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电钩功能的抓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01053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电钩功能的抓钳,包括钳头组件和电流导丝,钳头组件包括相互轴接的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相互贴合,第一钳头设置有横向凸部,电流导丝连接第一钳头,较佳地,横向凸部设置在第一钳头的头部,第一钳头设置有第一唇头齿,第二钳头设置有第二唇头齿,第一唇头齿啮合第二唇头齿,还包括手柄组件和中心杆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既具有普通抓钳的作用,又具有电钩的作用,使得器械在使用中呈现多功用化的操作途径,从而方便术者的操作,减少医生在使用电钩与其它抓钳的更换,减少手术所需要的时间,从而更好的满足医务人员的需求和使用,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微创手术器械
,特别涉及抓钳和电钩
,具体是指一种具有电钩功能的抓钳
技术介绍
随着外科手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技术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了各个手术领域。其中,腹腔镜手术是开展的最早也是最为广泛的微创手术方法。电钩是腹腔镜手术中的常用的电切 及电凝的手术器械,主要起到锐性分离作用,来达到切除组织的效果。电钩在手术过程中应 具有满足手术过程中操作稳定、安全、使用的特点,并能很好的满足和达到医务人员的预期 目的和用途。近年来,随着微创领域的科技发展,电钩的使用因与其他器械的交替使用,所 以操作速度较其缓慢,这样势必延长了手术的时间,同时由于交替使用器械,也造成了对所 需要操作手术的部位组织的逃漏,同时也存在着气体泄漏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微创手术器械,其既具有普通抓钳的作用,又具有电钩的作 用,使得器械在使用中呈现多功用化的操作途径,从而方便术者的操作,减少医生在使用电 钩与其它抓钳的更换,减少手术所需要的时间,从而更好的满足医务人员的需求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电钩功能的抓 钳,该具有电钩功能的抓钳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既具有普通抓钳的作用,又具有电钩的作 用,使得器械在使用中呈现多功用化的操作途径,从而方便术者的操作,减少医生在使用电 钩与其它抓钳的更换,减少手术所需要的时间,从而更好的满足医务人员的需求和使用,适 于大规模推广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具有电钩功能的抓钳具有如下构成该具有电钩功能的抓钳,包括钳头组件,所述钳头组件包括相互轴接的第一钳头 和第二钳头,所述第一钳头和所述第二钳头相互贴合,其特点是,所述第一钳头设置有横向 凸部,所述的具有电钩功能的抓钳还包括电流导丝,所述电流导丝连接所述第一钳头。较佳地,所述横向凸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钳头的头部。更佳地,所述横向凸部横向凸出所述第二钳头的头部。较佳地,所述第一钳头设置有第一唇头齿,所述第二钳头设置有第二唇头齿,所述 第一唇头齿啮合所述第二唇头齿。较佳地,所述的具有电钩功能的抓钳还包括手柄组件和中心杆组件,所述手柄组 件包括相互轴接的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所述中心杆组件包括中心杆套管和中心杆,所述 中心杆和所述电流导丝穿设在所述中心杆套管中,所述第一手柄连接所述中心杆的一端, 所述第二手柄连接所述中心杆套管的一端,所述第一钳头/所述第二钳头固定在所述中心 杆套管的另一端,所述中心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钳头/所述第一钳头。更佳地,所述电流导丝穿设在所述中心杆中。更佳地,所述第一手柄轴接/固定连接所述的中心杆的一端,所述第二手柄固定连接所述的中心杆套管的一端。更佳地,所述手柄组件是枪式手柄组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技术通过钳头组件的创新设计,将钳头 组件设计成电钩形状,从而钳头组件合拢时,可以实施电钩的作用;中心杆将手柄的运动传 递至钳头,实现钳头的开合,因此同时保留了抓钳的作用,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既具有普通 抓钳的作用,又具有电钩的作用,使得器械在使用中呈现多功用化的操作途径,从而方便术 者的操作,减少医生在使用电钩与其它抓钳的更换,减少手术所需要的时间,从而更好的满 足医务人员的需求和使用,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局部主视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钳头组件的K向视图。图3是图2的钳头组件的打开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请参见图1-3所示,本技术的具有电钩功能的抓钳包括钳头组件3,所述钳头 组件3包括相互轴接的第一钳头31和第二钳头32,所述第一钳头31和所述第二钳头32 相互贴合,所述第一钳头31设置有横向凸部33,所述的具有电钩功能的抓钳还包括电流导 丝,所述电流导丝连接所述第一钳头31。较佳地,所述横向凸部33设置在所述第一钳头31的头部。在本技术的具体 实施例中,所述横向凸部33横向凸出所述第二钳头32的头部。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钳头31设置有第一唇头齿34,所述第二 钳头32设置有第二唇头齿35,所述第一唇头齿34啮合所述第二唇头齿35。较佳地,所述的具有电钩功能的抓钳还包括手柄组件1和中心杆组件2,所述手柄 组件1包括相互轴接的第一手柄11和第二手柄12,所述中心杆组件2包括中心杆套管和中 心杆,所述中心杆和所述电流导丝穿设在所述中心杆套管中,所述第一手柄11连接所述中 心杆的一端,所述第二手柄12连接所述中心杆套管的一端,所述第一钳头31/所述第二钳 头32固定在所述中心杆套管的另一端,所述中心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钳头32/所述第 一钳头31。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电流导丝穿设在所述中心杆中。更佳地,所述第一手柄11轴接/固定连接所述的中心杆的一端,所述第二手柄12 固定连接所述的中心杆套管的一端。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手柄11轴接 所述的中心杆的一端,所述手柄组件1是枪式手柄组件。由于采用了枪式手柄组件,使得该 电钩在使用中和腔镜器械有一样的手感。本技术使用时,在未通电情况下,所起到的用途和普通抓钳一样,通过枪式手 柄组件的控制,达到分开、闭合第一钳头31和第二钳头32从而进行钝性分离、抓取等功能。 而在通电时,只需将第一手柄11和第二手柄12握至电钩钳头(即第一钳头31和第二钳头 32)完全闭合状态,就可实现原先未有的电钩功能,从而进行有效的锐性分离作用。本技术利用抓钳的结构特征在头部增加了电钩的形状,将抓钳的第一钳头31 的头部部位改成L拉钩型状,第二钳头32则和其拉钩端部相对吻合,形成当第一钳头31和 第二钳头32闭合时,是电钩功用。分离时,形成分离式功用。该设计,将电钩特征附加到钳 头,从而未改变原先分离钳内关节结构,可操作性强。综上,本技术的具有电钩功能的抓钳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既具有普通抓钳的 作用,又具有电钩的作用,使得器械在使用中呈现多功用化的操作途径,从而方便术者的操 作,减少医生在使用电钩与其它抓钳的更换,减少手术所需要的时间,从而更好的满足医务 人员的需求和使用,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在此说明书中,本技术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 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 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电钩功能的抓钳,包括钳头组件,所述钳头组件包括相互轴接的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所述第一钳头和所述第二钳头相互贴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头设置有横向凸部,所述的具有电钩功能的抓钳还包括电流导丝,所述电流导丝连接所述第一钳头。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具有电钩功能的抓钳,包括钳头组件,所述钳头组件包括相互轴接的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所述第一钳头和所述第二钳头相互贴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头设置有横向凸部,所述的具有电钩功能的抓钳还包括电流导丝,所述电流导丝连接所述第一钳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钩功能的抓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凸部设置在所 述第一钳头的头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电钩功能的抓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凸部横向凸出 所述第二钳头的头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钩功能的抓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头设置有第 一唇头齿,所述第二钳头设置有第二唇头齿,所述第一唇头齿啮合所述第二唇头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电钩功能的抓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电钩功能的 抓钳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智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手术器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