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密雄专利>正文

一种气体分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03185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体分配器,包括气体分配器的主体、气体输入口、气体输出口、隔板、排液阀A、排液阀B、上液位开关、下液位开关、转子流量计、储液槽、气液分离腔,转子流量计位于气体分配器的主体的上部,气体分配器的主体内部的空腔由一隔板分隔为上下两部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气体分配器,集成度高,集气体分配、气液分离和自动排液于一体,防腐蚀性能强,可实现对多路输出气体流量的自由动态调节,具有很高的推广使用价值。(*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气体分配
,特别是一种防腐蚀的气体分 配器。
技术介绍
近三十年来,二氧化氯作为一种新型消毒氧化剂,在发达国家已 得到了广泛应用,是一种代替液氯的优良消毒氧化剂。现阶段,我国 的部分水厂也开始使用二氧化氯代替液氯对自来水进行消毒处理。按 照典型传统的市政水厂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一般在沉淀池进行 第一次二氧化氯气体投加,称为前投加;在滤池通向清水池的管路上进行第二次二氧化氯气体投加,称为后投加;为保持出厂水中合适的余氯含量,有时还需要在送水泵站向出厂水进行第三次二氧化氯气体 投加,称为补投加。通常使用气体分配器将制备好的二氧化氯气体分送到若干个(视 水厂管道布设情况而定)投加点,普通的气体分配器虽然能够实现一 (路)进(气)多(路)出(气),但是输入的气体总量在多个气体 输出口之间是平均分配的。如果每个投加点需要不同的气体投加量, 则普通的气体分配器不能满足要求,而且每个投加点的最佳气体投加 量是随着原水流量、原水水质、加药量、出厂水流量、管网余氯含量 等一系列指标不停变化的,普通的气体分配器无法根据实际情况的变 化对每个投加点的气体投加量进行实时精确的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带有多个(1 12)气体输出口、并且能够自由调节每个输出口气体流量的气 体分配设备。其特点是可以按需要调节不同气体输出口的气体流量, 并具备一定的气液分离能力。解决的技术问题主要是多路气体输出流 量的调节、气流中挟带液体的分离和排出以及相应的防腐蚀问题。 分配器主体为一横置的圆筒体,筒体一侧设有气体输入口,连接气体输入管道;筒体上部设有若干气体输出口——根据需要可设置 1 12个气体输出口;筒体内部的空腔由一防腐蚀材料制成的隔板分 为上下两部分,隔板上部为气流通道并兼作气液分离腔,隔板下部为 储液槽。每一个气体出口都连接转子流量计,并通过转子流量计连接气体 输出管道,通过调节气体输出口上的转子流量计,可以调节该输出口 所输出的气体流量在输入气体总量中所占的比例。由于输入气流和输出气流的流向并不一致,所以本技术气体 分配器的结构会产生一定的折流气液分离效果(以及重力气液分离效 果),分离出的小液滴附在筒壁上,并在重力作用下积聚在气流通道(气液分离腔)下部(隔板上)。这些液体必须被排出气体分配器, 否则液体积聚超过一定体积会影响气体分配器的工作效果。所以,筒体中间的隔板上设有排液阀A,正常工作状态时该排液 阀处于长开状态,液体通过该排液阀流入筒体下部的储液槽。储液槽 底部设有排液阀B,连接排液管道,正常工作状态时该排液阀处于长 闭状态。储液槽侧壁上设有两个液位开关,分别对应储液槽液位的上 限和下限。当储液槽中液体液位达到上限时,触发上部的液位开关, 进入排液状态——此时,排液阀A关闭,排液阀B打开,将储液槽 中液体排出;储液槽中液体排空后,下部的液位开关触发,关闭排液 阀B,打开排液阀A,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由于排液时排液阀A关 闭,使上部气流通道和下部储液槽完全隔离,所以排液不影响气体分 配和输出。一种气体分配器,包括气体分配器的主体、气体输入口、气体输 出口、隔板、排液阀A、排液阀B、上液位开关、下液位开关、转子 流量计、储液槽、气液分离腔,转子流量计位于气体分配器的主体的 上部,气体分配器的主体内部的空腔由一隔板分隔为上下两部分。 所述气体分配器的主体为一中空横置的圆筒体。 所述气体分配器的主体内部的空腔由一隔板分隔的上部分为气 液分离腔。所述气体分配器的主体内部的空腔由一隔板分隔的下部分为储液槽。所述气体输入口位于气体分配器的主体的侧面。 所述气体分配器的主体通过气体输出口连接转子流量计。 所述隔板上设有排液阀A。所述储液槽底部设有排液阀B,储液槽侧壁上设有两个液位开关上液位开关和下液位开关,液位开关的位置分别对应储液槽液位 的上限和下限。所述气体分配器的筒体上部设有气体输出口 (2),气体输出口 (2) 可设置1 12个。所述气体分配器的筒体、隔板采用聚丙烯pp或改性聚氯乙烯CPVC制成,上液位开关和下液位开关接触液体的外表面采用改性聚 氯乙烯CPVC或在外表面涂有防腐蚀材料涂层聚四氟乙烯PTFE。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集成度高,集气体分配、气液分离 和自动排液于一体,防腐蚀性能强,工作可靠,并且可实现对多路输 出气体流量的自由动态调节,具有很高的推广使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典型传统的市政水厂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技术气体分配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典型传统的市政水厂工艺流程图。如图所示,传统的市政水厂流程包括取水泵站、沉淀池、滤池、 清水池、送水泵站,在该流程中,由二氧化氯消毒系统在沉淀池进行第一次二氧化氯气体投加的前投加;在滤池通向清水池的管路上进行第二次二氧化氯气体投加的后投加;在送水泵站向出厂水进行第三次二氧化氯气体投加的补投加。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气体分配器。 如图2所示,本技术气体分配器的主体为一中空横置的圆筒体,可制成圆柱形。气体分配器的筒体侧面设有气体输入口 1,气体分配器的筒体上部设有若干气体输出口 2——根据需要可设置1 12 个(图中只画出4个)气体输出口。并且能够自由调节每个输出口气 体流量。气体分配器,包括气体分配器的主体、气体输入口 1、气体输出 口2、隔板3、排液阀A4、排液阀B5、上液位开关6、下液位开关 10、转子流量计7、储液槽8、气液分离腔9,转子流量计7位于气 体分配器的主体的上部,气体分配器的主体内部的空腔由一隔板3分 隔为上下两部分。气体分配器的主体内部的空腔由一隔板3分隔的上 部分为气液分离腔9。气体分配器的主体内部的空腔由一隔板3分隔 的下部分为储液槽8。每一个气体输出口 2都连接转子流量计7,隔板3上设有排液阀 A4,储液槽8底部设有排液阀B 5,储液槽8侧壁上设有两个液位开 关上液位开关6和下液位开关10,液位开关的位置分别对应储液 槽8液位的上限和下限。为保证在腐蚀性环境下长期可靠工作,本技术气体分配器的 筒体、隔板等采用非金属防腐蚀材料(如聚丙烯PP或改性聚氯乙烯 CPVC)制成,液位开关接触液体的外表面采用防腐蚀材料制成(如 改性聚氯乙烯CPVC)或在外表面涂有防腐蚀材料涂层(如聚四氟乙 烯PTFE)。本技术气体分配器工作时,气体通过气体输入管道经气体输 入口 l输入气流通道/气液分离腔9,然后从多个气体输出口2输出。 隔板上部空腔9除了起气流通道的作用,还起气液分离腔的作用。依 靠重力分离和折流分离,可将输入气体中的液体分离出来,分离出来 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排液阀A4排入储液槽8。通过调节气体输出口 2所连接的转子流量计7的流量,可使该气 体输出口 2所输出的气体流量在输出(入)气体总量中达到所需的比 例(例如为输入气体总量的1/2, 1/3, 1/4, 1/5……等等)。通过调节转子流量计7来分配每一气体输出口 2所输出的气体流 量在输入气体总量之中所占的比例。转子流量计7的调节可以为人工手动方式或远程自动方式,在后一种方式下,将由控制中心根据原水流量、原水水质、加药量、出厂 水流量、管网余氯含量等一系列不停变化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分配器,包括气体分配器的主体、气体输入口(1)、气体输出口(2)、隔板(3)、排液阀A(4)、排液阀B(5)、上液位开关(6)、下液位开关(10)、转子流量计(7)、储液槽(8)、气液分离腔(9),其特征在于,转子流量计(7)位于气体分配器的主体的上部,气体分配器的主体内部的空腔由一隔板(3)分隔为上下两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分配器,包括气体分配器的主体、气体输入口(1)、气体输出口(2)、隔板(3)、排液阀A(4)、排液阀B(5)、上液位开关(6)、下液位开关(10)、转子流量计(7)、储液槽(8)、气液分离腔(9),其特征在于,转子流量计(7)位于气体分配器的主体的上部,气体分配器的主体内部的空腔由一隔板(3)分隔为上下两部分。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配 器的主体为一中空横置的圆筒体。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配 器的主体内部的空腔由一隔板(3)分隔的上部分为气液分离腔(9)。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配 器的主体内部的空腔由一隔板(3)分隔的下部分为储液槽(8)。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输入 口 (1)位于气体分配器的主体的侧面。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密雄易峰
申请(专利权)人:邱密雄易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