (在此的传动组件是齿轮皮带),以将动 力马达21动力传递至传动轮组3轴杆31之间。传动组体3,在其间结合有从动轮23的轴杆31 —端组设以驱动件321来与相邻一 端的上球盘32呈靠合状(该驱动件与轴杆作同步转动),在驱动件321其底部靠外周缘环 设有数道可允许球落下的孔322,及该每一落球孔322下端组设以感应器33 (如图4),同时 在驱动件321靠内的四角落则以螺栓34锁固;另对驱动件321相邻一侧的轴杆31枢设驱 动盘35在此的驱动盘仅受驱动件作单一方向带动,及在结合驱动盘35相邻的轴杆31 —端 组设以不作转动的下球盘36,在该驱动盘35对应驱动件321其间的螺栓34也呈间距四角 落锁固以螺栓37,使驱动件321该四角落的螺栓34可将驱动盘35相应间距的螺栓37作方 位推动(如图3),及该驱动盘35周缘在相应驱动件321的每一落球孔322间距开设有允 许球通过的贯孔351,并使驱动盘35在受到驱动件321推动时其间每一贯孔351与驱动件 321的每一落球孔322保持一偏心间距(如图3状态)。输出讯号装置4,是在机台1其间组设有驱动件321及一端可推动相邻的驱动盘35该轴杆31间可架设以输出讯号装置4及正、负电极41、42(如图4),来将接收自驱动件 321每一落球孔322下端感应器33的讯号在经输出讯号装置4以传送至计算机服务器作为 记分及设定折算其获胜大小的设置。对上述在机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娱乐装置的传动机构及循环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机台其间组设动力马达使其动力经由传动组传至轴杆组设的上球盘一端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底部靠外周缘环设有数道可允许球落下的孔,及每一所述落球孔下端组设感应器,同时在驱动件靠内的四角落则锁固螺栓;另在上球盘驱动件相邻一侧的轴杆组设一驱动盘,在所述驱动盘对应驱动件的螺栓也是呈间距四角落以螺栓锁固,使驱动件四角落的所述螺栓可将驱动盘相应间距的螺栓作方位推动,及所述驱动盘周缘在相应驱动件的每一落球孔间距开设有允许球通过的贯孔,并使驱动盘在受到驱动件推动时其间每一贯孔与驱动件的每一落球孔保持一偏心间距,同时在驱动盘下端组设不作转动的下球盘;借此组成的传动机构在通过动力马达将动力传至上球盘一端的驱动件作动,以对盛入其间的数只球予以滚动及借驱动件四角落的螺栓来推动相邻一侧的驱动盘一并转动,在设定时间的转动下所述动力马达作停止的前会呈反向带动,以驱使上球盘一端的驱动件呈反向转动而其间的螺栓不再抵触推动驱动盘作动,使所述驱动件开具的每一落球孔可与驱动盘其间的每一贯孔作方位对齐,让球经由落球孔及贯孔落入下球盘,及借组设在每一落球孔下端的感应器在将接收到的讯号通过轴杆一端的输出讯号装置传输到计算机服务器作记分的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娱乐装置的传动机构及循环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机台其间组设动力马达使其动力经由传动组传至轴杆组设的上球盘一端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底部靠外周缘环设有数道可允许球落下的孔,及每一所述落球孔下端组设感应器,同时在驱动件靠内的四角落则锁固螺栓;另在上球盘驱动件相邻一侧的轴杆组设一驱动盘,在所述驱动盘对应驱动件的螺栓也是呈间距四角落以螺栓锁固,使驱动件四角落的所述螺栓可将驱动盘相应间距的螺栓作方位推动,及所述驱动盘周缘在相应驱动件的每一落球孔间距开设有允许球通过的贯孔,并使驱动盘在受到驱动件推动时其间每一贯孔与驱动件的每一落球孔保持一偏心间距,同时在驱动盘下端组设不作转动的下球盘;借此组成的传动机构在通过动力马达将动力传至上球盘一端的驱动件作动,以对盛入其间的数只球予以滚动及借驱动件四角落的螺栓来推动相邻一侧的驱动盘一并转动,在设定时间的转动下所述动力马达作停止的前会呈反向带动,以驱使上球盘一端的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栋元,
申请(专利权)人:萧栋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