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闫庆石专利>正文

一种世界时钟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99707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显示本地时间的同时又可以方便直观地得出世界时的世界时钟表,包括表壳、表盘和传动机构,表盘包括世界时盘、小时盘和分秒盘;世界时盘为可转动装置并平均划分从0到-12和0到+12时区共24个时区刻度,从世界时盘中心到±12刻度设置有跨日分时线;小时盘为固定设置并平均划分有1到24共24个刻度;分秒盘与小时盘固定连接并平均划分有5到60共12个刻度。世界时盘传动机构为8齿主动轮A带动32齿从动轮B,与从动轮B固定连接的16齿减速轮C带动32齿从动轮D,与从动轮D固定连接的24齿减速轮E带动24齿从动轮F。只要知道世界某个国家的时区代码,就可以从表盘直观地得出这个国家的时间。(*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钟表,尤其是一种世界时钟表
技术介绍
目前世上使用的时间显示装置基本上分指针式和数字显示式。在显示 世界时上其各有优劣。指针式时钟包括时针、分针和秒针等,但不能很直 观显示世界各地的时间,需要调整时针或选择表盘方位等。数字显示装置 的缺点是要用电源支持及进行时区选择。两者均不能方便直观地得出世界 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显示本地时间的同时又可以方便直观地 得出世界时的世界时钟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世界时钟表,包括表壳、表盘和传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表盘包括世界时盘、小时盘和分秒盘;所述世界时盘为可转动装置并平均划分从0到-12和0到+12时区共24个时区刻度, 从世界时盘中心到±12刻度设置有跨日分时线;所述小时盘为固定设置 并平均划分有1到24共24个刻度;所述分秒盘与小时盘固定连接并平均 划分有5到60共12个刻度。所述世界时盘传动机构为8齿主动轮A带动 32齿从动轮B,与从动轮B固定连接的16齿减速轮C带动32齿从动轮D, 与从动轮D固定连接的24齿减速轮E带动24齿从动轮F。本技术是把指针式钟表的时针改为带有世界时区的转盘即世界时盘。根据世界时规定以格林威治天文台埃里中星仪所在位置为准,作 为曰后全球经度的O点就是所谓的O。经线,并以此为基础划分时区,把 全球分为24个时区(即每15。为一个时区,在15。倍数的经线上向左右 各延伸7.5° ,构成时区),如作为O点的格林威治地区,就是标准格林 威治时间了,中国北京的时区为+8,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时区为+2。本实用 新型中,秒针及分针对应分秒盘还沿用原来的习惯即秒针转一 圈为60秒, 分针转一圈为60分。但世界时盘转一圈为24小时(一天)。世界时盘上 世界时分区釆用0力口、减1至12的方式在圆周上均匀分布。± 12时为跨 曰分时线。该线与显示时间的24点沿数字增大方向转动所形成的扇形区 域对应的时间为当天时间,此扇形以外的区域对应的时间为前一天的时 间。本技术显示本地时间的同时可以方便直观地显示世界时,只要 知道世界某个国家的时区代码,就可以从表盘直观地得出这个国家的时 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跨曰分时线指向小时盘24时的表盘示意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跨曰分时线指向小时盘3时的表盘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跨日分时线指向小时盘12时的表盘示意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世界时盘传动机构示意图; 图中l.世界时盘2.小时盘 3.分秒盘4.跨曰分时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典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跨曰分时线指向小时盘24时的表盘示意图。外圈为分秒盘, 数字5-60表示分、秒读数。中圈为小时盘,l至24表示小时读数,所以 表盘上右侧24至12表示为上午0至12点,左侧12至24表示为下午12 至24点。内圈世界时盘0至+ 12及0至-12,表示世界时区。±12时区 为跨日分时线,该线与从表盘中心到小时盘刻度24的连线沿数字增大方向转动所形成的扇形对应的时间为当天时间,其余为前一天时间。该图时 盘±12时区分时线位于24点,故全部时区表示的时间均为同天时间。由于分针、秒针的作用与以前没变所以没画出来。图2为跨日分时线指向小时盘3时的表盘示意图。+9至±12时区 为当天时间。依次对应的时间为24点、l点、2点、3点。其余为前一天 时间。对应时间依次类推。图3为跨曰分时线指向小时盘12时的表盘示意图。即目前位于表盘 右面的时区为当天的时间,位于表盘左面的时区为前一天的时间。时间读 数与时区读数完全吻合。再以图2为例,比如中国北京的时区为+8,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时区 为+2,在图2中,+8对应小时盘的23,即现在北京时间为晚上23点(分 针和秒针没有画出,以整数点举例),那么+2对应小时盘的17,即现在荷 兰阿姆斯特丹的时间为下午17点。因为+8、 +2都在跨日分时线与从表盘 中心到小时盘刻度24的连线沿数字增大方向转动所形成的扇形区域之外,所以中国北京与荷兰阿姆斯特丹为同一天,而在跨日分时线与从表盘中心到小时盘刻度24的连线沿数字增大方向转动所形成的扇形区域内 (即图2中+9到±12)的时区都已经是第二天了。如何把一圈12小时改为24小时在图4中,在指针式钟表的基础上 作如下改动,其一是时针改为世界时盘。其二是世界时盘转一圈的时间为 24小时。这样可在基本上不改变原来指针式钟表使用习惯的情况下,实 现从单一的时间显示到世界时的时间显示。因12小时与24小时相差一圈,故世界时盘转速是普通钟表时针转速的一半,所以最后一级传动速比加大 一倍。12小时显示钟表时针最后一级传动速比为4,故24小时显示钟表 最后传动速比应为8。传动机构为8齿主动轮A带动32齿从动轮B,与从 动轮B固定连接的16齿减速轮C带动32齿从动轮D,与从动轮D固定连 接的24齿减速轮E带动24齿从动轮F。该部分机构速比为(32X32X24 ) / (8X16X24) =8,这样就实现了减速并保持时针为原转向。新增两组齿轮的安装空间是靠去除原表盘被世界时盘遮挡部分解决 的。新表盘为环形,数字与刻度部分不变。该部分厚度为一亳米。两组齿 轮厚度不超过0. 7毫米(原齿轮厚度为0. 2亳米)。故可以保证新增两组 齿轮有安装空间。权利要求1.一种世界时钟表,包括表壳、表盘和传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表盘包括世界时盘、小时盘和分秒盘;所述世界时盘为可转动装置并平均划分从0到-12和0到+12时区共24个时区刻度,从世界时盘中心到±12刻度设置有跨日分时线;所述小时盘为固定设置并平均划分有1到24共24个刻度;所述分秒盘与小时盘固定连接并平均划分有5到60共12个刻度;所述世界时盘传动机构为8齿主动轮A带动32齿从动轮B,与从动轮B固定连接的16齿减速轮C带动32齿从动轮D,与从动轮D固定连接的24齿减速轮E带动24齿从动轮F。专利摘要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显示本地时间的同时又可以方便直观地得出世界时的世界时钟表,包括表壳、表盘和传动机构,表盘包括世界时盘、小时盘和分秒盘;世界时盘为可转动装置并平均划分从0到-12和0到+12时区共24个时区刻度,从世界时盘中心到±12刻度设置有跨日分时线;小时盘为固定设置并平均划分有1到24共24个刻度;分秒盘与小时盘固定连接并平均划分有5到60共12个刻度。世界时盘传动机构为8齿主动轮A带动32齿从动轮B,与从动轮B固定连接的16齿减速轮C带动32齿从动轮D,与从动轮D固定连接的24齿减速轮E带动24齿从动轮F。只要知道世界某个国家的时区代码,就可以从表盘直观地得出这个国家的时间。文档编号G04B19/22GK201421548SQ20092015699公开日2010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6日专利技术者闫庆石 申请人:闫庆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世界时钟表,包括表壳、表盘和传动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表盘包括世界时盘、小时盘和分秒盘;所述世界时盘为可转动装置并平均划分从0到-12和0到+12时区共24个时区刻度,从世界时盘中心到±12刻度设置有跨日分时线;所述小时盘为固定设置并平均划分有1到24共24个刻度;所述分秒盘与小时盘固定连接并平均划分有5到60共12个刻度;所述世界时盘传动机构为8齿主动轮A带动32齿从动轮B,与从动轮B固定连接的16齿减速轮C带动32齿从动轮D,与从动轮D固定连接的24齿减速轮E带动24齿从动轮F。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庆石
申请(专利权)人:闫庆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